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白局

(2019-08-13 16:21:14)
标签:

图片

杂谈

文化

   南京白局是南京地区的古老曲种,元曲曲牌中的"南京调"是白局的古腔本调,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形成于元朝末期的云锦织机房,盛衰随着南京织锦业的发展变化而起落,是一种极具浓郁地方特色的说唱艺术,说的是最正宗的城南老南京话,唱的是明清俗曲和江南民调,揉进了南京秦淮歌妓弹唱的曲调,因其曲种收调众多,唱腔丰富多彩,所以又有"百曲"之称。

白局属于联曲体说唱艺术,白局曲牌大多来自明清俗曲和江南民调,富有江南特色;白局的伴奏多采用江南丝竹乐器,如二胡、琵琶、三弦、竹笛等,再配上板鼓、碟盘、酒盅等特色打击道具,表演起来十分生动有趣。

白局形同相声,表演一般一至二人,多至三五人,表演内容涉及金陵美景、秦淮美食、历史传说、节庆民俗、方言俚语等南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具金陵地方特色,被誉为南京民间文化百科全书,对于研究南京方言,人文风俗有很高的历史贡献。2007年被列为第一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7日,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京白局

南京白局

南京白局

南京白局

南京白局

"白局"一词,顾名思义,因演唱者不取报酬,"白唱一局",故名"白局",又因源自南京,故名"南京白局"。

      传统织造云锦为两人一台机器,在辛勤的劳动之中,一个坐在织机上面拽花,一个在织机下面机坎里摔梭开织,两人一唱一和,说身边的生活,讲稀奇古怪的事物,谈金陵四十八景,也唱江南江北和周边地区的小调,倾吐心中的郁闷,抒发情感,宣泄对封建统治的不满,用土语描摹痛苦的生活。
       后来织锦工人这种每唱一次称作"摆一局"的白局,因南京味儿特足,很快赢得了广大市民的青睐,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有的便登上大雅之堂,有的传入澡堂、理发、厨行、茶馆各服务行业,分出不取报酬、只享招待的"白局",和收酬金的职业班"红局"。

     南京白局

南京白局

南京白局

南京白局

      白局属于联曲体说唱艺术,即用纯正南京方言进行念白,同时配以极具特色的曲牌填词演唱,白局曲牌大多来自明清俗曲和江南民调,富有江南特色。说唱内容十分丰富,题材多样,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重大新闻和社会焦点事件、当地人的生活主题。

     白局的伴奏多采用江南丝竹乐器,如二胡、琵琶、三弦竹笛等,再配上板鼓、碟盘、酒盅等特色打击道具,表演起来十分生动有趣。

南京白局

南京白局

南京白局

南京白局

      南京白局是旧时南京文化的"活化石",也是老南京的"方言仓库",其语言表现诙谐幽默、表演形式经典独特,对研究南京语言的历史流变具有重要文化价值。

白局表演内容涉及金陵美景、秦淮美食、历史传说、节庆民俗、方言俚语等南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具金陵地方特色,被誉为南京民间文化百科全书,对于研究南京方言,人文风俗有很高的历史贡献。在其流传过程中,还曾在扬州留下了一个新品种--清曲。

南京白局代表性传承人徐春华老师曾经说过:百姓的话讲百姓的故事,白局之所以能流传几百年,就因为老百姓喜欢它,它才能流传。它有生命力,就是民间的,越是民间的,越有生命力。

南京白局

南京白局

南京白局

南京白局

南京白局

如今的南京白局是知音难觅,在年轻一代的南京人中,人们已经很难再找到一些热心的观众了。因此,一些民间老艺人和社会有识之士曾经多次竭诚呼吁,南京白局濒临消逝的困境令人堪忧,现在该是轮到大力抢救、保护它的时候了。(以上文字介绍转自网络)

难得的是甘熙宅第小剧场还有定期的南京白局演出,本组图片由我拍自演出现场。年轻人占据舞台中央主演,老艺术家黄老师一旁打扳助威,观众坐满,男女老少都有,传承还在努力进行。


南京白局

南京白局

南京白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