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莎丽大伯寺庙主干道钦奈印度 |
分类: 印度见闻 |
还是继续上片片,看图说话吧。
在钦奈,抑或印度的其他城市,经常可以看到印度居民家门前的地上,用白色或彩色粉笔画出的图案,每家的图案还不尽相同,很有绘画天份。据说这是印度的风俗,在家门前画上这个,可保平安,尤其是家中的妇女成员。
钦奈的海边露天餐厅,因为是属于星级宾馆管理的,饮食、服务都比较好,除了印度餐,还有西餐提供。
印度南部以庙宇众多而著称,色彩艳丽,雕刻栩栩如生。钦奈更是三步一小庙,五步一大寺。这座庙位于钦奈市区,每次路过,都是人头济济,香火很旺。拍这张照片时,正在修缮,附近地上堆了一地的建筑材料,抱着孩子的妇女追着游人乞讨,给过钱了还不走,又去纠缠同车的其他人。乞丐在印度非常普遍,即便在新德里,你轻易就能在主干道上遇到成群的乞丐,有大人有孩子有男人有女人有正常人也有残疾人,个个蓬头垢面,眼神诚恳而淡定,没有丝毫腼腆。很多看起来只有5-6岁的孩子,浑身脏的看不出衣服原来的颜色,头发已经打了结,但仍然欢笑着在路中间的栏杆旁嬉笑行走着,有的还是一大家子,看来已经是“职业人”了。
钦奈市区的海边广场,总是人满为患。这里的海滩光秃秃的,但有一个规模挺大的广场公园,市民们还是喜欢来这里纳凉消闲。
印度的宗教种类很多,既有印度教,也有锡克(男人头上裹着厚厚头巾的那种)、穆斯林、以及基督教等。这是钦奈市区的一座基督教大教堂,是以前英国殖民时留下的。教堂造型华美、信徒众多,后面还有一小型博物馆可供参观,时不时的还有耶稣受难的情景剧上演。
钦奈附近的法式小镇Pondicherry,临海的主干道看起来挺漂亮,可一旦拐进里面的小巷,看到的就完全是另一番情景了。这大概是当地居民的菜市场,门口堆着洋葱、其他蔬菜和垃圾,老远就闻到一股臭味。
Pondicherry有一个印度著名的植物园
庞地切瑞的植物园,门口的工作人员正用扫帚扫地。这种扫帚可是在国内没见过的哦。
钦奈的丝绸也是比较有名的,可是感觉它的质地很硬、很粗糙,不像中国的丝绸那么柔软。一块莎丽绸料价钱从2-3千卢比到18,000卢比不等,约等于人民币300到2700元!可印度妇女们对莎丽的热爱仍狂热不减分毫,一次婚礼就是妇女们的斗艳比富的“战场”。一般印度妇女的一身莎丽,至少需要3.5米才能做成,而我们只要一米五,就可以做身漂亮的旗袍,所以还是咱中国妇女省钱啊。
路边水果摊,正在切的这个是菠萝蜜,里面一块块黄色的是果肉,有点榴莲的味道,但是更淡。这皮很不好切,刀要是不沾点油的话,简直就黏在上面拿不下来。旁边的那种青色鸡蛋般大小的果子我吃过一次,有点酸甜,但是给人的印象并不深刻。
还是“古娃娃”(中文名“番石榴”)很特别,最初见到它,简直要被它的臭味熏跑,可到后来,我竟然不可思议的爱上了这种水果。
钦奈的街头到处可见这种小花摊。看卖花女的那一脸愁苦,就知道生活的不易了。
钦奈的高档公寓住宅区
一年中专门有个节日(忘记哪一天了),大街上跑的车,车门两边都被绿色的香蕉枝叶装点起来,车身、玻璃上还被糊上屎黄色的泥状东东,据说是保车、人平安的。在我们的司机建议下,R给钱让他买来了供品,看门大伯主持了隆重的仪式。最后大伯得到了200卢比的“出场”费,司机、保姆、大伯瓜分了供品。皆大欢喜。
虽然印度人对神灵敬畏有加,每天虔诚的供奉、祈祷,可车祸事故仍然不断,这主要是因为不遵守交规、马路秩序混乱造成的。
宾馆大堂正中,每天的鲜花大盆装饰更新不断。
Pondicherry一座寺庙旁的街道盛况
海边的公交车总站
每年的11月,是印度的新年Diwali,做仪式、亲戚朋友间互送甜点忙得不亦乐乎,绝对比春节还要热闹还要累人。礼物送来送去,很有可能最后又回到了主人手里。
在钦奈,我们也点上蜡烛、放了通炮仗意思意思。
精美的寺庙雕刻。难怪牛在印度那么受人尊崇,原来是神的坐骑啊。
寺庙之一
海边
当然,钦奈和印度其他地方一样,也有众多的贫民窟(Slum),和获得奥斯卡奖的那部电影《贫民富翁》相比绝不逊色。
俯瞰钦奈高档住宅小区
主干道旁的水果摊
寺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