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白局

标签:
图片杂谈文化 |
白局属于联曲体说唱艺术,白局曲牌大多来自明清俗曲和江南民调,富有江南特色;白局的伴奏多采用江南丝竹乐器,如二胡、琵琶、三弦、竹笛等,再配上板鼓、碟盘、酒盅等特色打击道具,表演起来十分生动有趣。
白局形同相声,表演一般一至二人,多至三五人,表演内容涉及金陵美景、秦淮美食、历史传说、节庆民俗、方言俚语等南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具金陵地方特色,被誉为南京民间文化百科全书,对于研究南京方言,人文风俗有很高的历史贡献。2007年被列为第一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7日,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白局"一词,顾名思义,因演唱者不取报酬,"白唱一局",故名"白局",又因源自南京,故名"南京白局"。



白局表演内容涉及金陵美景、秦淮美食、历史传说、节庆民俗、方言俚语等南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具金陵地方特色,被誉为南京民间文化百科全书,对于研究南京方言,人文风俗有很高的历史贡献。在其流传过程中,还曾在扬州留下了一个新品种--清曲。
南京白局代表性传承人徐春华老师曾经说过:百姓的话讲百姓的故事,白局之所以能流传几百年,就因为老百姓喜欢它,它才能流传。它有生命力,就是民间的,越是民间的,越有生命力。
如今的南京白局是知音难觅,在年轻一代的南京人中,人们已经很难再找到一些热心的观众了。因此,一些民间老艺人和社会有识之士曾经多次竭诚呼吁,南京白局濒临消逝的困境令人堪忧,现在该是轮到大力抢救、保护它的时候了。(以上文字介绍转自网络)
难得的是甘熙宅第小剧场还有定期的南京白局演出,本组图片由我拍自演出现场。年轻人占据舞台中央主演,老艺术家黄老师一旁打扳助威,观众坐满,男女老少都有,传承还在努力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