《金婚》获了很多奖,一点儿不奇怪,不说编剧那编年体的岁月刻画手法,也不说两位主演出色的表演,更不说导演的功力,单说它想表达的对婚姻的深刻思想和态度,也是近年来少有的好作品。
《奋斗》收视率很高,在上海没有拿到奖,让在北京台拿到最佳编剧奖的石康很不服气。其实,大可不必。好作品很多,不可能都获奖,而不能获奖,也不能说它就不是好作品,自己没拿奖就否认人家拿了奖的,特别气急败坏地去骂人家,就显得心胸狭隘了。
石康说《金婚》里讲的就是两个小混混,让人听了有些气愤填膺。小人物不等于小混混,我想,作为编剧,这两个定义还是应该分得开的。说得难听点儿,你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可能就是那样生活的,那样过来的,你不能说他们是小混混,不管怎么样,最终混出个你来,也算是不容易。
要说混混,我觉得他自己的作品《奋斗》里倒是不少!
陆涛,不是靠有钱的老爸就是靠富家女实现所谓理想,对两个爱他的父亲直呼其名,瞬间和自己恋人的最好的女朋友搞在一起,在生父那儿赚了两千万,在富家女那儿给人家赔个一塌糊涂,然后生父再次为他买单,他却撒手不干了,整天说不幸福,似乎只因深爱着一个女人,其实只爱他自己,没看出“奋斗”的痕迹,倒看出败家仔的作风。
向南,名副其实的小混混,老婆买房,他就还个贷还整天牢骚满腹,打桌球,喝酒,玩游戏,没有一点责任感,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整个一个超级小混混。
华子,连混的特色都没有了,就是陆涛和向南的酒肉朋友。
那群女的,更加颓,夏琳整个一个装个性的不知好歹的没有道德的女人;杨晓芸随她妈一样市侩,拿丈夫当牛当马当过街老鼠,失去地时候又抱着人家大腿嚎啕;露露就更不用说了,付出身体和感情就为了一个北京户口。那个后来出现的瑶瑶更是个怪物,整个一个花痴!要说米莱还真不错,她可能是这个电视剧里唯一值得肯定的人物了。
这些混混整天混在一起,住一起,吃一起,动不动吃上万元大餐,住别墅,还整天喊着心碎。不是我抢了女朋友的女朋友,就是他夺了我的未婚妻。
这不是80后,更不是80后的生活。按照石康对《金婚》的评价标准,那《奋斗》里全然没有奋斗,而是在演一群六七十年代的社会寄生虫。石康虽然自己感觉自己还年轻,还很现代,但他其实离80后已太遥远,他所表现的其实是自己那个年代的一群人的生活,不过,是给他们换了一个现代背景而已,或者说,那是编剧年轻时所要实现的而到现在也没有实现的理想。自己套上80后的外衣来冒充80后,对80后并不公平。
《奋斗》这部戏拍得好看,我也爱看,很多人都爱看,但这要归功于赵宝刚唯美的想法,归功于服装造型和摄影,甚至布景,更应该归功于那几个出色的演员,是他们成就了这部戏,要单纯从剧本、从剧中人物来看,就不敢恭维了,那还真不是一般编剧能“混”出来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