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童年往事——打乒乓

(2012-04-14 03:09:32)
标签:

杂谈

分类: 往事如烟

童年往事——打乒乓

    在网上无意看到这张照片,勾起了我儿时的美好回忆——打乒乓。

 

    不记得我是从几年级开始学打乒乓球的,反正是小学时,也是像他们这样大的年纪,只不过,我们那时还没红领巾,是胳膊上戴个菱形的“红小兵”袖箍。

    我那时是在新疆,记得我们的教室是土坯平房,课桌是水泥板,“桌脚”是土块砖块垒起来的。那乒乓球台呢,就更别提了,和照片上的很相似:水泥台子,中间一溜歪斜地码放着一排砖头,权作球网了。

    乒乓球拍呢?还没照片上这个好,我们那时用的也不知是谁家父母自己动手做的光板粗糙的“球拍”,可这一点儿也不影响我们玩球的兴致。

    因为那时我们根本不需要花钱出去请教练,父母也不用逼着孩子学。课余休息时间,大家伙儿一窝蜂地跑出教室,外面就有一溜儿乒乓球台,有拍子有球的就“贡献”出来,大家伙一起玩。

    我们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先自觉排队,先上来玩的两人打一局,打球双方谁赢了,谁就继续玩下去,我们叫做“大将”,输了的那一个,就自动下台;要再想玩的话,就到后面接着排队去。好像也没什么人维持秩序,大家都很自觉遵守规则。上课铃响,则恋恋不舍地收起球和球拍,跑回教室上课,下了课再接着玩......

 

    我从来没受过什么训练,也从没进过什么体工队,因为俺在小时是属于体育很不好的那一类小孩,别说参加运动会了,就是坐在队伍里头看运动会,对俺来说都是个折磨,因为我对体育既不感兴趣,也因为眼睛假性近视,老怕光,一到阳光灿烂的户外,就只能低头走路,心里只盼着运动会快点结束......可奇怪的是,俺对着小小乒乓球,却是一见钟情,一玩就上了瘾了。虽然一开始连发球也不会,就那么看着别人打,用心学着记着那些动作,竟然很快就能打得有模有样了。其实也没什么人来做评判,感觉良好的证据就是慢慢的,俺也开始“霸占”着台子了,下去的都是俺的对手,要知道,那时可没有神马男子女子组的,可是“混打”哦~

    后来俺打球有些着了魔,缠着爸妈给我也弄了只球拍,好像叫什么“三合板”,最简陋的那种薄板拍,甚至连海绵那层都没有滴~可我还是像得到了宝贝似的,整天拿在手里。不在学校时,没人跟我玩了,那我也有办法。就对着墙壁练接球。那墙和拍子都是硬碰硬,连个缓冲都木有,可想而知那速度该有多快!俺就这样每天乒乒乓乓的左右开弓,竟然可以连续打上好长时间,那球也不掉下来,估计这无形中也练出了反应能力吧。

 

    70年代初,正是中国乒乓球走向世界,“以小球推动大球”大举亮相的时刻。记得在广播里收音机里,经常播送着好消息:中国乒乓球队,又赢得了什么什么金奖;每次看电影时,前一段肯定是《新闻简报》,里面除了介绍祖国工农业飞速发展的镜头之外,也经常有中国乒乓球队在比赛时的精彩镜头,那时梁戈亮、庄则栋的名字如雷贯耳,可是比当今的姚明还要响亮哦~顿时掀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全民打乒乓的热潮。

    所以,直到去年,俺们在西加勒比海邮轮上,也参加了乒乓比赛,那比赛最后就成了俺们几个华人的比赛了;而华人中,他们一听俺是大陆来的,又打了几场下来,竟然都一个个的钦佩的神情溢于言表。这不能不说和咱们国家的乒乓全民运动息息相关哦。童年往事——打乒乓

    我记得俺在小学时经常有文艺演出,一个节目演完,忙不歇的要赶紧在后台换好服装,因为下一个节目又有俺上场了。有一个节目就是关于乒乓球的小歌舞,俺还记得几句歌词呢:“乒乒乓乓乒乒乓,小小球儿闪银光,你抽杀来我推挡,小小球台摆战场。赛团结赛友谊,革命精神大发扬......”穿着运动短裤短袖,在台上奔来跑去站队形做动作,据俺老妈说,那时俺可是很“唰刮”的,意思是很利落吧。

 

    到了大学,俺这半瓶子醋又晃荡了一回。记得是系里举行乒乓球比赛,虽然俺没报名,但是出于好奇,也去观摩。原以为大学里人才济济都是高手呢,吓得我连名都没敢报。可到那一看,发现俺们那湖南来的副班长也在赛前练习。她那完全是打篮球的架势,打起乒乓来可就不灵了。俺上去打了几下,雷厉风行的班副立马决定:我下来,你上!结果,还真是没辜负姐妹们的期望,俺经过了几天的鏖战,过关斩将,终于拿了个第二名回来。其实,说实在的,俺连比分都不会算,人家裁判说:结束了,你赢了!俺才收手。童年往事——打乒乓拿了奖品——一本笔记本回来。不是俺厉害,实在是那年头大家都为了上大学拼搏读书,眼镜倒不少,却没几个会打球的,完全是俺小时候的玩乒乓的“老本儿”,又帮了俺的忙。

    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锻炼的机会是有,可俺是越来越忙,当然了,也是懒惰找借口吧。单位每年举行一次乒乓球比赛,俺也就每年运动一次。幸好女教工会打球的不多,都是重在“掺和”一类的,实际会打的也就那么3、4个,到了了儿,又是俺拿了个亚军(俺和冠军的距离太远了,人家可是天天没事就和男同胞练手的,厉害~)

    又一年,俺不幸和一领导被编在了一对里。那时俺可真是单纯脑子不懂得拐弯啊,只想着打球嘛,还讲究那么多干嘛啊?就很认真地和领导一通苦战,居然不是像以往跟别人打时的2:0结束战斗,而是熬了好几局才赢,还差点没瘫掉。一旁啦啦队的一位男将直叹气:“唉~zh老师啊,你好好打啊~”我是在“好好”得打着呢,可是确实太累了!这没练和经常练,体力就是不同哦。最后俺赢了球后,才得知,俺那领导以前可是在体工队呆过的啊。俺心里想,可不好了,这样没给领导面子,将来可是要吃不了兜着走啊~还好,领导和领导的素质还就是不一样,真得看人了。这领导不但没给我小鞋穿,后来还把俺派去了非洲。虽然那地方不如米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那么吸引人,却好歹也是个出国机会了,凭什么人家不能搞点关系,让自己的亲信老师出去呢?所以,俺还是挺感激这位领导的大公无私的胸怀的。借用一位俺曾经的同事的经典句子:“现如今的领导啊,别说指望他们干好事了,就是少干点坏事,我们小百姓就已经烧高香了。”童年往事——打乒乓

 

    想想俺小时候,那时条件那么艰苦简陋,可出来的学生们大多身体健康,心理也正常,品德也不错,戴眼镜的很少。这和当时教育号召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是很有关系的。那时的三好生可是真正的“三好”而不是现如今的“一好”,被评上三好可不是件容易事,那绝对经得起全班同学的质疑和检验的。

    那时的我们,不光可以无忧无虑的课间打乒乓、做课间操,还经常玩跳绳啊、打沙包啊、跳格子啊、“空城计”斗鸡啊、踢毽子啊、玩抓骨啊、抓石子啊、滚铁环啊、甩三角啊、“老鹰抓小鸡”、“点兵点将”......;还有各种各样的文艺演出、绘画比赛、学工学农学军活动、劳动锻炼。记得俺在老师的组织下,和农民伯伯学过“株距行距”、捡过麦穗、挖过土豆、种过小树、学过嫁接植苗、下农场收过棉花包谷、收过校办农场的葵花、见过高中生们挖的农田水渠,甚至还有一次,全校学生们被组织走了很远很远,来到一个小河边的树林里,为的是接受安全教育:地上躺着一个小孩尸体,脸上盖着报纸,因为他偷偷和几个男孩跑出来游水玩,结果新疆的水太凉(大多是天山雪水融化的),腿抽了筋,被水草缠住,就此魂归西天。那次对我们来说,灵魂的震撼是巨大的,教训是绝对深刻的。

 

    再看看俺女儿这一辈,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背着连我都觉得沉重的大书包,早出晚归的疲于应付学习,哪有玩耍的功夫啊?想要参加个什么活动,都是交钱交钱交钱,要想打个乒乓羽毛球的学个游泳学个“特长”神马的,都得去外面交钱进班,还得抽时间挤出自己难得逍遥的周末,大人疲累孩子痛苦,哪有半点快乐可言?真是劳民伤财!

    看看现如今的孩子,有几个不是“豆芽菜”体型不戴眼镜儿的?有几个是开朗活泼身心健康的?有几个是懂得孝敬父母热心助人的?有几个是诚实自信动手能力强的?又有几个是品学兼优懂得关心国家大事的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阳春四月
后一篇:花仙驾到1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