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自度曲四家述略
(2019-09-09 21:58:22)
标签:
自学札记自度曲沈谦丁澎 |
分类: 漫谈 |
2016年8月底至9月初,笔者处理“缃雨居”网站所载明末清初沈谦《东江别集词》期间,以及2017年7月上旬处理该网站所载清人丁澎词集《扶荔堂词》时,注意到这二人喜作自度曲和新翻曲(新犯曲),且他们各有三十件这种词作存世。从那时起,就挂念着为此抽空写上几句。
自度曲古已有之。盛唐时期已有人创制。成书于五代的《花间集》所含总共77个词调当中,有些词调就是作者新创,例如“番女怨、小重山、江城子、三字令”等,都未标“唐教坊曲”,应属自创新调。毋庸置疑,宋代的自度曲最为兴盛,名家众多,无须列举。
近日查知,清代则是继宋代之后,产生自度曲最多的另一时期。据一些诗词研究专业论文,例如沙先一、张宏生的《论清词的经典化》(载《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12期)和任珂莹的《清初词人自度曲研究》(广西大学2018年硕士论文)指出:整个清代,创制自度曲的作者将近130人,其中顺治(1644年—1661年在位)和康熙(1661年—1722年在位)两朝的词人数量超过70位,占据大半。而这70多人所作自度曲,将近200个词调。
有些诗词研究专文中,还提及顺康时期喜爱创制自度曲的纳兰性德和顾贞观。笔者也曾分别处理过此二人词集《饮水词》和《弹指词》,从而得知他们各有自度曲五个以上。也就是说,沈谦、丁澎、顾贞观、纳兰性德这四人所创自度曲词调合计70多个,占清代初期顺康两朝所创近200个自度曲词调的近四成,其余60多人所创新调不足130个,人均仅约2个。今草撰此文,对这四人的自度曲,一并简要述说。
大体上来说,自度曲分为三小类:第一小类是与早前既有词调无关的纯自度曲。第二小类是在既有的单个词调上,略微变动,从而形成新词调,方法为添字、减字,例如“添声杨柳枝”、“摊破浣溪沙”(山花子)、“偷声木兰花”、“减字木兰花”;或者改变原用韵脚的平仄,例如“万年欢”正体及一些变体押平韵,晁补之等变体押仄韵,而赵孟頫变体平韵仄韵互叶,再如“浪淘沙令”有押平韵正体及变体共四体,还有两个押仄韵变体,如此之类。第三小类则是借用既有的两个及更多个词调,截取每个该词调当中一部分句式,组合成新词调,其中很常者,有宋代所创“江月晃重山”和元代所创“南乡一剪梅”,该两词调皆已载于钦谱。
一、沈谦自度曲
沈谦(1620—1670年)生于明末,成年后大部分时间生活于清代,因此被一些论者归为清代词人。其《东江别集词》中有词作218件,涉及118个词调。其中,包括31个词调的自度曲,合33件相关词作。
这些自度曲分为上述三个小类。第一小类里,包括如后词调:十四字,四句,两平韵、两仄韵的单调“采桑”,该调与常见词调“采桑子”无关;四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韵的双调“一串红牙”;四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韵的双调“满镜愁”;七十一字,前段七句、三仄韵,后段八句、三仄韵的双调“东风无力”;七十六字,前后段各八句、三仄韵的双调“胜常”;九十七字,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十一句、五平韵的双调“弄珠楼”;一百零二字,前段十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六仄韵“扶醉怯春寒”。所涉七件词作都在题注或标题中写明是自度曲。另外,还有一百零二字,前段九句、五平韵,后段十句、五平韵的双调“露下滴新荷”,既未见词谱收载,也未见他人之作,可能也是沈谦自度曲。
上述八个自度曲之原作如后:
采桑 不寐(明末清初·沈谦)
自度曲
淡月明。孤灯背。梦难成。暗啮鸳鸯被。
一串红牙 板(明末清初·沈谦)
自度曲
一串红牙,有许多格范。笛孔吹龙,筝头捺雁。偏把歌人难。
愁杀双鬟,为恃恩心慢。道字常疏,移宫不惯。须要参差按。
满镜愁 春愁(明末清初·沈谦)
自度曲。唐常理诗:[眉长满镜愁。]
烟草凄迷,风袅画帘不定。楼上斜阳人独凭。残醉醒。春老黄鹂静。
雨覆云翻,岂是红颜心硬。病起谁怜腰带剩。嫌瘦影。愁满菱花镜。
东风无力 南楼春望(明末清初·沈谦)
自度曲。范至能词:[溶溶曳曳,东风无力,欲皱远休。]
翠密红弛,节候乍过寒食。燕冲帘,莺睨树,东风无力。正斜阳楼上、独凭栏,万里春愁直。
情思恹恹,纵写遍新诗,难寄归鸿双翼。玉簪恩,金钿约,竟无消息。但蒙天捲地,是杨花、不辨江南北。
胜常 再过薛姬(明末清初·沈谦)
自度曲。唐诗[背人含笑道胜常],即今妇人万福也。
黄柳堆烟,别才半月,如今渐可藏乌。却喜幽期不爽,隔花鹦鹉惊呼。系马闲庭,见水帘风过,拘控珊瑚。
西窗卧病,含羞强出,脸晕红酥。道罢胜常侧坐,知他有意生疏。记得书来,说魂迷别馆,目断征途。
弄珠楼•弄珠楼宴集,赠陆嗣端司马 自度曲(明末清初·沈谦)
烟涛万顷,看九龙、奔赴弄珠楼。重帘高枕,水天日夜悠悠。白雁风驱,黄花露濯,描画十分秋。莫负佳人劝饮,玉杯似手,翠蚁香浮。
搔头。灯前敲断,应为节轻讴。星移物换,沦亡古迹难求。锦障催诗,红衣扶醉,改席上兰舟。嘱付青衫司马,襟怀磊落,漫学江州。
扶醉怯春寒•春晓(明末清初·沈谦)
自度曲。周邦彦词:红日三竿,醉头扶起寒怯。
花晓玉帘,红莺声百转,偏相混。睡眼瞢腾,见向壁灯初烬。强扶馀醉怯春寒,奈又是、东风几阵。心头闷。将宝枕推斜,绣衾压损。
记得绸缪初印。别易会何难,真如转眼韶光尽。验取瑶簪,怎上有通长璺。春来倒喜梦糊涂,全不是、旧时帮衬。难思忖。待得见他时,将他细问。
露下滴新荷(明末清初·沈谦)
忆年时,长桥畔、水微波。正邀他、同赏新荷。彩舟银烛词成,先付雪儿歌。缠头锦、醉中亲与,十丈红罗。欢呼不觉夜深,影动星河。
怪今宵、风兼雪,人不见,恨如何。待题诗、手冷时呵。凤笺仍捲,自将金鸭暖衾窝。小楼深巷,应相念、皱损双蛾。常拟策蹇再寻,奈不肯晴和。
沈谦的第二小类自度曲有两个:由平韵体的“画堂春”和“意难忘”,改为押仄韵而成的“万峰攒翠”和“空亭日暮”。相关原作如后:
万峰攒翠 沈氏词选成寄常州邹程村(明末清初·沈谦)
(新翻曲。《画堂春》而用仄韵)
春暖玉屏风细细。兰畹幽香如醉。唱遍新词空洒泪。旁人不会。
烟波何处毗陵,楼外斜阳又坠。人不南来愁却至。万峰攒翠。
空亭日暮 寄洪昉思时客蓟门(明末清初·沈谦)
新翻曲,《意难忘》用仄韵。
空亭日暮。记声断骊歌,摇鞭欲去。沙草半连云,雪花时带雨。梦难凭,期漫许。但相看无语。才转眼,散发披襟,江南酷暑。
我有离情怎诉。想望月芦沟,也思旧侣。斫地为谁哀,谈天何自苦。妙文传,芳信阻。正金台吊古。愁多少,骏骨如山,寒烟宿莽。
他的第三小类自度曲新词调,共有如后21个(仅列出每个词调名以及相关注文,概不附词作题目及正文):
美人鬘(新翻曲,上二句《虞美人》,下二句《菩萨蛮》,后段同)、忆分飞(新翻曲,上二句《忆秦蛾》,下二句《惜分飞》,后段同)、遍地雨中花(新翻曲,上二句《遍地花》,下三句《雨中花》,后段同)、金门贺圣朝(新翻曲,上三句《谒金门》,下二句《贺圣朝》,后段同)【但“搜韵”中“贺圣朝”皆误录为“贺呈朝”】、月笼沙(新翻曲,上三句《西江月》,下二句《浪淘沙》,后段同。唐杜牧诗:[烟笼寒水月笼沙。])、浪打江城(新翻曲,上二句《浪淘沙》,下四句《江城子》。唐诗;[潮打孤城寂寞回。])、月中柳(新翻曲,上三句《月中行》,下三句《柳梢青》,后段同)、蝶恋小桃红(新翻曲,上四句《蝶恋花》,下二句《小桃红》,后段同)、锦帐留春(新翻曲,上四句《锦帐春》,下三句《留春令》,后段同)、牡丹枝上祝英台(新翻曲,前段上四句《碧牡丹》,下三句《祝英台近》,后段上五句《碧牡丹》,下三句《祝英台近》)、玉楼人醉杏花天(新翻曲,上二句《玉楼春》,中三句《醉花阴》,下二句《杏花天》,后段同。唐李白句)、玉女剔银灯(新翻曲,上四句《传言玉女》,下五句《剔银灯》,后段同)、双燕笑孤鸾(新翻曲,上五句「双双燕」,下句「孤鸾」,后段同)、离鸾(离鸾,琴曲名,新翻曲。上五句「离亭燕」下三句「孤鸾」后段同)、万年枝(新翻曲,上七句「万年欢」下三句「桂枝香」后段同。唐李嘉祐诗「羡君谈笑万年枝」,晋和凝词「飞上万年枝」,即冬青)、水晶帘外月华清(新翻曲,上七句「水晶帘」,下三句「月华清」后段同。李白诗: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案《东白堂词选》题作「秋夜东园陆拒石席上赠紫儿」)、山溪满路花(新翻曲,上六句「蓦山溪」下四句「满路花」,后段同)、比目鱼(新翻曲,上四句「鱼游春水」下六句「摸鱼儿」,后段同)、九重春色(新翻曲,上八句「三台」,下六句「六丑」,后段上九句「三台」,下六句「六丑」),以上都是用两个词调的局部句式组合而成;岁寒三友(新犯曲,上二句《风入松》,中三句《四园竹》,下二句《梅花引》,后段上二句《风入松》,中二句《四园竹》,下二句《梅花引》)、神女(新翻曲,上一二句「昼夜乐」,中三句「春云怨」,下二句「雨霖铃」,后段同。案《东白堂词选》调名作「高唐梦」),以上都是用三个词调的局部句式组合而成。另外,在“缃雨居”网站所载《东江别集词》和“360doc个人图书馆”网站所载之同一阕“春水寄双鱼”,与上列新翻曲“比目鱼”几乎全同,仅内文一个字即前段第六句第八字分别为“俱”与“都”而相异。
对于沈谦上述三个小类共31个自度曲,检索“搜韵”,可见新翻曲“月笼沙”除了沈谦所作三件之外,还有清代钱贞嘉和当代冯永军继作各一件。其余30个词调都是沈谦各作有一件,另可见当代人冯永军继作“美人鬘”一件,以及清代毛奇龄继作“万年枝”一件。
二、丁澎自度曲
丁澎(约1622—1686年)的《扶荔堂词》中,收有词作245件,涉及174个词调。其中,包括30个词调的自度曲,合30件相关词作。
丁澎所作自度曲也是三个小类。他所创第一小类自度曲,有“花里”和“燕衔花”两调。其中,“花里”为十六字的单调,两仄韵两平韵;“燕衔花”为五十二字双调,前后段各五句,前段三仄韵,后段两仄韵。丁澎该两调原作如后:
花里 本意 新谱自度曲(清·丁澎)
早起。为惜嫩红花里。小蕊未曾开。怕蜂来。
燕衔花 闺情 新谱自度曲(清·丁澎)
吹落燕衔花絮。着意留他住。帘栊斜入复飞来,凝眸乍,已随春暗去。
欹枕小眠惊起,没个安排处。剔匀残穗又灯花,郎归也,正萧萧暮雨。
丁澎的第二小类自度曲,有“减字鹧鸪天”,以及由平韵体的“中兴乐”和“金人捧露盘”改为押仄韵而成的“眉萼”和“花雪”。相关原作如后:
减字鹧鸪天 妆阁梅(清·丁澎)
新谱自度曲,一名[妆阁梅]
妆阁梅。随风吹送入君怀。玉肌香腻,傍人莫暗猜。
卜重谐。轻梢小朵压横钗。数来颠倒成双,笑同回。
眉萼 忆旧 新谱翻曲,[中兴乐]用仄韵(清·丁澎)
绿窗人静榴花瘦。眉萼翠香依旧。记得堂前,簸钱羞走。
不合当时迤逗。愁时候。心头念着,小字千回,忍将伊咒。
花雪 旅感(清·丁澎)
新谱翻曲,[金人捧露盘]用仄韵。
君不见,坂上车,江头楫。恁消磨、古今豪杰。断岸横流,铜驼不锁瑶台月。秋风夜吼,更吹来、楚宫秦阙。
叹人生,能几何,多半是,伤离别。灞桥柳、年年空折。露白园荒,武陵人去谁家笛。江天又早,塞鸿飞、芦花如雪。
丁澎的第三小类自度曲,共有如后25个(仅列出每个词调名以及相关注文,概不附词作题目正文):
更漏促红窗(新谱犯曲,上三句[更漏子],下二句[红窗睡],后段同)、怨桃花(新谱犯曲,上二句[怨三三],下二句[桃花水],后段同)、金门归去(新谱犯曲,上二句[谒金门],下二句[归去来],后段同)、两相思(新谱犯曲,上二句[相思儿令],下二句[长相思],后段同)、番女八拍(新谱犯曲,上二句[番女怨],下二句[八拍蛮],后段同)、扶醉待郎归(新谱犯曲,上三句[醉红妆],下二句[阮郎归],后段同)、一痕眉碧(新谱犯曲,上二句[一痕沙],下二句[眉峰碧],后段同)、忆醉乡(新谱犯曲,上三句[忆少年],下三句[醉郎春],后段同)、蕊珠(新谱犯曲,上二句[秋蕊香],下三句[一斛珠],后段同)、月魄(新谱犯曲,上三句[忆汉月],下二句[醉落魄],后段同)、山鹧鸪(新谱犯曲,上三句[小重山],下三句[鹧鸪天],后段同)、凤楼仙(新谱犯曲,上四句[凤楼春],下二句[临江仙],后段同)、连理一枝花(新谱犯曲,上五句[连理枝],下二句[一枝花],后段同)、玉女度千秋(新谱犯曲,上四句[传言玉女],下四句[千秋岁]。后段同)、银灯映玉人(新谱犯曲,上五句[剔银灯],下三句[玉人歌],后段同)、西施愁春(新谱犯曲,前段上四句[西施],下六句[愁春未醒],后段上五句[西施],下五句[愁春])、合欢(新谱犯曲,上五句[万年欢],下五句[归朝欢],下段同)、高阳忆旧游(新谱犯曲,上五句[高阳台],下五句[忆旧游],后段同)、新雁度瑶台(新谱犯曲,上五句[新雁过妆楼],下六句[瑶台第一层],后段上六句[新雁过妆楼],下同)、双燕入珠帘(新谱犯曲,上五句[双双燕],下五句[真珠帘],后段同)、绕佛天香(新谱犯曲,上六句[绕佛阁],下四句[天香],后段同)、御带垂金缕(新谱犯曲,上六句[御带花],下五句[金缕曲],后段同),以上都是用两个词调的局部句式组合而成;月上纱窗乌夜啼(新谱犯曲,上三句[月中行],中一句[纱窗恨],下二句[乌夜啼]。后段同)、梅花三弄(新谱犯曲,上三句[梅花引],中二句[一剪梅],下二句[望梅花],后段同)、法曲琵琶教念奴(新谱犯曲,上三句法曲献清音,中四句琵琶仙,下五句[念奴娇],后段上四句[法曲],中二句[琵琶仙],下同。),以上都是用三个词调的局部句式组合而成。
对于丁澎上述三小类共30个自度曲,检索“搜韵”,除了沈谦每调所作一件之外,还可见当代冯永军继作一件“花里”和一件“一痕眉碧”,以及清代陈维崧继作“玉女度千秋”一件。
三、顾贞观和纳兰性德的自度曲
顾贞观(1637—1714年)的《弹指词》中有词作238件,涉及125个词调。其中有自度曲6个,合相关词作10件。
顾贞观所创自度曲,有第一小类的五个。
一、七十九字平韵体的“红影”,该调并非“烛影摇红”别名。检索“搜韵”仅见该调如下顾作。
红影(清·顾贞观)
有命从他薄,无才倚佛怜,听小娃亲切,私语曲屏边。乍闲情,教掠鬓,更密意,试凭肩。好减却、绣工夫,同理十三弦。
偶经挑笋处,刚值斗茶天。泥人何事,新来不似从前。料多应、提起断肠消息,今番惆怅对花眠。
二、一百九十六字,前段十五句六平韵,中段十五句五平韵,后段十三句五平韵的三段体“泸江月”。该调还有清人王策和近现代沈轶刘各一件继作(从略。此项下同)。
泸江月 寄满愿(清·顾贞观)
记寒宵携手,一篱新月,三径微霜。臂绡乍惜殷红减,平生意,百劫难忘。为我飘蓬,由他飞絮,恶风吹堕何方。燕台尺素,犹自祝胜常。怪啼痕、浥透香囊。心知从此别,但寄声珍重,莫更思量。
蜀道如天,侯门似海,陌头容易盼萧郎。除非是,星轺捧节,便出泸江。纵然金屋深藏,清笳拍遍,料依旧情伤。侧身西望貂褕赠,双鱼杳,不上瞿塘。邛笮烟迷,痒疴瘴合,梦魂可到家乡。
乌衣门巷,别后总凄凉。又谁过,昔日幽窗。扫眉安镜处,任泥翻燕垒,蜜涴蜂房。黄菊休开,紫薇空老,见伊枝叶几回肠。归来也,重逢满愿。所愿才偿。
三、三段体“梅影”,二百七十三字(80+80+113),押平韵(第一、第二段各六平韵,第三段八平韵)。该调还有清人王策和近现代沈轶刘各一件继作。
梅影(清·顾贞观)
序:金校书临别为余写照,曹秋岳先生属赋长调记之。是夜积雪堆檐,拥炉沉醉,词成后都不知为何语。先生名之曰《梅影》,因图中有照水一枝也。
好寒天。正孤山冻合,谁唤觉、梅花梦,瘦影重传。自簇桃笙兽炭,偎金斗、微熨芳笺。更未解鸾胶,绛唇呵展,才融雀瓦,酥手亲研。士木形骸,争消受、丹青供养,况承他、十分著意周旋。丁宁说,要全删粉墨,别谱清妍。
凭肩。端详到也,看侧帽轻衫,风韵依然。入洛愁余,游梁倦极,可惜逢卿憔悴,不似当年。一段心情难写处,分付朦胧淡月晕秋烟。披图笑我,等闲无语,人忆谁边。卿知否,离程纵远,只应难忘,弄珠垂箔,乍浦停船。
甚日身闲,琐窗幽对,画眉郎还向画中圆。且缓却标题,留些位置,待虎头痴绝,与伊貌出婵娟。仿佛记、脂香浮玉斝,翠缕扬珊鞭。淡妆浓抹俱潇洒,莫教轻堕尘缘。便眼前阿堵,聊供任侠,早心空及第,似学安禅。共命双栖,都缘是、雪泥鸿爪,从今夜、省识春风纸帐眠。须信倾城名士,相逢自古相怜。
按: 校书富缠头,随手立散,某状元欲求一笑,竟不能得。
四、六十四字双调,押平韵且叠韵很多的“风马儿”。“搜韵”可见该调还有清代及近现代初5人各一件继作,连同顾贞观所作,共6件。
风马儿(清·顾贞观)
绕栏幽涧乍冷冷。又雨一声声,漏一声声。两处闲眠,那夜不同听。更,更。
病眸才展讶青青。是灯一星星,萤一星星。偏到薄帏,单枕最分明。生,生。
五、八十八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八句、四仄韵的双调“剪湘云”。“搜韵”可见该调还有清代至当代5人各一件继作,连同顾贞观所作1件,共6件。
剪湘云 秋海棠叶底多红纹,偶从山中觅得一种,叶上下纯绿,正面尤生翠可爱,花复耐久,因移植书阁,为制此词(清·顾贞观)
瘦却剩烟,娇偏宜雨。傍窥宋墙阴,目断初遇。别是幽情脂粉外,那得红丝轻许。系天涯、归梦绿罗裙,添两眉愁聚。
谁念补屋牵萝,卖珠回去,正袖薄天寒,风韵凄楚。小蹙凌波铅泪滴,剪破湘云一缕。向西窗、密约美人蕉,和影儿私语。
前述张宏生的《论清词的经典化》一文中,对顾贞观自度曲予以很高评价:“雍乾词人写有《踏莎美人》13首,《风马儿》8首,《泸江月》、《梅影》、《翦湘云》各3首,《红影》2首,可见他们对顾贞观自度新曲的重视与喜爱。……雍乾词坛如此大量地使用顾贞观的自度新曲,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他们是将其当作经典对待了。”
顾贞观未创制第二小类自度曲。其所创制的第三小类自度曲“踏莎美人”,很有说服力。在“搜韵”中,按标题检索,可见自清代迄今该调之作36件,其中5件为顾贞观所作,其余31件为他人继作。现列举顾贞观所作一阕为例。
踏莎美人 再集吴伯成听梧轩,偕方邵村、秦对岩诸君赋(清·顾贞观)
斋阁香泉,岩扉火树,秋来总是相思处。扶轮承盖许重招,为遣西飞一雁、促归桡。
酒噀烟霄,笔挥风雨,金华殿上闻高语。羡君才思涌江潮,憔悴如余应愧、旧题桥。
纳兰性德(1655—1685年)的《饮水词》有词作349件,涉及100个词调。其中有自度曲7个,合如下相关词作7件。皆因没有标注,暂难判断这些自度曲是否属于第二、第三小类,姑且按第一小类看待。
落花时(清·纳兰性德)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红窗月(清·纳兰性德)
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是一般风景,二样心情。犹记回廊影里誓三生。
乌丝阑纸娇红篆,历历春星。道休孤密约,鉴取深盟。语罢一丝清露、湿银屏。
秋水 (清·纳兰性德)
谁道破愁须仗酒,酒醒后,心翻醉。正香销翠被,隔帘又听,那又是,点点丝和泪。忆剪烛幽窗小憩,娇梦垂成,频唤觉一眶秋水。
依旧乱蛰声里,短檠明灭,怎教人睡?想几年踪迹,过头风浪,只消受,一段横波花底,向拥髻、灯前提起。甚日还来,同领略,夜雨空阶滋味。
潇湘雨 (清·纳兰性德)
长安一夜雨,便添了、几分秋色。奈此际萧条,无端又听,渭城风笛。咫尺层城留不住,久相忘、到此偏相忆。依依白露丹枫,渐行渐远,天涯南北。
凄寂。黔娄当日事,总名士如何消得。只皂帽蹇驴,西风残照,倦游踪迹。廿载江南犹落拓,叹一人、知己终难觅。君须爱酒能诗,鉴湖无恙,一蓑一笠。
忆桃源慢 (清·纳兰性德)
斜倚熏笼,隔帘寒彻,彻夜寒于水。离魂何处,一片月明千里。两地凄凉多少恨,分付药炉烟细。近来情绪,非关病酒,如何拥鼻长如醉。转寻思、不如睡也,看道夜深怎睡。
几年消息浮沈,把朱颜顿成憔悴。纸窗风裂,寒到个人衾被。篆字香消灯地冷,忽听塞鸿嘹唳。加餐千万,寄声珍重,而今始会当时意。早催人,一更更漏,残雪月华满地。
青衫湿遍 (清·纳兰性德)
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缸。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
咫尺玉钩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残阳。判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薄命宜将息,再休耽、怨分愁香。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
剪梧桐(清·纳兰性德)
新睡觉,正漏尽、乌啼欲晓。任百种思量,都来拥枕,薄衾颠倒。土木形骸,分甘抛掷,只平白占伊怀抱。听萧萧一剪梧桐,此日秋声重到。
若不是忧能伤人,甚青镜、朱颜易老。忆少日清狂,花间马上,软风斜照。端的而今,误因疏起,却懊恼、殢人年少。料应他此际闲眠,一样积愁难扫。
上列纳兰性德所创七个自度词调,在“搜韵”中,按标题检索,可见继作有:清人姚燮“落花时”一件,清末近现代初郑元昭和梁鼎芬“红窗月”各一件,近现代沈轶刘一人“秋水”和“潇湘雨”各一件,清代李慈铭和现代沈轶刘“忆桃源慢”各一件,近现代沈轶刘和罗元贞“青衫湿遍”各一件,合共9件。“剪梧桐”未见继作。
整个清代,可算是词体的中兴时期。然而,词这一体裁自出现至清代初期,已历经一千年,所累积作品纷繁巨量,而词调已达八百多个,再创词调不大可能有新鲜感,极难吸引人,这就使得自度曲很尴尬。正如某位论者所说,清代很多词人的自度曲,已经是创制者的个人绝唱。“和宋人的自度曲进行对比,清人创作的自度曲都没有多少受众来参与,导致知道的人很少,传播范围受限。”据该论者说,根据数据统计得知,清人自度曲的各词调中,有二十个词调各有继作一件,十一个各有继作两件,只有九个词调的继作达四件以上。因为“宋人在这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清人多数自度曲都没有完全经典化。”(査紫阳:《论词乐恢复视野下的清词自度曲创作》,载《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12期,第2页转第9页)。
综上,清初自度曲四家里,各有特点。沈、丁二位创调很多,但继应者较寡。顾贞观自度曲质量较高,继应者绵延不绝,且所制《梅影》实为古今最长词调。纳兰性德所创词调之继应者数量居中,可贵的是该七个词调全属纯自度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