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仓地名“三百万”嘛意思?
http://s15/middle/5484c9beh8cd91b7624be&690
天津市北辰区北仓镇有个地名叫“三百万”,具体位置在安达路与集贤道交叉相交形成树叶形的集贤公园(俗称“三百万公园”)附近。现在公交802路还有这么一站。天津市客管办和公交一公司对公交802路优化调整现场勘察调研时,我曾随从同往,当时发现了这个地名,或说是历史遗留的站名。这个地名有意思吧?反正我是百思不得其解。三百万不仅是一个站名,附近还有三百万邮局、三百万包子铺、三百万社区服务中心等等。这片居民区有集贤里、虎林里、饶河里等,应隶属北辰区北仓镇集贤街道办事处。我经多方打听,不知此地名来源,包括在当地居民之中都得不出个准确答案。
结合我向当地居民和公交一公司开通老802路(18路专线)的老同志咨询,大概有三种说法:1、北仓镇在改造前,大部分民宅是平房,当时在这里有个老村落,村落的名字就是“三百万”,属于历史沿革使用。2、北仓镇对这里进行平房改造,建设了集贤里、虎林里、饶河里等楼房小区,耗费资金三百万,因而得名。3、1983年,天津市人民政!府为解决全市三百万职工家庭住房难的问题,在北仓镇、万新村、王顶堤等地,先后建立职工宿舍类的新型小区,解群众燃眉之急,“三百万”的地名是为纪念这一民心工程而留下。
http://s3/middle/5484c9beh8cda7c932b32&690
根据第三种说法,我在CNKI中国知网查找到了刊发在《瞭望》杂志1983年03期题为《把三百万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天津瞭望》的文章,其中讲到:“1983年,中~共~天~津~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工作是繁重的。经济调查,长远规划,平抑物价,社会治安等等。在这千头万绪中,他们并没有忽视同生产有着重大关联的人民生活问题。而且决定由主要领导人亲自抓,做到‘说了算,定了办,办一件,成一件。’”其中还写到“天津市民能看得见,摸得着,身受其益的,是‘三子’,即‘房子、儿子、篮子’。天津市区人口已达三百多万,但是到一九七六年人均住房面积只有三平方米,唐山地震又使天津百分之六十的房屋损坏。三中全会以后四年间,共建住房一千万平方米(相当于解放初天津住房面积的总和),有近百万居民住进新房,数十万居民改善了居住条件。”文后还提到了,1981年万~里同志与天津市讨论拆~除“临建”棚这一大难题,时任天津市~委第一书~记的陈~伟~达看居民搬迁进度表,发现问题现场解决,市里决定千方百计也要让三万户“临建”的居民在年前搬进新楼,春节在楼里吃饺子。可是根据以上的记载,也并没有明确“三百万”的由来。
我虽然还没有查到地名志,但“三百万”应该不是在天津市地名办正式注册的地名,至于北辰区是否注册或承认,我们不得而知。“三百万”可能是类似于老年间南市“下天仙”、上世纪河东区郑庄子“转盘道”、今日华苑小区“大铁勺”一样俗称的地标式的地名。估计“三百万”地名的由来,多半和房屋改造或其他大型工程有关系,至于具体是人数,还是钱数,还是户数,谁也说不清。为此,家住北辰区的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着急人(也是召集人)穆森与我讲到:“我觉得这个三百万,第一不是老地名,第二不是标准地名。应该属于纪念工程的。有可能就是一次投资三百万。类似地名俗称,还是有的。人数要是三百万,规模大太,那成引滦入津了。要是引滦入津,就可以直接写入正式地名了。只有区里的做法,才不能改地名,你要考虑地名条例。当时没有条例,但有办法。要是市里的,就可以正式命名了。”
http://s9/middle/5484c9beh8cda8c49eae1&690
我又请教了天津地名达人谭汝为先生,得到如下回复;武清村镇中有“二百户”“三百户”“四百户”“五百户”“六百户”,一直到“九百户”“十百户”名,这是元代政府为了保护漕运安全,而设立在沿河地段的管理机构。蓟县地名也有“二百户”“三百户”“四百户”“五百户”“六百户”,一直到“九百户”“十百户”的村镇名,这些村落形成于辽前鲜质可汗时期,当~局以汉俘聚落排列序数得名。二者名同而事异。至于北仓地名“三百万”,未之闻也。——鸠山讲话:带回去研究研究……
我已经联络好新闻广播记者芬菲,想通过她和刘云老师主持的电台《话说天津卫》节目,请教一下各位老听众。当然,更需求助于各位网友的指教。毕竟还是集体的力量大。
欢乐使者夜记
2010.8.3
(增补)另查,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塘沽新港有两个与数字有关系的有趣地名:一个是“六米”,一个是“三百吨”。“新港六米”是现天津港港埠一公司的旧称,当年日本人建新港时的第一个码头,因水深6米,故得名。而三百吨这个计量词怎么成了新港的地名呢?1939年,为掠夺我国华北地区物资,日本帝国主义在塘沽海河入海口建设新港。日本人的建港工程和日常饮用都需要大量淡水。于是,建港时,在新港船厂北侧建造了新港水厂。为增加压力建造了一座37米高的水塔,可容纳300吨水。因此,人们习惯称新港水厂为“三百吨”。从此,周围的车站、旅馆、居民区等建筑都以“三百吨”命名,名声鹊起,直至今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