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里古镇游记

标签:
旅游摄影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黎里有各级文保单位33处。柳亚子旧居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鸿寿堂、洛雅草堂为江苏省重点文保单位,还有徐达源故居等市保市控单位31处。
黎里积淀着宋元明清和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有宋代的桥和井,有元代的棂星门,有明代建筑鸿寿堂和进士第,清代的古建筑更多,有祠堂,有园林,有藏书楼,有著名的厅堂,也有纪念名人的圣堂。
黎里的古市河长约2500米,古驳岸4000米。市河上横跨有12座古桥,其中原汁原味的8座。河埠头256座,形式多种多样,有单落水,有双落水,还有淌水式。河埠和驳岸上,分布着254颗缆船石。
2012年1月31日,黎里古镇综合开发正式拉开序幕。2014年3月,黎里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2018年9月16日我们一帮驴友慕名来到这处还不算太出名的古镇,走走玩玩。这里游客不多,显得清净。沿河古朴的民房比比皆是,也有一些店铺开张,但生意冷清。居民也不是很多,生活看上去十分的悠闲。
黎里历史悠久,古迹遗留众多,人文景观不少,又是免费开放,交通也算便利,按理应该是一处热门旅游景点,为何却游客不多呢?宣传不够吗?
我的观感:黎里虽然具备了相当的旅游资源,但还需进一步改造。比如一些老宅还破烂不堪,需要修理。不少门面房都关门谢客,商业氛围不够。没有大型停车场等旅游服务设施等,当然宣传力度也不够。
黎里古镇位于江苏吴江市东南部,东临上海,北通苏州,南与浙江嘉兴相邻,面积121.5公顷,古镇保护范围46公顷,明清民国建筑9.7万平方米。全镇人口3.8万人。南北向的苏嘉杭高速公路及207省道,与东西向的沪苏浙皖高速公路及318国道交会于古镇北侧,还有苏同里一级公路和太浦河穿镇而过,交通十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