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勾起的回忆

标签:
红袖章乘务员青壮年袖管杂谈 |
分类: 往事如烟 |
这张照片摄于94年初,我第一次去东北。虽没有在美丽的哈尔滨停留多久,而大多时间是呆在一个偏远的林场小镇,名字好像叫“铁力”,却对在哈尔滨的些许俄国情调倍感兴趣,对第一次品尝的“飞龙”和蚕蛹记忆犹新,以及对东北人用水杯大口喝酒的豪爽劲印象深刻。
那时没有什么钱,只能是旅行,而不能叫旅游。
记得呆在这个简陋的农家小屋里好几天,吃了好几顿方便面,还觉得挺有趣。
外面天寒地冻,白雪皑皑,看不到几个人。
东北人非常豪爽,大姑娘媳妇往炕上一坐,抽烟打牌什么都来。
闲极无聊时,戴上主人家的貂皮帽,跑到院子里照了一张像。
记得回来时,要先赶去火车站。天蒙蒙亮,才到车站,就听前面车上下来的女人高呼:“有人抢钱啦,有人抢钱了。。。。。。”可车站人来人往,无人应声,感觉恐怖。
上得车来,就见乘务员给上车的青壮年手上硬塞只红袖章,那是协管员之类的东东,乘务员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青壮年们一落座,就把那红袖章甩到了桌上,没人愿戴。
不久,火车上热闹起来,是不正常的那种热闹。一个男人像敲开场锣一般,从车厢这头快速走到另一头,嘴里吆喝着“有钱的捧个钱场~~”然后就见后面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走了过来,逐一向旅客要钱,那些人害怕他,纷纷不情愿但又无奈的拿钱出来。猛一看,觉得他没有了双臂,应该是个残疾人,可再一看,不对啊,他那手臂明明是从衣服下,交叉抱着肩膀,袖管虽然空荡荡的,可明显是伪装成残疾人的!更可怕的是,他那一脸的横肉,和眼里露出的凶光,看的人浑身一惊,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
同行者赶紧警告我:“低着头,不要看他,别理他,否则有麻烦!”在之前我就已经受到叮嘱,不要穿红色艳丽的衣服,要尽量“低调”;再被那火车站女人的惨叫声一惊,心里早已吓得忐忑不安。这时也才明白,为什么乘务员都不出面,而硬塞给青壮年乘客的红袖章也没人愿戴的道理了。心里期盼着乘警出现,这帮人快点过去。幸好后来乘警出现,吆喝几声后,他们没在这节车厢停留太久就下了车,我心里的一块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也是我人生中一段短暂但清晰的“闯关东”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