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民国陵园邮局寻访录

标签:
南京民国建筑骨肉同胞乡亲情感 |
分类: 诗歌 |
陵园邮局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是按照中山陵附近的环境进行设计建造的,为宫殿式仿古建筑,1934年建成后,成为专为中山陵提供通信服务的一个特设网点。1937年12月,南京失陷后,陵园邮局被焚毁,抗战胜利后又重建,分为东西厢房和主体建筑,是一座设施功能齐全的邮政局。
陵园邮局所处的地理位置曾经是国民党高级官员的别墅区,这里背靠青山,环境幽美,并且学校、游泳池、球场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抗战爆发后,日军进攻南京,国民党军队在此与日军展开激战,汪精卫、张学良、陈果夫等人的公馆别墅全部毁于战火,惟独门牌号为一号的“陵园新村邮局”保存至今。
专家们认为该邮局所处地理、政治位置特殊,它的规划、布局、设计风格具有鲜明的特色,融人文与自然于一体,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及文化与环境美学相结合的典范,具有融独特价值和普遍价值于一体的特征。
(转文)
------------------------------------------------------------------------------------------------
这个周末,我随南京城市记忆民间访问团一同探访了陵园邮局:
距陵园邮局不远处的一处游泳池:
据称:南京中山陵和所属民国建筑将"打包"申遗,但我认为:不管"申遗"结果如何,这座陵园邮局都应该好好保护起来,毕竟它代表着一段历史.
<陵园邮局>
多少信件
在这里经过
踏下了一段
"民国"的脚印
寄出的最后一件
地址是台湾
梧桐绿黄几十载
不见回音
一道海峡
飞不过来吗
难道忘了
血脉相通的骨肉同胞
莫说人去楼空
春来雁回
这里依旧会收下
久盼的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