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命在于运动”,这话一点不假~

(2013-11-23 04:23:37)
标签:

生命在于运动

不懂

签证

不用

不好

分类: 加国枫情
    最近在准备印度签证,下月得去印度帮忙照看R已经86岁的老妈。虽然他家兄弟姐妹四个外加媳妇、孙辈轮番照顾,还重金雇有四个佣人,分别负责清扫、烧饭、司机和白天夜晚的值班看护,但还是每人都被搞得筋疲力尽,现在轮到媳妇俺要上阵了。因为去年夏天就感觉不妙的R老妈,经过R那当“医生中的医生”的弟弟的医嘱调整,老太太竟然神奇的熬到了目前,反而状况安稳了下来。但不管怎么说,毕竟是那么大年纪了,且身体各种指标都在临界点,起身、卧下、上厕所、吃饭......都不能自理 ,得两人左右搀扶慢行,才能解决,实在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另外再加俺不懂印度话,佣人们不懂英语,沟通就成了问题,于是R又安排了他的小姨届时前来帮忙,负责沟通。看看俺是否能熬过那两个月完成重任,心里不是很有底的。

    看看我见到的几家印度老人,也大体差不离,整天窝在家里吃吃睡睡,一切依赖佣人,一旦有病,那份罪别人替代不了,这生活质量真是不高。

    对比之下,觉得国内老太们要积极向上得多,不但注重身体锻炼,还讲究个保健食疗什么的,比如俺老妈,天天不出去散两次步,浑身都不自在。

    可接触了加拿大这边的几位老太的生活后,俺的敬佩感油然而生了~
    因为一直在学院俱乐部打羽毛球,认识了其中一位白人妇女Rosemarry。她打球技术不错,除了腿脚跑得有点慢之外,球打得比好些年轻人还好。一问年龄,人家都60多了,把我惊了一跳。再一打听,人家不仅打羽毛球,还打网球等,那个运动量,可是比打羽毛球还要大得多。

    因为大家比较熟了,最近Rosemarry介绍给我另一家德国裔俱乐部,每周一晚前去打球,每次3刀,人不多,价不贵,非常合理,气氛和谐。比学院的130刀一季(约24次)要划算得多,且不用排队等候上场。
这个德国俱乐部里,更多的是老人,看白发苍苍的样子,至少有70多岁了,俺非常惊奇在崇尚玩冰球的加拿大,还有这么多白人喜欢羽毛球。在Rosemarry的引荐介绍下,俺又一鼓作气去了另两个地方打羽毛球,一个是WFCU体育中心,还有一个则是河边某处教堂。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教堂羽毛球场子里,清一色的全是女士,还大多是老年女士。第一次俺去,她们好奇的问了俺不少问题后,立马自豪的介绍自己,还让我猜她们的年龄。没想到,她们中最年轻的是67岁,最老的已经82岁!还骄傲地说,自己“还能再打几年球”!有的人打球有些年头了,看得出曾经经过专业训练的,有的自我介绍说,刚学打球才一年多,可已经很有模有样了。虽然年纪大,可一个个身材挺fit的,一点儿不肥胖。哦,有一个胖点的,那个的确打球不咋的,估计才学吧,很多时候都挺自觉的,恐怕人家嫌她打不好拖后腿。俺真希望俺到了70岁还能挥得动球拍~“生命在于运动”,这话一点不假~

    因为场地的关系,我们一般都是打双打,这样可以有更多的人上场玩。虽然老年人毕竟腿脚不灵快,但是要想打赢她们,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她们会一会儿往前场吊球,一会儿往后场打,还时不时的往俺的partner(相对较弱)那儿打,弄得好些分都白白丢了。不过大家都很和善,开着玩笑,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出点汗遍体轻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