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莎Massey 高中毕业典礼实拍


标签:
加拿大中学生毕业典礼 |
分类: 加国枫情 |
身着正装的家长们已经就坐。我原想只是送女儿来了就走的,结果只随便穿了件牛仔中裤、T恤来,后来发现这里离家还挺远,干脆就呆了下来,拍拍照片吧,感觉俺和那些盛装的家长太不相称了,幸好后来看到也有一些人打扮很随便,心里才有了些许平衡。
听说老师要求穿正装,前一天陪着女儿去商厦转了两个小时,才买到了一条黑裙子,花了俺45刀!配上俺的一件白衬衫和黑皮鞋,女儿破天荒第一次有了office白领淑女的形象了~
正在等待入场亮相的毕业生们。感觉他们好幸福啊,我怎么回忆不起来俺高中毕业时有什么仪式的?也难怪,那时高考刚过,个个都像从了一场大病中逃生出来似的,都躲到一边喘气去了。好像俺就算大学毕业时,也没这身行头可穿呢。
学生们入场了,全体起立,鼓掌祝贺,音乐响起来~
会场两边的大屏幕上,播放着梅西的毕业生照片。
这位妈妈心情太激动了,都跑到队伍旁边来了,准备给马上经过的孩子拍照,后来看到她还擦眼睛的,估计是哭了。
很多家长亲友们没地方坐,就和俺一样,站在墙边,夹道欢迎着毕业生们。
瞧瞧俺旁边的这群,个个神情肃穆庄重。
这位在干吗啊?干嘛蹲着?后来俺弄懂了,他个子高,怕站起来挡住其他人的视线,干脆蹲下了~
这位还捧着束花
印度家庭那可是老少全家齐上阵的
中间这位拄着拐杖的老爷爷,怕是都有80多岁了,胸前还有长长的十字架,不知道是不是个牧师?
场面很宏大吧?台上学生代表正在讲话,好像是在朗诵自己写的一首诗,抑扬顿挫的,可惜俺没注意听,估计也不太听得懂。这个中学共有1500名学生,平均每个年级约375人,俺估摸着毕业生也差不多这个数吧。
会场里冷气打得太足,站的时间长了腿也酸疼,俺只好出来四处遛遛。这个会场其实是间俱乐部,中庭有个喷泉,背景是幅巨幅油画。
乐队中场休息,两个MM出来活动一下。
走廊里的橱窗,很有多民族的特色。
几个半大孩子站累了,就这么靠墙坐在了地上。
停车场里停满了车,只是两个停车场中的一个,一个停车场中的一角。
旁边的建筑看起来像个教堂
这个俱乐部的名字有点儿意大利面的味道,三面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墙边的花坛装饰
一进大门左边的雕塑。相传,在公元前754至前753年,罗慕洛兄弟在台伯河畔建起了雄伟的城市——罗马城,并开创了五政时代。传说中的罗慕洛兄弟是靠一只善良的母狼的乳汁哺育,才得以存活于世的。他们是希腊神话中特洛伊英雄伊尼亚的后代。
大门右边的雕塑,不知是什么典故,看起来像是有些恐怖的月亮公公。
大厅里的告示牌
此时,一组一组的学生上台,主持人介绍他们分别将要进入的大学名字,有被UBC大学录取的,有被多伦多大学录取的,有被滑铁卢大学录取的,数不胜数,更多的则是听到本地的温莎大学和圣克莱尔学院的名字,每当一个名字报出,下面都报以热烈的掌声,甚至还有口哨声、呼喊声。
去了一趟卫生间,发现旁边还有不少公用电话,和电话号码本。
家长们在凝神倾听。其实据我所知,并不是所有高中毕业生都去上大学的,很多白人家庭觉得上大学还要再花四年不菲的费用,还不如现在就找个工作,以后想继续深造再去上学。加拿大的蓝领工资也是不低的,只要有技能肯吃苦,钱不是问题。只有亚裔和少数白人,非常舍得教育投资。
一位小绅士
远方好友也来参加朋友的毕业典礼了
可爱的小女孩,觉得有些闷,自顾自地玩起来了。
这位老兄的小辫子很酷,和他旁边的一对比,咋就那么鲜明滴呢?
外面有几个屋子好像是专门发放毕业服的
还有酒吧餐厅,据说乐队是免费用餐的,幸亏我们已经在家匆匆吃过了,否则根本没时间吃东西,怕是2个半小时下来,都要饿晕过去了。
一对小情侣?
还是外面暖和些
这个俱乐部是1989年建成的,看这三面旗帜,应该是加、意、安省三方的(感谢网友小刘提醒)。
小绅士在里面熬不住了,和爸爸也跑外面撒欢来了。
阳光明媚,小花灿烂。
幻灯正放到老师们对毕业生的祝福,每出现一个老师,下面就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估计都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口碑不错的老师。
结尾还放了一个片段:一个学生从来到梅西的第一天,到来回找教室的尴尬、到结交新朋友、到参加各种活动、愉快学习;再到走出校门,进入大学门......四年的时光,令人怀念。
漂亮女老师寄语
就像那个女生代表说的:“这不是结束,这是新的开始~”学生们把帽子抛上了天空,成为典礼最后的高潮。
晚上是一年一度的河岸焰火,因为太累了,就没去,不过有去年的片片在,想必没什么大的区别。感受绚丽—加拿大温莎河岸观焰火(…、感受绚丽—加拿大温莎河岸观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