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阳光就灿烂(摄影用光之实践篇)

标签:
摄影交流图片杂谈 |
分类: 摄影 |
风 你使劲地刮
我就是不屈的小草
雨 你拼命地下
我就是倔强的野花
黑夜 你总是会走吧
只要有点阳光
我就 傲然挺立 灿烂如霞
我个人体会:摄影用光首先要培养自己对光的敏锐性,这种敏锐性取别于日常的对光的感觉,即不仅要知道有光,更要知道局部光,而摄影要的就是局部光!
请看上面四张花草光影小品:主体基本都比较亮,而周边都有暗部.亮和暗是对比出来的,如果画面没有暗的部分,也就没有所谓亮的部分.有人纳闷:我是在大太阳下照得啊,怎么会没有光呢?如果整个照片所有的部分一样亮,那不叫光,摄影人称这叫"光平".
为了避免光平,我们就要"寻找"自然存在的,有明暗对比的拍摄对象.这个"寻找"除了我前面说的对光的敏锐性外,还要有耐心,即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找.上面五张片中的最后一片就是我找出来的明暗对比:当时从正面看叶子和花差不多亮,但从背面看,逆光下的花显得比较亮.为了找到暗部,我是透过叶子中间的空隙去拍的.说到逆光拍摄,你们可曾注意到上面五张片除第四片外都是逆光拍摄的:以我的经验,如果拍摄对象是透光的,逆光拍的话,光的效果比顺光拍要好些.
我的建议:训练自己的光感,及寻找好的拍摄角度的本事最好的从拍摄小品练习起.理论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记得牢,用得活.
关于自然光我还要说点:一天中的光在时刻变化着,早晚的光较柔和,被摄影人称为"黄金时间".一年四季中夏天的光最强,所已更要选择好拍摄时间.其他季节也最好避免在强光下拍摄,不然照片会显得很亮,被摄影人称为"光硬".
特殊天气如雨天,雾天,下雪天下的拍摄:这时拍摄的片片光影效果会差些,但可以通过特殊的景观来弥补,如雨丝雨滴,雨水中的倒影,雾气的朦胧,雪白和其他颜色的对比.
与用光相联系的摄影技术大体有:
1.相机测光方式的选择:拍摄对象明暗对比很大时用平均测光;比较大时用中央重点测光,较弱时用点测光.
2.相机补偿光的运用:摄影人要养成每拍一片看一片的习惯,即在相机显示屏上看看拍摄效果如何.如果片暗了,可以正补偿,亮了可以负补偿.
3.相机ISO(感光度)的设置:ISO越低越好,这样片的噪点少,片质好.当光线不好时,你没带三脚架,或拍摄对象在移动,为保证主体清晰,拍摄速度一定要快,这时你必须提高ISO.好的相机像素高,ISO提高点没问题.至于提多高为好,那要看现场情况了.把握不住就一张张试,一步步提,提到合适为止.与ISO同用的是光圈的设置,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但景深会浅,即你要拍的部分很清晰,但前后景会虚化.这对拍人像来说问题不大,但拍景有时不行.所以必须先定好光圈(选光圈优先模式),再根据拍摄速度来定ISO.
4.测光点的选择:一般选拍摄体最亮点测光,这点不过曝,整个片片的曝光基本就没问题.测光是靠半按快门完成的.我用的尼康相机,测光点也是对焦点.如果你的测光点和对焦点不在一块,那可先半按快门测光,然后锁住(相机有这功能),再去对焦.
5.闪光灯补光:如果拍摄对象不透光,在逆光很强时,拍摄时主体会有点暗,这时要用闪光灯补光.拍人像用反光板也可以补光,拍小花小草用手电筒也可以补光.
6.三脚架的运用:上面说到提高ISO会使片的片质下降,为保证片质又要把物体拍清晰,这时三脚价是必须的.说拍摄速度的快慢决定片的清晰度,是因为在拍摄时相机会轻微的抖动,如果拍摄速度快没关系,慢速就不行了,而用三脚架就是解决相机稳定问题的.尤其是室内摄影和拍夜景,不用三脚架拍片成功率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