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软饮料?
软饮料指的是经过包装的,酒精含量小于0.5%的饮料制品。也就是说除了啤酒这些含酒精的饮料之外,你能买到的大部分包装好的饮料都可以归类到软饮料。也许你会说,咦,从软饮料的定义来看,它不也含些酒精吗?放心好了,软饮料所含酒精限指溶解香精、香料、色素等用的少量酒精溶剂或乳酸饮料生产过程中发酵的副产物,含量甚微,不会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按我国国家标准,软饮料多达十大类:碳酸饮料、果汁饮料、蔬菜汁饮料、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瓶装饮用水、茶饮料、固体饮料、功能饮料,以及其他饮料如果味饮料、含中草药成分的饮料等。
一罐软饮料里都含有些什么?
除了水之外,一罐软饮料的主要营养成分都标示在其“营养成分表”里了。如果您手边恰好有一瓶饮料,不妨拿起来找找,上面标有每100毫升该饮料所含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相当于糖分),以及其他营养物质。此外,大多数软饮料还含有各种各样的食品添加剂,比如糖精(在配料表里写作“阿斯巴甜”)、香料和色素等等。
一罐12盎司(约340毫升)的含糖碳酸饮料所含热量约为150千卡,约合40~50g糖。
为啥含糖软饮料使人变肥胖?
最近一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显示,北京城区男女生的超重和肥胖率已经达到27%和15.9%(男女平均21.7%)比多数西欧国家、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情况还要严重。而美国不久前的一项研究表明,含糖饮料摄入水平与儿童肥胖的发生率呈正相关。为什么呢?JAMA(美国医学会杂志)报道的一项研究指出,个体增加液态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并不会相应减少其对固体状食物的摄入。换句话来说,如果孩子喝下一罐含大量糖分的饮料,并不会产生相应的饱感,之后的正餐中他们会照吃不误,从而无形中增加了每天摄入的总热量。
刚才我们提到,喝下一罐含糖的碳酸饮料 =
吃下40~50g糖,如果在日常饮食中增加了这些热量,而并不减少其他热量摄入的话,每天饮用一罐含糖汽水将导致1年后体重增加6.75kg。
不仅仅是体型的肥胖
目前肥胖已经成为一种世界范围的复杂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与食品和农业组织于2003年4月提出了一份报告,其中指出许多慢性疾病致死的根源是由于肥胖。“胖”并不意味着身体“结实”,而会增加疾病危险。儿童肥胖导致的不良后果直接表现在:智力降低,动手操作能力和运动协调性差、性格孤僻、缺乏自信心,影响青少年正常的心理发育。报告中建议限制含糖饮料的摄入,认为在健康饮食中,糖的总摄入量不应超过10%。儿童每天减少一罐汽水的糖分摄入,就能有助体重情况的改善。
每天一瓶软饮料 = 患糖尿病风险加倍
统计显示,中国儿童糖尿病的发病数占全部糖尿病人数的5%,且每年都以10%的幅度上升。同样来自美国的研究则显示,含糖饮料的摄入和2型糖尿病危险的增加有关,而且这种关系与摄入含糖饮料伴随的体重增加无关。相似的研究表明,每天摄入一瓶或更多的含糖软饮料的儿童,比每月摄入少于一瓶的儿童,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几率要高出两倍。
这又是为什么呢?个中原因目前尚无定论,有人认为2型糖尿病危险增加可能与含糖饮料所含的高热量和大量迅速吸收的糖有关。果糖不刺激人胰岛素分泌,也不增加瘦素的合成,但可导致脂肪生成显著增加。脂肪组织过多可引起胰岛素抵抗,最终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生。而高果糖玉米糖浆作为一种甜味剂广泛用于各种软饮料中。
我们该怎么做
鉴于以上研究,在美国,有的学校已经不再销售含糖碳酸饮料,而代之以低热卡软饮料、低脂肪牛奶、水或100%的果汁。现今,美国一些社区医生已经把含糖饮料的消费,作为不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标志。所以,从今天做起,每天少喝一罐汽水,就能为健康积攒下一笔财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