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温莎老房一条街

(2015-09-22 01:50:12)
标签:

杂谈

老房子

房子

温莎

地下室

分类: 加国枫情

    这些关于温莎老房子的照片,还是今年7.1加拿大国庆日拍的,存在草稿箱里,睡了不少日子了。

    最近有点懒,只想看别人的文,不想自己码字,那就暂且作为作业发上来吧。

温莎老房一条街
    很多次开车路过一些老街道,那些风格各异的老房子,着实令人咂摸有味。R说,要看温莎的老房子,我还是带你去一个地方吧。

    正好那天看完花车游行,附近就是这个老房荟萃的街道Victoria Ave.,于是顺便在那里转悠了一下下。

    这座老房子,当时正好在挂牌售卖,看介绍,竟然已有百年历史了~这么小,它竟然还是个家庭旅馆,可惜地理位置不佳,处在街角,很难看出有停车的地方。
温莎老房一条街
  旁边的这座建筑就气派的多了。不过总体来说,加拿大几乎是看不到高楼大厦的。
温莎老房一条街
   好了,游览开始了。
温莎老房一条街
   有的看起来就很古老的样子,有的则看起来是翻修新建的。
温莎老房一条街
老房子之所以能存活这么久,还是因为质量坚固。它们基本都是砖石结构的。
温莎老房一条街
   看看这些窗户,就知道是老房子了,因为如今的房子,基本看不到还有这样的木框了。
温莎老房一条街

温莎老房一条街

温莎老房一条街
    这座房子很有线条美
温莎老房一条街
    连烟囱都是搭调的材料~
温莎老房一条街
    一座老房子,一般它的花园也有相应的规模,勤劳的主人是必要条件。
温莎老房一条街
    一般是前院种花种菜,后院花园泳池外加菜园。
温莎老房一条街
    门口还有这种信箱的,在市区已经不多见了。
温莎老房一条街

    这家主人明显是个石头控温莎老房一条街
温莎老房一条街
   刷成红色,在冬天会显得比较温暖。
温莎老房一条街

温莎老房一条街

温莎老房一条街
   这些房子相当的老旧了
温莎老房一条街
   加拿大,买房子和国内不同,几乎所有的房子都是二手房,卖家会在出售前,把家里粉刷一新,以期卖个好价钱,或快速出手,所以买家基本就可以拎包入住,最多再添置些家具什么的,不需要再花钱费力装修了。
温莎老房一条街
    加拿大的house(国内叫独栋别墅),基本分两层楼(一层活动区厨房,楼上卧室,底层还会有地下室)、一层半的(即进门就是升高几级台阶,里面是起居室、厨房、卧室等,下面是地下室),很少没有地下室。有些豪宅,就再建高点,三层,那一家子得至少10口人以上,才住得划算。
温莎老房一条街
    房子里基本都是中央供暖空调设备,家里每个角落(除了地下室),可以说,都是一个温度。虽然人很舒服,但能源的浪费也是非常惊人的。不像国内,每个房间有单独的空调,分别可开可关,更有普及到普通家庭的太阳能热水器,可以节约大量电力。

    在加拿大,即便外面冰天雪地,屋里的暖气开得足以穿短裤短袖的家庭,也大有人在;出入超市商贸等公共场所,会发现,里面的空调打得温度之低,常人难以忍受,大概是因为要照顾这里的胖子居多的缘故吧?
温莎老房一条街

温莎老房一条街
   很多国人很关心国外的房价,但有一点,不得不说:房价只是一次性买房时的付出,但这还远远不够。一旦买房,每年屋主都必须根据房产价值,向政府缴纳相当数额的税款,无论你住还是不住,家里有没有上学的孩子,那些税款,包括教育税项,都是必须支付的。比如,一座价值25万加币的房子,每年却要上缴4000多刀的税款;而对于那些用于出租的“商业性”住房,要交的税会更多。
温莎老房一条街

温莎老房一条街

温莎老房一条街
    有的老房子,看起来价格很低,可以一旦你看过里面的架构现状后,你就会理解,它为什么要这么低的价了:因为,那房子里面的地板,可能处处翘起,每走一步,都会发出难听的吱嘎吱嘎声;屋里的墙面,很可能墙皮脱落,老化的电线到处都是;浴室里肮脏不堪;地下室水管堵塞,污水回漫......所以,这样的房子,你等于买个地皮,只能是把老房子推倒重建。
温莎老房一条街
   还有一种情况:一些人买了房,可在国内才是生意来源,所以国外的房子基本荒废,无人居住打理,那满园的野草荒藤,损坏房子贬值不说,还很可能招来邻居的投诉。
温莎老房一条街

温莎老房一条街
   一般在街角十字路口的房子,看起来地盘很大,但有相当一部分靠路边的草坪是公共区域,但住户却也必须负责剪草修理,保持社区的美观,这个工作量也是相当大的。
温莎老房一条街
   加拿大人是很爱自己的家园的,据说每年加人花在花园上的支出,平均在400加元左右。
温莎老房一条街
    而在人工费用昂贵的加国,为了省钱,很多事情,人们就必须亲力亲为才能完成了。

    我认识的一位华人朋友,虽然生的娇小玲珑,却也得自己去店里买油漆,自己粉刷车库;周围的亲朋,几乎个个都自己动手,贴瓷砖、翻修房屋、竖篱笆、剪草修枝;俺的后院邻居,今年夏初,竟然花了几天的功夫,把工具房拆了,搭起了二层,从里到外焕然一新,这一切,除了第一天弄了个起吊机安装木质屋顶外,其他都是夫妻两人带几个亲朋完成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中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