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散文(随笔) |
按习俗,过了阴历正月十五元月节,春节才算过完。而对上班族来说,七天假期一到,这节差不多就算结束,又要忙于工作了。今是假期的最后一天,还没玩尽兴的人或有假期太短之感,而觉过节无聊的人或还如释重负,长叹终于熬过漫长的假期了。而我不属于这两种人,只是随波逐流,该过节就过,该上班就上,谈不上啥快乐或无聊。这心态本身象是种麻木,其实不然,就象所处的冰冷的冬天一样,我的思绪是冷静的,但不是死寂的。回首过节的这几天,因所看引起的思潮怕还是如春潮,澎湃不已。
鞭炮
有人说今年的的年味比往年浓了些,依据之一就是:今年城里让放鞭炮了!可不是吗?自打许多城市多年前禁放鞭炮以后,城里过年的气氛的确冷清了许多。而今年一开禁,人们象是憋了多年的火山一样,爆发起来可是了不得!尤在除夕夜临近零点的那一刻,我所在的城市似弹药库炸了,一阵阵的鞭炮声震耳欲聋如雷响,此起彼伏象浪潮,那怎能用一个热闹来形容!如你站在户外,除能看见鞭炮炸出的火花外,还能看见冲天而起的各色焰火,五彩缤纷,照亮了夜空!此刻,你就是没有孩子般瀑布喧嚣似的激动,也会有成年人不常有的冰河下的涌动!那是一种抛弃旧日烦恼后的痛快,是一种盼望新年更好的憧憬。
“炮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国人以放鞭炮来迎新年是由来已久的了。且还有个讲究:新年到来之前放的鞭跑叫炮竹,是驱邪的;新年到来时放的鞭炮叫炮仗,是迎福的。也就是说,过年放鞭炮为的就是除旧迎新,不能不放,不可不放。你可说这是迷信,是旧习俗;你也可用“安全”的借口去阻止,但是就象过年的传统习俗一样,百姓都想借此欢乐一下,你想废是废不了的;就象吃饭也能噎死人,但人还是要吃一样,你想禁也是禁不了的。即便你从表面上禁了,但谁能从百姓的心里抹去这一渴求呢?改鞭炮禁放到限放,无疑是尊重了传统,顺应了民心,套用一句新词,算是以人为本吧。
这年过了一半,鞭炮声渐渐远去,激动也慢慢平静,生活或还一切照旧。但我相信,鞭炮的余味还在。人放鞭炮决不是只为听个响的,他们借助鞭炮在大声地宣告:我们要在新的一年里过得更好!这声大地听见了,这声苍天听见了,这声历史听见了,这声还有谁装作听不见呢?而老百姓又在乎谁听不见呢?创造幸福本来就靠我们自己呀!
鞭炮
有人说今年的的年味比往年浓了些,依据之一就是:今年城里让放鞭炮了!可不是吗?自打许多城市多年前禁放鞭炮以后,城里过年的气氛的确冷清了许多。而今年一开禁,人们象是憋了多年的火山一样,爆发起来可是了不得!尤在除夕夜临近零点的那一刻,我所在的城市似弹药库炸了,一阵阵的鞭炮声震耳欲聋如雷响,此起彼伏象浪潮,那怎能用一个热闹来形容!如你站在户外,除能看见鞭炮炸出的火花外,还能看见冲天而起的各色焰火,五彩缤纷,照亮了夜空!此刻,你就是没有孩子般瀑布喧嚣似的激动,也会有成年人不常有的冰河下的涌动!那是一种抛弃旧日烦恼后的痛快,是一种盼望新年更好的憧憬。
“炮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国人以放鞭炮来迎新年是由来已久的了。且还有个讲究:新年到来之前放的鞭跑叫炮竹,是驱邪的;新年到来时放的鞭炮叫炮仗,是迎福的。也就是说,过年放鞭炮为的就是除旧迎新,不能不放,不可不放。你可说这是迷信,是旧习俗;你也可用“安全”的借口去阻止,但是就象过年的传统习俗一样,百姓都想借此欢乐一下,你想废是废不了的;就象吃饭也能噎死人,但人还是要吃一样,你想禁也是禁不了的。即便你从表面上禁了,但谁能从百姓的心里抹去这一渴求呢?改鞭炮禁放到限放,无疑是尊重了传统,顺应了民心,套用一句新词,算是以人为本吧。
这年过了一半,鞭炮声渐渐远去,激动也慢慢平静,生活或还一切照旧。但我相信,鞭炮的余味还在。人放鞭炮决不是只为听个响的,他们借助鞭炮在大声地宣告:我们要在新的一年里过得更好!这声大地听见了,这声苍天听见了,这声历史听见了,这声还有谁装作听不见呢?而老百姓又在乎谁听不见呢?创造幸福本来就靠我们自己呀!
前一篇:新华文化论坛网友昵称联句
后一篇:狗年春节杂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