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太华街景3


标签:
杂谈英女王雕塑票据鲜花 |
分类: 人在旅途 |
网络资料:
历史沿革
17世纪初,法国探险家塞谬尔·戴·查普雷恩来到这里。之后英法殖民者便纷至沓来,把这里逐渐变成了木材集散地。他们沿用了印第安人的叫法,把“渥太华”正式标注在地图上。在印
http://c.hiphotos.baidu.com/baike/s=220/sign=a37d09346e061d957946303a4bf50a5d/1b4c510fd9f9d72a6a256011d42a2834349bbb7c.jpg
第安语中,“渥太华”是“贸易”的意思。1756-1763年间,英法殖民者之间爆发了“七年战争”。法国战败,1763年签订了《巴黎条约》,法国把在加拿大的殖民地割让给了英国。1800年,美国赖特开始在渥太华河北岸伐木,以后发展为赫尔城。1812-1814年英美战争期间,里多河成为渥太华和金斯顿之间的水上安全通道。美军战败,英国从此确立了在加拿大的地位。1826年,英国皇家工程兵中校约翰·拜至此修建运河,加速了该地的发展,当时的工程指挥部所在地被称为拜镇。1850年成为镇,1855年成为市,并以从休伦湖迁来的印第安部落的名称重新命名为渥太华。1867年英国议会通过《不列颠北美法案》,成立加拿大自治领,才正式定为加拿大的首都。国会大厦外景


国会大厦

战争纪念碑广场上的塑像群

街景建筑

露天市场里的鲜花

露天市场

艺术范儿的铁门

和鸟儿合影的小孩

国会大厦内的雕塑群

远眺渥太华市区

国会山内景

国会大厦内景:各议会参议院众议院会议室的情形、安检口、参观票据。

会议室

会议室

国会大厦内雕塑

国会大厦内景

国会大厦内景

国会大厦

国会大厦门前的长明灯。不同的徽章和时间表明加拿大各省的徽章以及加入加拿大的年份。

英女王雕塑

街景
前一篇:渥太华街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