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魁北克之行之蒙特利尔印象2—老城

标签:
老城dq冰淇淋圣母大教堂小麦蒙特利尔杂谈 |
分类: 人在旅途 |
号称“小巴黎”的蒙特利尔,风情万种。
下面就是游人来蒙城必到的老城区啦。
新老建筑交互辉映
两座建筑中间的那座只露出半张脸的建筑,就是世界著名的nortre-Dame大教堂,也叫圣母大教堂。关于这座教堂俺会有专门一文来说它,因为图片太多啦。
除了街头路边的咖啡厅,还有这些小楼屋顶,花园一般的餐厅酒吧,可是品酒赏景的好去处啊。
古老的石子路小巷里,两边全是工艺品店,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忙不过来。
想再深一层体味古城风韵?那就坐回马车吧。
在蒙城,看到很多国人的面孔,不禁感叹中国人的确是富裕起来了。
画廊
梦露画像。估计这张脸,全世界人都认识滴~
画廊就不能叫“店”了,虽然人家卖的是艺术。
静静的走在街上,一路饱受艺术熏陶。
街角的雕塑吸引了我
三个胖妞聊得正欢
蒙特利尔是一个繁荣的国际大都市,具有浓郁的拉丁气息。自1642年法国殖民者进入以来,是英国商人最先使其发展变化为兴旺发达的贸易中心,最终成为今天这样一个多种文化的聚集地,辛勤劳动得到的富裕,以及各大洲移民带来的不同传统。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双语言城市,主要语言是法语,不过英语仍然是最常用的语言之一。由于这里的居民来自至少80个不同的国家,因而他们使用着35种不同的语言,信仰着30种不同的宗教。
蒙城科技中心
老城区街道旁的音乐人,不过新奇的是,他一边弹吉他,一边晃动着小船上的“钓竿”,很能吸引路人的眼球。
老城街景
蒙特利尔的市旗图案是由蓝地白十字加四朵小花组成的,分别代表最早建设蒙市的英格兰、法兰西、苏格兰和爱尔兰移民。
忠诚温驯的大狗
古老的砖石小巷,鸽子与人共同徜徉。
餐厅门口的招牌都是英法双文
这圆顶建筑也是蒙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老城区基本都是在这种颇有坡度的地方修建起来的,餐馆也就依坡而建,颇有点香港的兰桂坊味道,不过少了点浮华铜臭,多了点雅致风韵。
等候客人的马车们
街头爱心
老城街头
远处的大桥
老城码头
蒙特利尔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城市。这里最早是印第安人的集镇。1642年,一批法国移民来到这里定居下来;1760年,英国占领这里;1825年到1849年,曾是加拿大政府所在地。
蒙特利尔港还是一座繁忙的港口,是加拿大著名的农作物输出港,主要是输出小麦,港口货物年吞吐量为2500万吨,仅小麦年出口量就达1000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输出港。蒙特利尔的工业十分发达,以钢铁、电子仪器、飞机、造船、石油加工、纺织、机车车辆、电器等新兴工业和木材加工、酿酒等传统工业为主。
很多屋顶五彩斑斓,有银色、绿色,也有红色、棕色。
画廊
见到DQ冰淇淋了,R是最先迈不开步子的一个。
结果当然是买了~坐在街心花园,我左边吃一口R的冰淇淋,右边喝一口女儿的草莓冰饮,再欣赏着面前的花草景致,好不开心。
这里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卡地亚(Catier)广场了吧。
很有情调的果汁店
中心纪念碑
碑身上的图案
大剧院
老城街景
基建工程周围的围墙挺艺术滴,是用百叶板状的画做成的。
这些楼都已经屹立了100多年了,仍然坚固。
随处可见座椅,供人们休憩。
联合国某组织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