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美的乡村》观感(2)

(2020-06-18 19:27:54)
标签:

图片

杂谈

情感

分类: 散文(随笔)
    这部电视剧进入了第二单元,叙述的是某电视台派出的驻村工作队帮助乡村扶贫致富的故事的。电视台金牌主持人辛兰突然被电视台从热播节目《紫塞儿女》中撤下,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带着两个电视台年轻人前往三道河子村。在乡村干部眼中电视台无钱无权,来村里也帮不上什么忙,走个过场而已。所以安排接待都不热情,甚至先他们而来的科技扶贫教授都不看好他们。

    的确,电视台主持人对农村工作经验缺乏,开展工作有许多困难。比如他们听信了个别村民的告状,在鉴别贫困户过程中也犯了错误,与村干部产生了矛盾。但他们错了就改,而对的就坚持,面对村里首富家的老人还享受低保待遇就坚决反对,那怕乡扶贫领导解释为这是一种感谢,感谢老人的企业家儿子为乡村扶贫做出过巨大贡献。最终上级领导确认了驻村工作队的正确意见,取消了老人不该有的待遇,还处分了有关乡领导,为此辛兰却遭受了刁难,居然被人告状让电视台撤换她驻村第一书记职务,同时还在村里扶贫项目上出难题。电视台领导在了解实情后坚决支持驻村工作队,动用电视台资源为村里蘑菇产业作宣传,帮助老乡们解决了销路问题,赢得了村干部和乡亲们的信任。

    其实这一单元反映的扶贫问题主要还不是在扶贫项目上,而在扶贫先扶志,扶志须扶智上。村里有个单身酒鬼,除了拿救济款买酒喝,不劳动不干活。辛兰看出他是个孝子,就拿他逝去的母亲教育他,帮助他戒了酒,靠劳动脱了贫。这样的例子不止一个,还有被奶奶惯坏的孙子,好吃懒做的村民,都在工作队苦口婆心地教育下改变了精神面貌。辛兰还回城找到了自己的老师,动员已经退休的她们来到村里小学给孩子上课,她知道孩子有了知识,农村的未来才有希望。同时她还配合科技扶贫的周教授给村民普及实用的农村科技知识,帮助老乡们发展养殖业,种植业,逐步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

    三个电视台的普通工作人员组成的扶贫工作队居然成功地帮助一个乡村脱贫了,算是一个奇迹吧。当然这离不开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比如撤换了不称职的乡领导,给村里通上自来水,帮助解决农产品销路等等。还有那位村里首富企业家,在了解真实情况后,不但教育自己的父母不该拿低保,还继续投资帮助村里发展扶贫项目。但是这一切都是辛兰和工作队员穿针引线,百般努力后做成的。反过来,在为乡亲们谋福的过程中,工作队自己也得到了锻炼,实现了个人价值融入社会价值之中。

    这里还要特别提一下那位科技扶贫周教授,他早年曾是一名知青,下放到这里的乡村插队落户,开始对前途充满失望。是老乡们鼓励他,帮助他,他后来考上大学,还成了农业专家。为了报恩他主动向学校要求回到乡村,运用科技知识帮助乡亲科学种植养殖,从开办学习班到下田手把手教,真是煞费苦心,最后累病了,牺牲在农村扶贫一线,可歌可泣!

    家庭和谐是社会安定的基本条件,在帮助乡村脱贫致富的过程中不少家庭都改善了家庭关系,邻里关系。村支书和妻子复婚了;懒汉不懒家庭避免了破裂;酒鬼重新做人也有人撮合提亲了。就连辛兰自身也和丈夫消除误会,重归于好;而工作队的另两位年轻人都各自收获了爱情。

《最美的乡村》观感(2)

《最美的乡村》观感(2)

《最美的乡村》观感(2)

《最美的乡村》观感(2)

《最美的乡村》观感(2)

《最美的乡村》观感(2)

《最美的乡村》观感(2)

《最美的乡村》观感(2)

《最美的乡村》观感(2)

《最美的乡村》观感(2)

《最美的乡村》观感(2)

《最美的乡村》观感(2)

《最美的乡村》观感(2)

《最美的乡村》观感(2)

《最美的乡村》观感(2)

《最美的乡村》观感(2)

《最美的乡村》观感(2)

《最美的乡村》观感(2)

《最美的乡村》观感(2)

《最美的乡村》观感(2)

《最美的乡村》观感(2)

《最美的乡村》观感(2)

《最美的乡村》观感(2)

《最美的乡村》观感(2)


     开始不受待见的电视台扶贫工作队第一批人员要离村了,乡亲们恋恋不舍,工作队也一样。辛兰重新回到电视台工作,又开了一个新的栏目《最美的乡村》。有了一段农村工作经历,相信她的主持会更有感情,更有深度。

《最美的乡村》观感(2)

《最美的乡村》观感(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