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讨论:天津携折叠自行车坐地铁为何被禁乘!

(2007-07-14 15:50:12)
标签:

天津

地铁

禁乘

折叠自行车

讨论

人性化

城市交通规划

立体交通

借鉴国外

拥堵

大气污染

分类: 法治视野
讨论:
 
天津携折叠自行车坐地铁为何被禁乘!
 
新闻链接:
 
违规行为屡禁不止 “禁令”明起强制实施
携折叠自行车坐地铁者将被禁乘

 

讨论:天津携折叠自行车坐地铁为何被禁乘!


记者邢珊
 
   新报讯(2007年7月14日)【记者邢珊】早在5月29日,地铁运营公司就通过本报发布了“折叠自行车不允许进地铁”的消息,但一个半月以来,仍有很多乘客无视这项规定,不顾工作人员的劝`阻携带折叠自行车乘坐地铁。因此,地铁运营公司经过市有关部门的批准后,将强制执行此项规定。从7月15日起,凡携带折叠自行车的乘客,地铁工作人员将强行制止其进站乘车。

  其实,地铁1号线于去年6月开通之后,作为一项人性化服务措施,是允许乘客携带折叠自行车乘坐地铁的。但是,短短一年时间,为什么这项人性化措施就变成了“一刀切”的“禁令”呢?

  对此,地铁运营公司负责人深感无奈:“以前允许乘客携带折叠自行车乘坐地铁,但明确规定了进站后必须将车子折起,以免占用他人空间和引发安全事件。可遵守这项规定的乘客是少之又少,还有的人在进站时折起了车子,可是进站后乘车时又继续打开车子推着前行。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发生安全事故。”该负责人表示,携带折叠自行车乘地铁是一件考验乘客公德心的事,只有大家都自觉为他人着想,才能保证站内的正常运营秩序,现在,既然大家不能自觉遵守规定,为了大多数乘客的安全,就只能“一刀切”,强制执行“禁令”。

 

  折叠自行车真的很危险

  对于此项“禁令”,大多数乘客拍手称快。市民黄先生就向记者讲述了自己曾见到的一幕:“上周三,我在晚上6点左右乘坐地铁回家,当时正值下班高峰时间,车厢里人很多,其中一位女士把打开的折叠自行车停靠在了正对着车门的扶手边。当列车到达海光寺站停车后,上来一位推自行车的男士,他试图把车子推进车厢,可是由于空间有限,他在推车的过程中,不慎撞倒了扶手旁的自行车,正好砸到旁边一个小女孩的脚上,当时就血流不止。”黄先生说,折叠自行车真的很危险,如果再不禁止,以后类似的情况难免还会发生。

  昨天上午10点,记者在地铁南楼站看到了五六位携带折叠自行车的乘客,而其中没有一个人将自行车折起。其中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女士告诉记者,不将车折起,主要是怕麻烦。而当被问到有没有考虑到不安全因素时,该女士表示:“推车时小心一点,应该没事!”

 

  正在筹划设置专门停车处

  地铁运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1号线大多数车站的出入口处都设置了自行车车架,同时,考虑到一部分乘客的出行需要,地铁运营公司正在筹划在部分站点设置专门的停车处,以供换乘地铁的市民存放车辆。

 

讨论:天津携折叠自行车坐地铁为何被禁乘!

 

评论:

 

    1、乘坐地铁携带折叠自行车纯属无奈,因为目前本市地铁1号线沟通北辰刘园与津南双林,随着城市发展建设,生活在城区边缘的居民越来越多,他们的出行可并不很方便,比如地铁双林站附近的大型社区海天馨苑目前并不通公交车。由于公交企业经营效益与竞争问题,并没有合理优化线网搭建起一个立体公交换乘网络,地铁两端终点站均无连接附近居民区的换乘喂给线路,也无专用出租停车场,导致居民出行不便,被迫购买折叠自行车。如果家里有汽车的人自然不会买折叠自行车,这次的规定无疑又牺牲了一大批中底收入者的利益。市政府应当出面协调各方面利益,加大对城市交通的补贴,搭建城市公交立体换乘网络枢纽,最大限度地使资源得到合理优化的配置。这些骑自行车的乘客为城市的建设而牺牲,迁移到城市边缘地区,又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而选择了高价的地铁,更是为了减少大气污染而选择自行车,这么可爱又可怜的市民,为什么要对他们这么严酷呢?

 

    2、地铁公司此举又是明智之举和无奈之举,因为从《合同法》之规定,乘客通过闸机进入地铁就与地铁公司形成了客运合同关系,地铁公司有保证乘客安全抵达目的地的义务,即使由于乘客携带自行车乘车造成其他乘客受伤,地铁公司也因没有监管服务到位会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市民素质有待提高,不自觉遵守地铁乘车规定,不服从地铁工作人员管理,导致了地铁公司做出此勉为其难的规定。

 

    3、尝试探讨一种平衡乘客便利与地铁管理的人性化的新途径:首先,高峰时间不允许折叠自行车进站,降低在拥挤中出现危险的可能性。其次,加大站内管理力度,增加男保安数量协助女服务人员监督,自行车进站必须强制处于折叠状态,车内增加一节自行车专用车厢或者专用停靠区域,对于折叠自行车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要对其规格和大小有一定限制和参考(比如折叠后车长1米2以内,12寸轮以下的折叠自行车以及儿童自行车可以放行),对于乘客不会造成威胁的要放行。再次,要求携带自行车的乘客购买同程车票一张,甚至还要买保险,一是从经济杠杆角度刺激乘客是否还选择此种方式出行,二是一旦造成其他乘客损害,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本身携带物品超标购买行李票也是情理之中,这在乘坐公交车时并不鲜见。当然,地铁说在各站修建停自行车的区域就不符合实际了,目前的设计本无此区域,而且购买折叠自行车就是因为两端目的地都需要骑行与地铁相连接,这样说了为了“便民”,是否还要市民买两辆自行车呢?回头再收点存车费,丢了车再没人管。坐地铁成本可就太高了,那就不仅仅是不方便的问题了。其实,折叠自行车并不危险,危险在于不能在正确地管理下合理地使用它,使它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4、来看看上海类似的反对折叠自行车上地铁的声音:折叠自行车给本已拥挤的上海地铁带来了麻烦,许多乘客呼吁“限制、规范折叠自行车进地铁”。最近上海地铁2号线开展文明展示活动时,经过对乘客的访问调查,发现折叠自行车“扰民”,是乘客最关心、最头疼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带着折叠自行车进地铁的乘客不守文明规范,在站内骑车,在人流拥挤时携车“横冲直撞”,在地铁车厢内占据大量空间,成为乘客投诉最多的地铁陋习。上海地铁运营管理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目前实施的《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以及《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乘客可携带重量不超过20千克,长、宽、高之和不超过1.8米,体积不大于0.15立方米的物件乘坐地铁。根据这一标准,绝大多数折叠自行车或电动车均属可放行之列。但在地铁车厢和站台区域,经常发生由折叠自行车引发的纠纷和伤人事故。有人推着自行车下地铁,有人在地铁通道内骑自行车,有人带的折叠自行车根本就不折叠。这样在上下台阶、乘坐自动扶梯、进出客流拥挤的地铁车厢时,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5、大家再来看看北京的相关规定:据报道,面对越来越多的乘客带着折叠小自行车乘坐地铁引发乘客之间矛盾,北京地铁终于正式表态:只要乘客将折叠自行车不要打开,并妥善包装,就可以带上地铁列车。据悉,这是北京地铁运营部门首次对这种乘车新现象正式表态。众所周知,如今城市建设呈放射状发展,城市面积成倍扩大,上班远、花在路上的时间长,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普遍心病。但是人们在出行方式上除了骑自行车、乘公交车、打车之外,就只有买私家汽车了,选择十分有限。骑自行车到地铁站,再转乘地铁上班,这种“骑车—地铁—乘车”相结合的方式,成为不少都市上班族的新选择。但是,由于折叠自行车与人争夺空间,也曾引发“该不该限制”的广泛讨论。在此期间,北京地铁方除在高峰时段时,对折叠自行车进入地铁有所限制外,一般都是“睁眼闭眼”。本次的正式表态,我以为是在强化地铁方、乘客责任的基点上,使地铁的秩序管理最大程度地实现了人性化。折叠、包装即可放行,让“带车乘客”获得了出行方便,但透过此事,却引发了笔者更深地思考:如今在城市管理中,交通拥堵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难题。多修路,赶不上汽车增长的速度;完全骑车上班,不少人不堪其累;公交车,也有诸多不便之处。而骑折叠自行车换乘地铁,无疑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又一个不错选择。那么,我们的地铁运营部门,能不能在“放行”基础上,指定专门车厢或专门区域,让这些乘客乘坐?再进一步,能不能建议从事地铁装备开发的厂家,专门开发一些“携带折叠自行车专用车厢”,让他们与普通乘客减少互扰,一举多得呢?只要有利于解决“方便出行、治理拥堵、减少污染”等城市管理难题,应该没有什么“尝试禁区”。

 

6、学习借鉴一下日本:追求环保、日札幌市居民可携自行车乘地铁,车厢里手扶自行车的乘客成为札幌市地铁的一道新风景。为了提倡环保,位于日本北海道的札幌市自9月4日起推出一项新的交通举措:市民可在公休日携带自行车乘坐地铁。据《读卖新闻》9月5日报道,为了鼓励市民尽量利用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出行带来的交通堵塞及环境污染,札幌市于9月4日开始允许市民在周末公休日携带自行车乘坐市内南北线地铁。这一举措刚一推出立刻吸引了很多市民前往尝试,车厢里手扶自行车的乘客成为札幌市地铁的一道新风景。很多乘客都表示这一举措扩大了骑自行车活动的范围,很方便。但据札幌市交通部门透露,因为携带自行车在地铁车站和车厢内活动的安全性能还未得到最后验证,所以该措施目前尚处于试行阶段,并没有最终确定是否长期实施。报道说,其实早在1999年,日本福冈市就推出过类似举措,然而很多乘客反应携带自行车乘地铁会影响其他乘客的休息,因此福冈的计划最终夭折。

 

讨论:天津携折叠自行车坐地铁为何被禁乘!

 

    今天是禁令颁布前最后一天,晚上我怎么也得扛着折叠车去坐地铁最后疯狂一把,要不这新车白买了。明天我再买双轱辘鞋去算了,我看它让上不让上,我就拽着地铁列车后面在隧道里滑了。北京、上海地铁那么多人坐地铁,那么多人带自行车都没事,怎么嘛事到天津都那么新鲜呢?有那工夫先把各站的厕所修好,省得憋得乘客四处乱转,把那“五站以内两元”的欺诈标志换掉,省得到时多坐一站收乘客三块。假如说地铁有政府撑腰垄断经营,不怕出台这样的刚性规定会损失多少携带自行车的乘客带来的经济利益,那么,我想,总会有一种“法不责众”,让我们拭目以待。

 

讨论:天津携折叠自行车坐地铁为何被禁乘!

 

    欢迎大家参与讨论,想想有没有更和谐的办法,我也想把这个话题报给《法制纵横》栏目组的“法治辩论会”使用,不知大家有何建议和想法,感谢朋友们为城市交通发展建设出谋划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