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诗社与柳絮词——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
(2010-04-07 19:15:03)
标签:
《红楼梦》红学杂谈 |
红楼故事谈选篇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出现在《石头记》小说第70回,按照《红楼梦》三春宏观假说,这是寻求摸索宏观转折板块(37~72回)即将结束,遗憾惋惜宏观秋谢板块(73~108回)将要为之来临之际。“幽淑女悲题五美吟,浪荡子情遗九龙珮”及由此而引出的《五美吟》和《红楼二尤》(64~69回)故事刚刚结束,“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70回)就随后为之出现了。
《五美吟》和《红楼二尤》(64~69回),伏谶和记载的都是《红楼梦》作品可欣、可羡、可悲、可叹的故事。《五美吟》在《红楼梦》三春宏观转折板块(37~72回)开始出现否之不通,伏谶了《金陵十二钗》即将到来的遗憾惋惜宏观秋谢板块(73~108回)时的可欣、可羡、可悲、可叹的命运。从此引出的《红楼二尤》故事,即是《金陵十二钗》在《红楼梦》三春遗憾惋惜宏观秋谢板块(73~108回)来临前的可欣、可羡、可悲、可叹的为之预演。尽管按照“幽淑女悲题五美吟”《石头记》小说列藏本第64回回前诗的说法“嗟彼桑间人,好丑非其类”。《红楼二尤》的可欣、可羡、可悲、可叹是与遗憾惋惜宏观秋谢板块(73~108回)中的《金陵十二钗》的可欣、可羡、可悲、可叹根本就不是在一个档次上的,但“哀哉千秋魂,薄命无二致”。尽管如此,但其《红楼梦》三春人生红楼一梦的大观园女儿的命运,却最终都是一样可欣、可羡、可悲、可叹的。在此寻求摸索宏观转折板块(37~72回)《红楼二尤》(64~69回)中的尤二姐和尤三姐的人生最终命运,其可欣、可羡、可悲、可叹的最终结局,与遗憾惋惜宏观秋谢板块(73~108回)《金陵十二钗》《红楼梦》三春的花开花落,与其花谢花飞·群芳凋零时期《十独吟》的可欣、可羡、可悲、可叹其薄命是没有什么根本两样不同的。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70回)就出现在这个时候。其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其为之记载的故事情节——桃花诗社《桃花诗》《柳絮词》以及放风筝,其伏谶的就是寻求摸索宏观转折板块(37~72回)即将结束、遗憾惋惜宏观秋谢板块(73~108回)行将降临时的《金陵十二钗》即将开始的《红楼梦》三春可欣、可羡、可悲、可叹的薄命。仔细阅读《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不难发现,桃花诗社《桃花诗》《柳絮词》以及放风筝故事情节的出现,都是与《红楼梦》三春可欣、可羡、可悲、可叹的《金陵十二钗》的薄命其故事情节的走向密不可分的。
对此《石头记》小说第70回的故事情节是这样为之记载的:“话说贾琏自在梨香院伴宿七日夜,
……
原来这一向因鳳姐病了,李纨探春料理家务不得闲暇,接着过年过节,出来许多杂事,竟将诗社搁起。如今仲春天气,虽得了工夫,争奈宝玉因冷遁了柳湘莲,剑刎了尤小妹,金逝了尤二姐,气病了柳五儿,连连接接,闲愁胡恨,一重不了一重添。弄得情色若癡,语言常乱,似染怔忡之疾。慌的袭人等又不敢回贾母,只百般逗他顽笑。
这日清晨方醒,只听外间房内咭咭呱呱笑聲不断……
正说着,只见湘云又打发了翠缕来说:‘请二爷快出去瞧好诗’……”那桃花诗社《桃花诗》《柳絮词》就是这样引出的。
“……宝玉听了,忙梳洗了出来,果见黛玉、宝钗、湘云、宝琴、探春都在那里,手里拿着一篇诗看。”于是就有了“见他来时,都笑说:“这会子还不起来,咱们的诗社散了一年,也没有人作兴。如今正是初春时节,万物更新,正该鼓舞另立起来才好。湘云笑道:‘一起诗社时是秋天,就不应发达。如今却好万物逢春,皆主生盛。况这首桃花诗又好,就把海棠社改作桃花社。’……”于是就引出了桃花诗社《桃花行》《柳絮词》的定位,以及放风筝故事的伏谶。这就是“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70回)的大体故事情节,桃花诗社《桃花行》与《柳絮词》之出处。
有关桃花诗社与《柳絮词》,书中交代的非常清楚,它是紧随着《五美吟》和《红楼二尤》(64~69回)而出现的。正是因为“……冷遁了柳湘莲,剑刎了尤小妹,金逝了尤二姐,气病了柳五儿……”搞得无才补天的贾宝玉“闲愁胡恨”“情色若癡,语言常乱……”因为无才补天的蠢物呆雁,海棠春睡癡心执着在《红楼梦》三春中,最终根本就为之展示不通,才引出了桃花诗社与《柳絮词》的故事。
按照《红楼梦》三春宏观假说,这是寻求摸索宏观转折板块(37~72回)即将结束,开始展示華夏文明七月《否》月的否之不通之时,引出了《五美吟》和《红楼二尤》(64~69回)的可欣、可羡、可悲、可叹的故事,其可欣、可羡、可悲、可叹的正是朦胧中的《金陵十二钗》的命运走向。什么命运?无非是朦胧中的《金陵十二钗》即将到来的遗憾惋惜宏观秋谢板块(73~108回)薄命。于是就有了“……宝玉一壁走,一壁看那纸上写着《桃花行》一篇……”
对此,“宝玉看了并不称赞,却滚下泪来。便知出自黛玉,因此落下泪来……”为什么,这是在自然三春的背后,伏谶着即将来临的《红楼梦》三春的花开花落。接驾迎接宏观春荣板块(1~36回)早已经过去,寻求摸索宏观转折板块(37~72回)亦行将走向结尾,其前方面对着的正是遗憾惋惜宏观秋谢板块(73~108回),明显的花谢花飞·群芳凋零的一幕已经为期不会很远了。
“湘云笑道”,湘云笑道,就是《红楼梦》三春湘江水逝楚云飞去留下的仅是万境归空,那是一片蔚蓝色的兰天的十方如来为之笑道;“一起诗社时是秋天,就不应发达”。一起诗社其展示的就是華夏文明的五方春秋,秋来源于春,春又展示着秋。按照《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故事,接驾迎接宏观板块在上元灯(1~36回)的前36回刚刚结束,刚刚浓笔重彩的写完前36回的皇天祥云的荫护在上元灯的前36回,寻求摸索宏观转折板块(37~72回)伊始,春完了就引出了一个秋,在贾政刚刚为之远行就开始组建了海棠诗社与《海棠诗》,包括刘姥姥二访大观园(39~41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余音”(42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45回),这里长长的一段故事情节,包括从37~48回,其伏谶的就是秋。此属于接驾迎接宏观春荣板块(1~36回)过后,寻求摸索宏观转折板块(37~72回)伊始所为之伏谶展示的秋。这是《红楼梦》三春的春秋,其中的故事情节的伏谶,其正是《金陵十二钗》《红楼梦》三春花开花落的春秋。“如今却好万物逢春,皆主生盛。况这首桃花诗又好,就把海棠社改作桃花社。’”现今在“幽淑女悲题五美吟,浪荡子情遗九龙珮”(64回)以及由此而引出的《五美吟》和《红楼二尤》(64~69回)故事刚刚结束,“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70回)之时,又由秋为之展示春。在寻求摸索宏观转折板块(37~72回)“幽淑女悲题五美吟”(64回)所伏谶的《红楼梦》三春可欣、可羡、可悲、可叹的七月《否》月否之不通之后,又由秋为之展示春。其又由秋为之展示春,还是《金陵十二钗》寻求摸索宏观转折板块(37~72回)的花开花落的薄命之提前伏谶。既便《海棠诗社》改成《桃花诗社》,其《红楼梦》三春花开花落的薄命之伏谶用意并没有改变。
《桃花行》,这是行走在三春薄命的桃花之中。十方如来,其伏谶行走在《金陵十二钗》的为之即将走向花谢花飞,群芳凋零的薄命。而《柳絮词》,《金陵十二钗》马上就要象亦生亦凋的柳絮那样,进入遗憾惋惜宏观秋谢板块(73~108回)花谢花飞·群芳凋零,以展示其人物之命运。这是在寻求摸索宏观转折板块(37~72回)即将结束,进入遗憾惋惜宏观秋谢板块(73~108回)花谢花飞·群芳凋零时的薄命伏谶。
《柳絮词》,十方如来。《金陵十二钗》马上就要象亦生亦凋的柳絮那样,进入遗憾惋惜宏观秋谢板块(73~108回)的花谢花飞·群芳凋零。“江南江北一般同,
书云:“……只听窗外竹子上一聲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唬了一跳……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了……这里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个美人风筝来……”于是,大观园女儿都为之引出在那里放风筝。这是在“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70回)中的放风筝。
十方如来,“……黛玉笑道:‘这一放虽有趣,只是不忍。’……紫鹃……说着便向雪雁手中接过一把西洋小银剪子来,齐籰子根下寸丝不留,咯登一聲铰断,
为此“宝玉道:‘可惜不知落在那里去了。若落在有人烟处,被小孩子得了还好;若落在荒郊野外无人烟处,我替他寂寞。想起来把我这个放去,教他两个作伴儿罢。’于是也用剪子剪断,照先放去……”
这是在寻求摸索宏观转折板块(37~72回)即将结束时的放风筝,林黛玉放风筝,这是紫鹃从雪雁(或曰呆雁)“手中接过一把西洋小银剪”,十方如来,在寻求摸索宏观转折板块(37~72回)即将结束时放风筝,伏谶即将到来的遗憾惋惜宏观秋谢板块(73~108回)花谢花飞·群芳凋零时的还泪者《红楼梦》三生的林黛玉的最终命运,在此伏谶,把林黛玉——《红楼梦》三生的湘妃竹的还泪的病根都给放去了。
这正是“紫鹃笑道”,紫鹃笑道——即《红楼梦》三春三生的子规啼血笑道:“这一去把病根儿可都带了去了。”何人的病根给放去了?自然是《红楼梦》三春三生的那一片林如海的林海中的湘妃竹,它(她)为其三生知己蠢物呆雁——贾宝玉还泪的“病根儿可都带了去了”。这正是在寻求摸索宏观转折板块(37~72回)即将结束时的、即将开始的《红楼梦》三春三生子规啼血的最终伏谶,这是马上就要发生在《红楼梦》三春进入遗憾惋惜宏观秋谢板块(73~108回)花谢花飞,飞鸟各投林·群芳凋零中的故事的一幕,《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很快就要进入后36回,花谢花飞,群芳凋零。还泪者林黛玉很快就要随着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了其三生的知己贾宝玉抛洒尽所有的眼泪化为一片来生的湘妃竹。
而“探春正要剪自己的鳳凰,见天上也有一个鳳凰,因道:‘这也不知是谁家的。’众人皆笑说:‘且别剪你的,看他倒象要来绞的样儿。’说着,只见那鳳凰渐逼近来,遂与这鳳凰绞在一处。众人方要往下收线,那一家也要收线,正不开交,
《石头记》小说“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5回)正册判词之三和《红楼梦》曲【分骨肉】以及《红楼梦》第22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灯谜】曰:“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相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风筝说的很清楚:是东风抬起了风筝,又是东风送走了风筝。在《石头记》小说中,抬举探春其人的无疑是 王夫人,最终在《红楼梦》三春《金陵十二钗》可欣、可羡、可悲、可叹的命运为之较好者也正是贾探春。正册判词云:“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说的就是贾探春;《红楼梦》曲【分骨肉】“一帆风云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齊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说的还是贾探春。这是立志要干出一番男人的事业的贾探春的可欣、可羡、可悲、可叹的最终遭际。抬举探春的是王夫人,最终送走了贾探春的无疑还是贾政与王夫人。这正是是东风抬举了风筝,最终,又是东风送走了风筝。
同时,贾探春其伏谶的是《红楼梦》三春寻求摸索宏观转折板块(37~72回)在上元春。而在寻求摸索宏观转折板块(37~72回)即将结束时放风筝,其明显伏谶的就是是东风抬举了风筝,又是东风送走了风筝。《红楼梦》三春的东风,《红楼梦》三春的正文借庆上元的春天来写,无异都是与贾政有关,与贾政的女儿贾元春有关,与皇天的祥云荫护有关。接驾迎接宏观春荣板块(1~36回),是皇天抬举了风筝,是皇天祥云的荫护,才有“贾元春才选鳳藻宫”(16回),“荣国府归省庆元宵”(18回)。于是才有寻求摸索宏观转折板块(37~72回),这是《红楼梦》三春寻求摸索在上元春。这正是是东风抬举了风筝,没有皇天的祥云荫护,哪来贾族宗脉百年由“水”到“草”的繁華。同时,又是东风送走了风筝。正是因为皇天的祥云去了,《石头记》小说“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5回)所为之记载的正册判词和《红楼梦》曲【恨无常】早已为之伏谶。正册判词云:“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红楼梦曲【恨无常】曰:“喜荣華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贾族宗脉的繁華与否,都是与《红楼梦》三春灯皇天的祥云荫护与否有关,与贾元春所伏谶的借(假)《红楼梦》三春灯(1~108回)的宏观全过程的圆缺与否有关。是皇天祥云的荫护,才有贾族宗脉由“水”到“草”的百年的繁華。也正是皇天祥云的荫护去了,才有《红楼梦》三春春尽的花谢花飞、收尾·飞鸟各投林。这正是个十方如来中的是东风抬举了风筝,又是东风送走了风筝。
这就是贾探春的“那喜字果然与这两个鳳凰绞在一处”“那三个风筝飘飘摇摇都去了”的十方如来的伏谶。在寻求摸索宏观转折板块(37~72回)去后,即将开始的将是《红楼梦》三春进入遗憾惋惜宏观秋谢板块(73~108回)的花谢花飞,飞鸟各投林的群芳凋零,这才是《金陵十二钗》花开花落可欣、可羡、可悲、可叹的最终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