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欢乐使者律师
欢乐使者律师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679
  • 关注人气:16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华神兵再聚首,共谢恩师王教头

(2008-07-16 22:43:31)
标签:

爱在中国行

新华中学

教头

王洪智

数学特长班

桃李满园

祝福

情感

分类: 随笔独白

新华神兵再聚首,共谢恩师王教头

 

新华神兵再聚首,共谢恩师王教头

 

  王洪智

 

  新华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现为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市教研室兼职教研员。她多年任数学特长班教学,所教的班在初中学科竞赛中获奖数百人次。参与编写教学书籍9部,在市级、区级数学年会上发表及获奖的论文11篇。

 

  她对教学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创立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第一:她把不易理解、不便记忆的公式、原理、知识编成顺口溜式的口诀,使学生增强了记忆。第二:她把生活中有关的数学知识与教学中的知识联系起来讲解,使学生在数学中看到了生活,在生活中想到了数学,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第三:精讲多练,启发培养学生多动脑,勤动口的能力,使课堂气氛既严肃又活跃。

 

  教书育人是老师的职责,王老师热爱教学,更爱学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她的座右铭。

 

 

 

 新华神兵再聚首,共谢恩师王教头新华神兵再聚首,共谢恩师王教头

 

新华中学1个班24个全国1等奖
http://www.enorth.com.cn  2001-05-10 00:00

 

  北方网消息:日前结束的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传出惊人消息:天津赛区50名获得一等奖的选手中,竟有24人来自新华中学的初三10班;这个班共有44名学生进入此次决赛(全市仅500人),除一等奖外还有20人获二、三等奖。这一骄人成绩除学生自身的努力外,应归功于他们的数学老师―――王洪智。

 

  自1992年以来,王老师教过3个数学特长班和1个普通班,每次都荣获全国数学竞赛天津赛区团体总分第一名。她教的学生两年便轻松完成了初中三年的课程,与初三学生在全国大赛上同场竞技,成绩平分秋色。27年中她带的10个班级曾11次荣获市、区先进班集体和先进团支部称号。(李小玲)

 

 

  今天晚上,30余名新华中学1998级初中数学特长班的同学齐聚母校,大家来到曾经奋战过的教室,共为昔日班主任王洪智老师献上鲜花,感谢恩师的授业之恩。当年一群小毛孩从学校毕业,有的留在了新华,有的去了南开。高考之后有的去了清华北大,有的去了南开复旦,时至今日,已过了7年,大学毕业,同学们有的要出国,有的要考研,有的要走上工作岗位,满怀着谢意与恩师相聚,各自畅谈回忆着往日的美好记忆。也许,今日之后,真得要各奔东西,再也与天津这座城市无缘,所以这次聚会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在网上找到毕业生回忆王老师的一段文字:“王老师是难得的好老师,无论是教学水平人品都称得上一流。岁月无痕,至今我们这届学生都快30岁了,在王老师之后经历了高中大学硕士博士无数个老师,但是对于王老师的记忆是最不可淡忘的,我很庆幸在我13、4岁多病的青春期的三年有这样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伴随成长,以致于在现在的工作中遇到难题的时候常常幻想到王老师在黑板上把题目写完,一转身面对大家微微一笑的样子,眼睛从每一个同学的脸上滑过,就是这样一种不经意的幻想中当年王老师一个不经意的微笑帮我解决了多少难题。无数次想过要把这种奇妙的感觉当面告诉王老师,遗憾的是,自从1995年初中毕业再没能够看到王老师,怪我的犹豫不决,怪我不够宽容不曾从少年挫折的记忆中走出来。今天在这里看到这么多师弟师妹们都有和我同样的感情,真的是非常高兴,让我们一起对最伟大的王老师祝福吧。” 
 

    王洪智老师是师德楷模,她教过的学生无不为其伸起大拇指。我们在聚会上,有位同学拿出了2001年《天津日报》的一份剪报,题为《新华中学1个班24个全国1等奖》,大家不禁想起了当年的辉煌。王老师堪称魔鬼教头、神奇教练,当年我们初中班数学奥赛硕果累累,云集了各区小学数学小红花竞赛一等二等的精英,通过大卷小卷层层选拔进入了新华中学初中特长班,其实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在各地上培训班参加竞赛就都认识,这下在一起就有了更多默契。王老师从初二接了我们班,开始了魔鬼训练,虽然已年过半百,但坚持每天义务为学生中午加课,晚上补课。王老师的绝活就是小口诀和小卡片,手中的卡片囊括了各种可能在数学考试和竞赛中出现的题型,口诀高度概括了主要知识点,这使得参加竞赛时大家轻车熟路。中考600分以上的学生就达到40余名。王老师以情感人,坚持家访,在家长中亦口碑甚好,一时间成为了天津市最著名的数学教师,也成为了最神奇的数学奥林匹克教练。新华初中数学特长班在全市成为了无形的品牌。王老师的退休无疑是母校一重大损失。

 

    同学聚会少不了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但是今天班长组织的无酒聚会,我们确实都很喜欢。当年我在班里很不出色,也不爱显山露水,一直是不务正业,所以今天能够让大家一眼认出来还真不简单,而且是更荣幸的是很多同学都听过我在电台做的节目,还在电视上经常见到我。不过,聚会总是少不了互相寒暄,大家彼此留下联络方式,互问去向,期待再聚。令我惊讶的是1/3的同学要出国,而且不再打算回来。名校毕业的学生也找到了不错的工作,更有自称年薪20万的IT业者。有的同学选择去西部支教,也有的同学没找到理想工作,或是继续考研究生,其实这都无所谓,重要的是你健康,你快乐。

 

    我从初中毕业后,可以说发展轨迹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发现我确实不适合学理科,而走向了文史,走向了社会,走向了基层。除我以外,初中同学没有一人学文科,单从就业角度,法律确实是个错误的选择,但值得骄傲的是,我做出了一番自认为很有精神成就的事情,而体会到了他人无法拥有的快乐。有人问我今后的工作与理想,我说:“薪水不重要,关键在于自己快乐,能够实现价值,能够有益社会。”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我没条件花父母的钱出国,也不愿开着家里的车来聚会。能一呼百应,促膝叙旧,对于同学来讲,在走入社会以后,就显得难能可贵了,所以今天我很高兴,只期待20年后再聚,现在翅膀还没硬,来日方长......衷心祝福同学们!

 

    回家的路上,我与几名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在一起的同学聊天。友问我:“你是经常去北京吗?”我答:“前一段是的。”友又问我:“你在北京住哪呢?”我说:“有四处地方住。”友再问我:“你在北京还有房啊?”我笑曰:“我要在北京有房,今天聚会我能领走一个(女生)你信吗?”大家皆笑......

 

    聚会散去时,有人会开车,但是不会把车从院里倒到马路上来,王老师也如此,我与王老师玩笑:“教了一辈子几何了,画多少个三角圆圈的,这倒车还把您难住了。”老胳膊老腿反映慢是正常的,可年轻人开车也这样,就应该反思下了,这和做人一个道理,不能光知道前进,不知道后退,光向前看,不留后路。学车时塌实,心才能塌实,做人才能塌实。一切都是浮华,只有藏在心底的那份纯真是最宝贵的。我已将博客地址留给老同学们,因为这里最真实,最纯净,欢迎常来交流作客。终于体会到父亲为什么总希望我当老师了,桃李满园的滋味,真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