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明记忆:我的父亲。

(2016-04-03 16:05:26)
标签:

杂谈

情感

图片

分类: 散文(随笔)
我的印象中就没有老爸活着的身影,他去世太早,早得我来不及记住,其时我只有三岁。在我成长的年代里,依稀记得逐渐散失的父亲遗物有:《李太白诗集》;《马雅可夫斯基诗集》;一本简画谱;一把二胡;一只口琴;一只手表;一件旧军衣;一件呢大衣;几枚奖章。

清明记忆:我的父亲。

清明记忆:我的父亲。

清明记忆:我的父亲。

清明记忆:我的父亲。

清明记忆:我的父亲。

清明记忆:我的父亲。


清明记忆:我的父亲。

当时住房紧张,家里一时不用的东西存在一个大木箱中。,放在院子里一个公用的储藏间。有些东西估计就在那时遗失了。那本厚厚的前苏联诗人被我用来夹烟标,搬家时遗失;口琴是敦煌牌的,我自学会吹了,后来坏了也不知丢哪了;旧军衣上的铜扣子一次在澡堂被人撕走,衣服后来也没了;手表被我带到农村插队时弄丢了;呢大衣一直存在我家,领子据说是列宁式的,现在少见。我母亲去世时我们将大衣放入墓内,算是夫妻合葬。算起来只有几枚勋章,纪念章还在,就当传家宝吧。

现在想想我老爸生前爱好还是挺多的,喜爱文学,喜爱音乐,一位从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走过的革命军人对生活充满了热爱!

母亲很少提及父亲,只字片语中知道父亲很疼爱我们。当然这种父爱对我们很抽象,只能从“父爱如山”这句话中去现象。也许是我的血液里有父亲的血液在,文学和音乐也是我所爱。不是刻意的继承,就是骨子里天生的爱。

我曾经在公交车上意外中遇到一位父亲的老部下,简短的交谈中知道“李书记刚正不阿”,我在自豪中也有几分难过。家父的刚正无疑是优秀的品质,但或许也是命运坎坷的根源。这点我认了,谁叫我是他的儿子,谁叫我是中华的子民!

今年的清明照例去给父母上坟,看着墓碑上父母的遗像不由湿了眼角。遗传了你们的品质,升官发财是别想了,但做个正直的中国公民是合格的。想念你们,感谢你们,不但给了我们生命,也给了我们品质!

我的儿子对我说要去老家寻根,听了这话我很惭愧。父亲早年参加革命,之后从未回过老家。我们也和老家长期失去联系,也不知那里现在怎么样了。是要回去看看,即便找不着亲人,至少也能看看父亲也是我们的老家,那是我们的根!

安徽,我的老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