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考证之CFA,CMA,CFM篇

(2007-04-25 23:35:02)
 

写这个东西是为了纪念过去得一年。去年一年算是我一生中考试最多得一年,粗略一算,去年考过得试包括CFA LEVEL 3, CMA 4门, CFM,FRM和GMAT。运气不坏,这八场考试都顺利得过来了。今年大概也不用考这么多东西了,现在要作得事是把这些证书一个一个握到手中来,而且今年可能还要申请一把,估计也没什么时间再去考试。虽然FSA是我一直还有点兴趣得东西, 但是也不是那么着急, 除非将来真得想去INSURANCE COMPANY。

现在来说说这几个考试,因为好像什么考试现在在国内都热门得很了,尤其CFA都炒作得有点过分了。我考了这么多试,总算对这些东西有了点了解,可以说说我得经验了。我觉得,大家如果就想在国内发展,考这些证书完全是浪费时间,国内什么CFA,CMA还有FRM用途基本为0, 如果不算反向影响得话。 如果大家以后想读MBA之类得去美国呢,这些证书以后会很有用得,美国人的确很认这些证书。不过,最重要得一点,大家一定是要拿到证书,而不是只是通过考试。如果只是通过考试,就算跑到美国用途还是为0。


先来说说CFA,这个东西自从2000年引入中国以来,就一直被神话得一塌糊涂,什么“金融第一证“,”金领得保证“之类。实际上,说白了,CFA考试重点主要是针对投资管理得,因此它得职业范围窄得很,一般也就ASSET MANAGEMENT这行需要这个证书,不是所有金融机构都有用。 CFA考试从难度上来说,也实在很一般。我觉得它主要是靠每一年考一次这种无聊的限制来控制人数,从而提高证书的含金量。否则凭借中国人考试的能量,一年之内全部考完绝对小CASE。

考LEVEL 1的那时候主要是因为系里面有人在考, 就跟着一起考了。 本来就想用往年的NOTES,后来还是咬牙花了300美元买NOTES。学生考CFA的缺点在考试费用中体现的最明显。国内的情况我不是很了解,但在美国只要是在职考的,一般公司会补贴所有资料和考试费用的。所以我在公司里面的同学们考试的时候都是NOTES+FLASHCARDS+VIDEO+AUDIo之类的一起上,不过说实话,SCHWESER的精华全在NOTES里面,其他东西全是浪费,包括那个名字很可怕的SECRET SOURCE

说实话,LEVEL 1的确是个很EASY的考试, 我那时候期末考试是五月1号,然后又TAKE了一门暑假的COURSE,搞的都没什么时间看书。最后三周开始工作,最后一周又正好碰上MID-TERm, 搞的有点焦头烂额, 结果书都没看完,SCHWESER的BOOK 6作了两套就没时间了。 不过就和我同学说的一样,LEVEL 1实际上主要就是FINANCIAl ACCOUNTING的东西麻烦一点,剩下的EQUITY INVESTMENT和FIXED INCOME都差不多是最基本的概念。所以我主要时间也就花在FINANCIAL ACCOUTING上面了。 不过那时候真是菜鸟啊,CASH FLOW经常算不明白,LEASE整章觉得太麻烦了没看,结果考试的时候这些内容基本全黑。最搞笑的是最后两天赶着看ETHICS,结果把BOOK 1的GIPS整个漏了,上阵的时候还在纳闷哪里出来的这些题目呢。不过最后结果出来,除了ETHICS基本全部70% 以上,所以LEVEL 1的确是EASY的很。我觉得大家搞个20天也就差不多了,FOCUS ON FINANCIAL ACCOUNTING。考试的时候记住作快点,把题目尽量完成,绝对OK收工。

LEVEL 2就比LEVEL 1要麻烦许多了,我考的时候还正好赶上最后一年一半MULTI CHOICe,一半WRITING的时候,结果很多东西还非得背,比如DERIVATIVE得很多东西。 相对于LEVEL 1, LEVEL 2主要是加深了LEVEL 1得一些东西,如FINANCIAL ACCOUNTING,有些可能让人觉得头疼得PENSION,TAX, BUSINESS COMBINATIOn之类得TRICK(不过后来考CMA得时候,才发现CFA这些东西简直是皮毛)。不过FINANCIAL ACCOUNTIGN对于国人来说,只要花时间,绝对是拿分大项。LEVEl 2开始加入DERIVATIVE了,估计很多人对此很不适应,但是LEVEL 2得DERIVATIVE真得是极大简化,稍微难点得东西,就统统带过,因此这部分其实也不用太担心。真正有点麻烦得是EQUITY INVESTMENT部分,FCFE和FCFF之类得股票估值法还是很有点难算得。 此外LEVEl 2得内容的确不少,看NOTES得厚度可以深刻得感觉到,由于有一半是WRITING,不背还不行,结果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场。 考试上午写得大家最后都快累死了,题目超多,17道,据说比以前任何一次都多,想全部做完根本是MISSIOn IMPOSSIBLE。结果上午出来大家个个面如土色,中午吃饭得时候我和我朋友两个在那里谈起来就叹气,觉得这次希望渺茫。不过下午拿道选择题部分,把我们可乐坏乐, FINANCIAl ACCOUNTING部门简直大送分吗。结果大家统统提前作完,后来结果出来果然也是统统PASS。

Level 3实在是个很搞笑得考试,由于想到是最后一个LEVEL乐,大家都干劲十足得早早开始工作,我是提前乐40天开始,把SCHWESER NOTES从头到尾背得滚瓜烂熟,以前各次真题也反复做。 根绝二级得经验,我估计又是上午奇难,下午放人,所以满脑子得上午如何快速写完。结果真考得时候,发现上午出奇得简单,大家个个出来面带笑容,觉得下午三小时很容易过了。结果下午三小时简直如同恶梦一般,CFA不知道从哪里搞了一大堆大家从未见过得FIXED INCOME和DERIVATIVE,估计至少一半题目完全靠猜,根本无从下手。下午考完之后,我们考LEVEl 3得这片一片寂静,大家个个鸦雀无声,相对苦笑。跑回家在异地考试得同学得电话打来,不是骂CFA混蛋得,就是商量明年再考得计划。ANALYST FORUM就更热闹了,简直是鬼物狼嚎, 还有人要写信去CFA抗议。不过看了大家这样得反应,我反而安心了一点,要么CFA狠点,大家一起不过。否则得话,CFA肯定是要放水得。结果到了八月,果然当天和我哀叫得朋友们都喜滋滋得过了关。我虽然过了,但一点也不觉得高兴,大家分明是被CFA耍了吗。题目搞得莫名其妙,结果最后只能放水,这么做真是没意思透了。

总而言之,CFA得难度是有限得很得。大家只要有时间看完NOTES,我觉得基本都能过。至于遇到NOTES里面没COVER得内容吗,没关系,其他人肯定也没见过,因为基本所有人都在看NOTES,谁也没时间去把CFA得所有制定教材搞完,所以最后CFA还是得放过。 我觉得CFA得通过分数完全是按照通过比率来得,不过怎么样,每次考试总得有40%得通过率(现在好像低了点)。而中国人一般考试能力很强,尤其是对于LEVEL 1和LEVEl 2得全选择题。所以,只要大家愿意去考,估计CFA对于任何大学本科,英语六级以上得人来说都是PIECE OF CAKE,只要你有耐心把SCHWESER做完, 其他得复习资料? 完全是浪费时间和金钱。

下面来说说CMA和CFM。CFM实际上就是考完了CMA以后再加考一门,实际上就是一个东西,放在一起讲就可以了。现在随着IMA的市场活动的成功,国内好像考CMA的人越来越多。不过说实话,我个人觉得CMA的适用范围很窄的,毕竟是管理会计,偏管理的东西多,实际的财会的东西少。什么人适合考CMA呢,如果你已经是公司的中层MANAGER了,考考这个证书,拓宽点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的知识,可以更好的对公司财务上的营运有深刻的认识,从而为以后的升职或者工作都有点好处。不过如果你本身就是学财会的,个人实在不觉的这个证书有什么作用。没有公司会因为你有这个证书就给你一个MANAGER的JOB的,尤其是广大在校生,有时间去考考ACCA或者CPA什么的,对以后找工作可能更加有利。至于IMA那个所谓的什么100K年薪数字,根本可以忽视,美国考的人大多数都是中级MANAGER了,年薪本来就有80-90K了,升个10K也未必靠这个证书了,道理和美国那帮考CFA的人考前收入起点就够高一样。我一直认为,真正能使国人收入有质的改变的TOP 10的MBA, 而非这些乱七八糟的证书。

不过说实话,CMA算是我考过的证书里面最好拿的一个了。IMA以前四个SECTION全是选择题,感觉正常人一个月搞定没问题。2004年六月份开始,大概IMA觉得这样放水有点不好意思, 就改革了一下,加了一个新的PART 4,说是前面三个部分的综合+一些BUSINESS ETHICS,COMMUNICATIOn之类的东西。我2005年才报名,只能考新的CMA了,开始还觉得不公平,后来才发现其实真的是换汤不换药

我考CMA,完全是因为考完CFA LEVEL 3之后闲的发慌,距离回国还有几个月,等成绩又没什么意思,就上去开考了。CMA的复习教材,我觉得GLEIM绰绰有余, 而且是MORE THAN ENOUGH很多。至于GLEIM的题库,PART 2一定要买,其他三个PART一律不用,简直是浪费。PART 1和PART 3都是很简单的内容,PART 1相当于一个概括,将后面可能涉及的PART都拿出来轻描淡写的搞搞,讲的很浅,还有些最简单的经济学之类的东西。 PArt 3比Part 1麻烦一点,有点公司STRATEGY方面的东西,背的东西比PART 1多。所以建议大家要考CMA一定要从PART 2开始考,PART 2是CMA中最核心,最难的PART,考过了整个CMA必过。

看GLEIM的教材就知道PART 2为什么难点了,厚度是PArt 1和PART 3加起来的综合,别的PART只有10个CHAPTER,它有20个CHAPTER,而且计算很多。PART 2实际上相当于一个MANAGEMENT ACCOUNTING+FINANCIAL ACCOUNTING的综合, 前面10个CHAPTER MANAGEMENT ACCOUTING,后面10章FINANCIAL ACCOUNTING。这里要骂GLEIM两句,GLEIM的题目的确不错,不过写的实在太烂。尤其是FINANCIAL ACCOUNTING PART,完全认为你是ACCOUNTIGN出身的,写的极端抽象难懂,当时是看的我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然后跑去做后面的题目常常大败。我当时认为凭借CFA的基础,考过CMA的FINANCIAL ACCOUNTING没问题,但是看GLEIM的FINANCIAL ACCOUNTIGN基本就有一半看不懂,被迫又去搞了几本FINANCIAL ACCOUNTIGN的书。不过后来我发现,GLEIM实际是偷懒省事,经常直接把它的AICPA的教材的章节抽过来做CMA的章节,看起来不晕才怪。

不过真考PART 2的时候我一直在大骂,CMA是彻底的偏MANAGEMENT ACCOUNTIGN了,FINANCIAL ACCOUNTING考的题目很少,而且难度小,根本不是GLEIM书里面那么回事。GLEIM书的那两章IT倒是写的真烂,真考的时候IT方面的题目我几乎都没见过,估计全错,不过最好也算顺利过关。所以奉劝大家,考PART 2,集中搞MANAGEMENT ACCOUNTIGN,FINANCIAL ACCOUTING真能把GLEIM题库做完,绝对没问题,IT建议另外找点资料看看,不过估计不看也能过

我是7月下旬考的PART 2,为了赶在8月份考PART 4(真无聊的做法,PART 4考限定考试月份卡人), 我只能在两周内解决Part 1和Part 3.在美国的好处就是预约很方便,安排的日子还不错。说实话,1周内解决PART 1室MORE THAN ENOUGH,很容易的,把GLEIM的教材看一遍,题目做一遍,收工,真考估计都是高分;PART 3一周有点紧,毕竟很多概念没学过,尤其INTERNAL CONTROL方面, 很搞人的,我真考的时候运气也不好,死机两次,最后题目还没做完就交了,不过居然过了600, 实在让我对CMA的改卷体系很好奇。

这两个PART都完了,赶快约8月的PART 4,结果几乎全部爆满,被迫找了一个开车3小时以外的小TOWN。由于只剩下两周不到的时间了,我花五天把BOOK 4粗略看了看,就开始复习前面的BOOK 2。说实话,PART 4考之前我们都没底, 觉得ESSAY题目还是很难的,而且GLEIM那样的模拟题也写的我很郁闷,不过后来才发现,当时完全室白操心。

为了考试,上午4点出发,真是难熬啊,然后到了小TOWN,找地方又绕了几个圈, 最后终于在一个MALL的小角落找到。进去签名的时候看了看,周围全是考CPA的,就我一个CMA,使我顿时感觉超级失望,这个证书的POPULARITY实在一般啊。开始考试,第一道题目是ETHICS,大家做ETHICS照GLEIM BOOK 4的格式背就可以了,我估计都是PERFECTANSWER。第二道好像是MANAGEMENT ACCOUNTING的题目。这里要骂一下IMA,变态,所有的计算要在SPREED SHEET上完成,又不象EXCEL那样带计算功能,结果搞的填格子填的很郁闷。后面的题目不太记得了,就说说整体印象。

真考和GLEIM的模拟题最大区别是小题特别多,我记得我那次有超过30个小题,大题好像是7道。计算就两道,全是MANAGEMENT ACCOUTNING,大家看PART 2后面一半可以不看,节约时间,至于其他的题目我最大的印象就是超级活,就是从实际管理中问你应该改进什么工作,加强什么方面,写这些东西的时候感觉颇有点写AWA一样,吹牛的成分居多,背诵的地方很少。所以我觉得大家看看PART 2的前半,背诵PART 4的ETHICS就好了,其他的PART 复习也没用,复习了估计也用不上。此外,大家敲字快点,否则有可能做不完题目,我做完还有五分钟时间,感觉很累。

写这个东西是为了纪念过去得一年。去年一年算是我一生中考试最多得一年,粗略一算,去年考过得试包括CFA LEVEL 3, CMA 4门, CFM,FRM和GMAT。运气不坏,这八场考试都顺利得过来了。今年大概也不用考这么多东西了,现在要作得事是把这些证书一个一个握到手中来,而且今年可能还要申请一把,估计也没什么时间再去考试。虽然FSA是我一直还有点兴趣得东西, 但是也不是那么着急, 除非将来真得想去INSURANCE COMPANY。

现在来说说这几个考试,因为好像什么考试现在在国内都热门得很了,尤其CFA都炒作得有点过分了。我考了这么多试,总算对这些东西有了点了解,可以说说我得经验了。我觉得,大家如果就想在国内发展,考这些证书完全是浪费时间,国内什么CFA,CMA还有FRM用途基本为0, 如果不算反向影响得话。 如果大家以后想读MBA之类得去美国呢,这些证书以后会很有用得,美国人的确很认这些证书。不过,最重要得一点,大家一定是要拿到证书,而不是只是通过考试。如果只是通过考试,就算跑到美国用途还是为0。


先来说说CFA,这个东西自从2000年引入中国以来,就一直被神话得一塌糊涂,什么“金融第一证“,”金领得保证“之类。实际上,说白了,CFA考试重点主要是针对投资管理得,因此它得职业范围窄得很,一般也就ASSET MANAGEMENT这行需要这个证书,不是所有金融机构都有用。 CFA考试从难度上来说,也实在很一般。我觉得它主要是靠每一年考一次这种无聊的限制来控制人数,从而提高证书的含金量。否则凭借中国人考试的能量,一年之内全部考完绝对小CASE。

考LEVEL 1的那时候主要是因为系里面有人在考, 就跟着一起考了。 本来就想用往年的NOTES,后来还是咬牙花了300美元买NOTES。学生考CFA的缺点在考试费用中体现的最明显。国内的情况我不是很了解,但在美国只要是在职考的,一般公司会补贴所有资料和考试费用的。所以我在公司里面的同学们考试的时候都是NOTES+FLASHCARDS+VIDEO+AUDIo之类的一起上,不过说实话,SCHWESER的精华全在NOTES里面,其他东西全是浪费,包括那个名字很可怕的SECRET SOURCE

说实话,LEVEL 1的确是个很EASY的考试, 我那时候期末考试是五月1号,然后又TAKE了一门暑假的COURSE,搞的都没什么时间看书。最后三周开始工作,最后一周又正好碰上MID-TERm, 搞的有点焦头烂额, 结果书都没看完,SCHWESER的BOOK 6作了两套就没时间了。 不过就和我同学说的一样,LEVEL 1实际上主要就是FINANCIAl ACCOUNTING的东西麻烦一点,剩下的EQUITY INVESTMENT和FIXED INCOME都差不多是最基本的概念。所以我主要时间也就花在FINANCIAL ACCOUTING上面了。 不过那时候真是菜鸟啊,CASH FLOW经常算不明白,LEASE整章觉得太麻烦了没看,结果考试的时候这些内容基本全黑。最搞笑的是最后两天赶着看ETHICS,结果把BOOK 1的GIPS整个漏了,上阵的时候还在纳闷哪里出来的这些题目呢。不过最后结果出来,除了ETHICS基本全部70% 以上,所以LEVEL 1的确是EASY的很。我觉得大家搞个20天也就差不多了,FOCUS ON FINANCIAL ACCOUNTING。考试的时候记住作快点,把题目尽量完成,绝对OK收工。

LEVEL 2就比LEVEL 1要麻烦许多了,我考的时候还正好赶上最后一年一半MULTI CHOICe,一半WRITING的时候,结果很多东西还非得背,比如DERIVATIVE得很多东西。 相对于LEVEL 1, LEVEL 2主要是加深了LEVEL 1得一些东西,如FINANCIAL ACCOUNTING,有些可能让人觉得头疼得PENSION,TAX, BUSINESS COMBINATIOn之类得TRICK(不过后来考CMA得时候,才发现CFA这些东西简直是皮毛)。不过FINANCIAL ACCOUNTIGN对于国人来说,只要花时间,绝对是拿分大项。LEVEl 2开始加入DERIVATIVE了,估计很多人对此很不适应,但是LEVEL 2得DERIVATIVE真得是极大简化,稍微难点得东西,就统统带过,因此这部分其实也不用太担心。真正有点麻烦得是EQUITY INVESTMENT部分,FCFE和FCFF之类得股票估值法还是很有点难算得。 此外LEVEl 2得内容的确不少,看NOTES得厚度可以深刻得感觉到,由于有一半是WRITING,不背还不行,结果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场。 考试上午写得大家最后都快累死了,题目超多,17道,据说比以前任何一次都多,想全部做完根本是MISSIOn IMPOSSIBLE。结果上午出来大家个个面如土色,中午吃饭得时候我和我朋友两个在那里谈起来就叹气,觉得这次希望渺茫。不过下午拿道选择题部分,把我们可乐坏乐, FINANCIAl ACCOUNTING部门简直大送分吗。结果大家统统提前作完,后来结果出来果然也是统统PASS。

Level 3实在是个很搞笑得考试,由于想到是最后一个LEVEL乐,大家都干劲十足得早早开始工作,我是提前乐40天开始,把SCHWESER NOTES从头到尾背得滚瓜烂熟,以前各次真题也反复做。 根绝二级得经验,我估计又是上午奇难,下午放人,所以满脑子得上午如何快速写完。结果真考得时候,发现上午出奇得简单,大家个个出来面带笑容,觉得下午三小时很容易过了。结果下午三小时简直如同恶梦一般,CFA不知道从哪里搞了一大堆大家从未见过得FIXED INCOME和DERIVATIVE,估计至少一半题目完全靠猜,根本无从下手。下午考完之后,我们考LEVEl 3得这片一片寂静,大家个个鸦雀无声,相对苦笑。跑回家在异地考试得同学得电话打来,不是骂CFA混蛋得,就是商量明年再考得计划。ANALYST FORUM就更热闹了,简直是鬼物狼嚎, 还有人要写信去CFA抗议。不过看了大家这样得反应,我反而安心了一点,要么CFA狠点,大家一起不过。否则得话,CFA肯定是要放水得。结果到了八月,果然当天和我哀叫得朋友们都喜滋滋得过了关。我虽然过了,但一点也不觉得高兴,大家分明是被CFA耍了吗。题目搞得莫名其妙,结果最后只能放水,这么做真是没意思透了。

总而言之,CFA得难度是有限得很得。大家只要有时间看完NOTES,我觉得基本都能过。至于遇到NOTES里面没COVER得内容吗,没关系,其他人肯定也没见过,因为基本所有人都在看NOTES,谁也没时间去把CFA得所有制定教材搞完,所以最后CFA还是得放过。 我觉得CFA得通过分数完全是按照通过比率来得,不过怎么样,每次考试总得有40%得通过率(现在好像低了点)。而中国人一般考试能力很强,尤其是对于LEVEL 1和LEVEl 2得全选择题。所以,只要大家愿意去考,估计CFA对于任何大学本科,英语六级以上得人来说都是PIECE OF CAKE,只要你有耐心把SCHWESER做完, 其他得复习资料? 完全是浪费时间和金钱。

下面来说说CMA和CFM。CFM实际上就是考完了CMA以后再加考一门,实际上就是一个东西,放在一起讲就可以了。现在随着IMA的市场活动的成功,国内好像考CMA的人越来越多。不过说实话,我个人觉得CMA的适用范围很窄的,毕竟是管理会计,偏管理的东西多,实际的财会的东西少。什么人适合考CMA呢,如果你已经是公司的中层MANAGER了,考考这个证书,拓宽点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的知识,可以更好的对公司财务上的营运有深刻的认识,从而为以后的升职或者工作都有点好处。不过如果你本身就是学财会的,个人实在不觉的这个证书有什么作用。没有公司会因为你有这个证书就给你一个MANAGER的JOB的,尤其是广大在校生,有时间去考考ACCA或者CPA什么的,对以后找工作可能更加有利。至于IMA那个所谓的什么100K年薪数字,根本可以忽视,美国考的人大多数都是中级MANAGER了,年薪本来就有80-90K了,升个10K也未必靠这个证书了,道理和美国那帮考CFA的人考前收入起点就够高一样。我一直认为,真正能使国人收入有质的改变的TOP 10的MBA, 而非这些乱七八糟的证书。

不过说实话,CMA算是我考过的证书里面最好拿的一个了。IMA以前四个SECTION全是选择题,感觉正常人一个月搞定没问题。2004年六月份开始,大概IMA觉得这样放水有点不好意思, 就改革了一下,加了一个新的PART 4,说是前面三个部分的综合+一些BUSINESS ETHICS,COMMUNICATIOn之类的东西。我2005年才报名,只能考新的CMA了,开始还觉得不公平,后来才发现其实真的是换汤不换药

我考CMA,完全是因为考完CFA LEVEL 3之后闲的发慌,距离回国还有几个月,等成绩又没什么意思,就上去开考了。CMA的复习教材,我觉得GLEIM绰绰有余, 而且是MORE THAN ENOUGH很多。至于GLEIM的题库,PART 2一定要买,其他三个PART一律不用,简直是浪费。PART 1和PART 3都是很简单的内容,PART 1相当于一个概括,将后面可能涉及的PART都拿出来轻描淡写的搞搞,讲的很浅,还有些最简单的经济学之类的东西。 PArt 3比Part 1麻烦一点,有点公司STRATEGY方面的东西,背的东西比PART 1多。所以建议大家要考CMA一定要从PART 2开始考,PART 2是CMA中最核心,最难的PART,考过了整个CMA必过。

看GLEIM的教材就知道PART 2为什么难点了,厚度是PArt 1和PART 3加起来的综合,别的PART只有10个CHAPTER,它有20个CHAPTER,而且计算很多。PART 2实际上相当于一个MANAGEMENT ACCOUNTING+FINANCIAL ACCOUNTING的综合, 前面10个CHAPTER MANAGEMENT ACCOUTING,后面10章FINANCIAL ACCOUNTING。这里要骂GLEIM两句,GLEIM的题目的确不错,不过写的实在太烂。尤其是FINANCIAL ACCOUNTING PART,完全认为你是ACCOUNTIGN出身的,写的极端抽象难懂,当时是看的我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然后跑去做后面的题目常常大败。我当时认为凭借CFA的基础,考过CMA的FINANCIAL ACCOUNTING没问题,但是看GLEIM的FINANCIAL ACCOUNTIGN基本就有一半看不懂,被迫又去搞了几本FINANCIAL ACCOUNTIGN的书。不过后来我发现,GLEIM实际是偷懒省事,经常直接把它的AICPA的教材的章节抽过来做CMA的章节,看起来不晕才怪。

不过真考PART 2的时候我一直在大骂,CMA是彻底的偏MANAGEMENT ACCOUNTIGN了,FINANCIAL ACCOUNTING考的题目很少,而且难度小,根本不是GLEIM书里面那么回事。GLEIM书的那两章IT倒是写的真烂,真考的时候IT方面的题目我几乎都没见过,估计全错,不过最好也算顺利过关。所以奉劝大家,考PART 2,集中搞MANAGEMENT ACCOUNTIGN,FINANCIAL ACCOUTING真能把GLEIM题库做完,绝对没问题,IT建议另外找点资料看看,不过估计不看也能过

我是7月下旬考的PART 2,为了赶在8月份考PART 4(真无聊的做法,PART 4考限定考试月份卡人), 我只能在两周内解决Part 1和Part 3.在美国的好处就是预约很方便,安排的日子还不错。说实话,1周内解决PART 1室MORE THAN ENOUGH,很容易的,把GLEIM的教材看一遍,题目做一遍,收工,真考估计都是高分;PART 3一周有点紧,毕竟很多概念没学过,尤其INTERNAL CONTROL方面, 很搞人的,我真考的时候运气也不好,死机两次,最后题目还没做完就交了,不过居然过了600, 实在让我对CMA的改卷体系很好奇。

这两个PART都完了,赶快约8月的PART 4,结果几乎全部爆满,被迫找了一个开车3小时以外的小TOWN。由于只剩下两周不到的时间了,我花五天把BOOK 4粗略看了看,就开始复习前面的BOOK 2。说实话,PART 4考之前我们都没底, 觉得ESSAY题目还是很难的,而且GLEIM那样的模拟题也写的我很郁闷,不过后来才发现,当时完全室白操心。

为了考试,上午4点出发,真是难熬啊,然后到了小TOWN,找地方又绕了几个圈, 最后终于在一个MALL的小角落找到。进去签名的时候看了看,周围全是考CPA的,就我一个CMA,使我顿时感觉超级失望,这个证书的POPULARITY实在一般啊。开始考试,第一道题目是ETHICS,大家做ETHICS照GLEIM BOOK 4的格式背就可以了,我估计都是PERFECTANSWER。第二道好像是MANAGEMENT ACCOUNTING的题目。这里要骂一下IMA,变态,所有的计算要在SPREED SHEET上完成,又不象EXCEL那样带计算功能,结果搞的填格子填的很郁闷。后面的题目不太记得了,就说说整体印象。

真考和GLEIM的模拟题最大区别是小题特别多,我记得我那次有超过30个小题,大题好像是7道。计算就两道,全是MANAGEMENT ACCOUTNING,大家看PART 2后面一半可以不看,节约时间,至于其他的题目我最大的印象就是超级活,就是从实际管理中问你应该改进什么工作,加强什么方面,写这些东西的时候感觉颇有点写AWA一样,吹牛的成分居多,背诵的地方很少。所以我觉得大家看看PART 2的前半,背诵PART 4的ETHICS就好了,其他的PART 复习也没用,复习了估计也用不上。此外,大家敲字快点,否则有可能做不完题目,我做完还有五分钟时间,感觉很累。

8月份考完分数出来统一是10月初, 10号左右吧,分数还行,更加坚定了我的看法,PART 4实际上大家都是凭经验和想象在做,和复习的质量没什么关系

考完CMA 4个PART没事就去考了CFM,由于在上班中,请假攻了四天,去考试轻松过。CFM就是PART 1+PART3混合+一点基础DERIVATIVE知识。多基础?经常问你XX股票现价多少,一个OPTION STRIKE PRICe多少,问你现在这个OPTION 的VALUE多少,好像结果还经常为0

总之,CMA和CFM大家闲的没事,可以考考,指望靠这个简单的证书以后混的很好,基本没戏。就国人这考试能力,很快有这证书的人将在国内遍地开花,满山遍野,大多数人考完的时间不会超过3个月

8月份考完分数出来统一是10月初, 10号左右吧,分数还行,更加坚定了我的看法,PART 4实际上大家都是凭经验和想象在做,和复习的质量没什么关系

考完CMA 4个PART没事就去考了CFM,由于在上班中,请假攻了四天,去考试轻松过。CFM就是PART 1+PART3混合+一点基础DERIVATIVE知识。多基础?经常问你XX股票现价多少,一个OPTION STRIKE PRICe多少,问你现在这个OPTION 的VALUE多少,好像结果还经常为0

总之,CMA和CFM大家闲的没事,可以考考,指望靠这个简单的证书以后混的很好,基本没戏。就国人这考试能力,很快有这证书的人将在国内遍地开花,满山遍野,大多数人考完的时间不会超过3个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