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在加拿大,女儿又接到了疫苗接种通知
(2011-05-04 00:44:11)
标签:
育儿
加拿大
疫苗接种
健康中心
停车场
|
分类:
加国枫情
|
回国前一天晚上,女儿拿着从学校发给的一张疫苗接种通知单给我们看,上面赫然印着:diphtheria(白喉)、pertussis(百日咳)、tetanus(破伤风)、polio-IPV(脊髓灰质炎)、measles(麻疹)、mumps(腮腺炎)、rubella(风疹),需要接种。
一看到这张纸,老公就说:“这不是去年都打过了吗?怎么还要打?”
因为第二天就要开车四个小时去多伦多机场,我们就没打电话和学校沟通。
等我从国内回来后,这就成了我的一件头等大事了。
首先是要和那发送通知的单位联系。看那张纸上的抬头是“健康中心”。鉴于打电话太烦神还说不清,于是俺拿着那张蓝色纸,开车直奔GPS所指的健康中心地址而去。车到了点,好不容易在右边小巷里看到有个停车场,车停入口,看上面写着停车费3刀。赶忙搜罗零钱,凑了三刀扔进了小盒子,可那栏杆却没任何反应。正抓耳挠腮间,见一印度白领走过,于是上前咨询,结果人家的回答令我无地自容。原来这是个单位停车场,不对外开放的。俺这钱算是白投了。印度白领好心告诉我,旁边绕过去就是个公共停车场,2刀可以停一整天。于是赶忙谢过,倒车,找到那个停车场,停车。这可是俺头一次独立开车出来找停车场,怕把栏杆岗亭撞着了,结果车离出票口太远,只好下车投币取票再上车、停车,好一番折腾。
找那个大楼也是废了不少周折,奇怪的是问了附近大楼的医院工作人员,她们竟然也不清楚,告诉我的地儿还是个错的。幸亏俺转了一圈,暮然发现,那健康中心就在路左边。
问了一楼入口接待员,她告诉我上四楼。果然,一间40平米左右的办公室,挂着健康中心(health
unit)的牌子。按照柜台上的指示,按铃,马上有人现身了。待我说明来意,一个中国面庞的姑娘热情地接过来。她看过那张通知单后,我告诉她,我们去年打过这些疫苗了,怎么今年又收到这张单子?是不是弄错了?还有,我女儿在国内都打过疫苗的,可是那个小证搬家时不知丢在哪儿了。姑娘说:“那~最好去医生那里问问。这张纸上只有去年打疫苗的一次记录,也许他们的意思是要这次之前的那些记录吧,也就是你们在国内的记录,上大学时也许要用到的。要不,如果你不愿意再打的话,就得要家长出具申明,再去找律师(我的妈啊,越来越复杂了);哦,你不想找律师,那还可以去找公证,来证明你孩子不要再打疫苗了。”我有些云里雾里的了,心想我不是不要打,而是要搞清这次要不要打;该打的还是要打......
“原来市政厅里有免费的公证,现在不知道有没有了。”“电话号码?哦,我也没有,但你可以去黄页电话簿上查。其他公证也可以的,可能要收点费用。”
姑娘很热心地,打印了好几张纸头给我,有几张声明、说明书、还有包括邮资的信封。我虽然觉得去公证,有点闹大了,但还是道了谢,回了家。
到家觉得心里不稳妥,赶紧又打电话给邻居,可她们一家早就是加拿大公民了,孩子都是在这里出生、接种疫苗的,根本是和我不同的情形。于是又打留言电话去YMCA(专为新移民免费服务的政府机构),我曾求助于那里的李小姐好几次,也许她知道得多些。几个小时后,李打电话过来了。说这事还没听说过,不知道怎么办。她也觉得去做这个“不再打针”的公证和我的本意不符。她说倒是曾有过中国新移民来找她,给翻译国内带来的接种疫苗证,甚至还有的丢了证的,还回国去补办的。因为加拿大孩子上大学前,是要有这个接种疫苗记录的。啊?这可严重了,回国补办?我可没那功夫,再说回去了又去找谁啊?我搬家都搬了N次了......
和R视频报告后,他一句话:“嗨~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带孩子去Walking-clinic(加拿大不需预约的一种诊所,我们以前打猪流感疫苗,以及孩子去年打的疫苗都是在这种诊所),再打一遍,不就结了吗?”我一听就跳了起来:“不行不行!疫苗打得好玩的啊?能不打最好不打了~”
唉~到此为止,三方三个说法,让人头大!
考虑了两天后,俺觉得还是别去做什么公证了,花钱不说,我还不知门开在哪儿;还是直接去找家庭医生吧。因为俺仔细看了一下那接种记录,才发现问题症结在哪儿了。原来,去年5月女儿接到通知,立马去打了疫苗,而一个月后,我们才带她第一次看了家庭医生(这和国内太不一样了,有病没病得去和家庭医生挂钩报道,加拿大的家庭医生掌握着你的所有信息,不光是医疗方面的,他的签字效用简直可和私人律师等同啊),所以,诊所的医生只管打针,家庭医生那里却没有女儿的这次记录,当然健康中心也就不会有家庭医生的签名认可了。
于是,上周四一下课,俺就带着女儿从学校直接奔walking-clinic。当俺刚出示了那张打针通知,里面的接待大嫂就硬邦邦的回道:“我们这里已经不接待打针了,去你的家庭医生那里吧。你想想,全加拿大这么多的人,我们忙都忙不过来......”
我赶紧告诉她,我们不是要打针,而是想弄清楚:这个去年才打过的针,今年是不是还要再打一遍?还是家庭医生没有这里的记录,沟通不畅出了问题?
大嫂张嘴愣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得~我们赶紧去二楼,去家庭医生护士柜台那儿做预约。妈呀,最早要到下周一下午,还得等四天~
下楼又经过那诊所时,我又进去找到那个大嫂,说了半天,她终于让我们进去,另一位和蔼的女士,才吃完了点心,来到我们身边,耐心听了我的情况,从电脑里调出资料,打印了一份给我。结果,和去年我们打过疫苗后给的那张纸的存根没什么两样。好在问过了,求个心安。
昨天,也就是和家庭医生预约的日子。我们在等待了十几分钟后,终于见到了家庭医生。结果,他的回答也和R一样:“没有记录了?没问题,那就再打一遍,不会有害的。虽说是去年打过的疫苗,今年还是要再打一遍的,不是她一个人这样,所有这个年龄的孩子都要来打的。”医生非常耐心、平和地解释着,有时还配有身体语言,怕我不理解。和国内的医生相比,这里的医生是站着的,来看病的人却是坐着的,很不一样。医生的解释很细致很nice,我都觉得这里的医生要是整天这样工作,岂不是太辛苦了?解释完后,医生伏在安在墙上的小工作台上写着什么,然后客气地让我们稍等几分钟,他去外面了一会儿,再进来时,手里多了几只针剂和一次性针管,还有一个小黄卡。医生一边和女儿扯着“学校里开什么课啊”之类的闲话,一边给女儿在胳膊上打针,一边一针,很快就好了。接着又把黄色小卡仔细地折好,装进塑料封袋里,交给我:“这是疫苗接种卡,可要保管好了。”
接着,在学校发来的那张蓝色通知书上签字。一分钱没花,终于大事完成!
回家来,把有着医生签字的蓝色通知单复印一份存根,原件交女儿带到学校交差。黄色小卡收好,这就是女儿在加拿大的疫苗接种证明啊,和女儿在国内那个小红本是一个功能。这么说,女儿应该是双保险了,两边疫苗都沾了边~
ps:移民来加拿大的父母,孩子在国内的疫苗接种证明要收好带来,一般上学时要经过相关部门的翻译、公证后,才能上学;但是每个年龄段所要接种的疫苗不同,即便相同的疫苗,也可能需要N次的接种,所以,以前的记录就很重要了。
实在没有(就像我们这种情况)也不要紧,再去家庭医生那里预约,重新打一遍疫苗好了。我在网上查过了,国内的疫苗,虽然大部分和加拿大的相同或类似,但也有不同的,比如国内打过的乙肝疫苗,加拿大好像就没有,而是b型肝炎疫苗。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