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马路杀手道路交通事故印度 |
分类: 随想杂谈 |
看到一篇文章,内容为:“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公布了第一份《全球道路安全状况报告》。报告称,全球每年有超过120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另有2000万—2500万人在事故中受重伤。其中,印度高居世界道路交通事故榜首,每天大约有300人死于车祸。这份报告是根据2006年和2007年从178个国家收集的数据完成的,数据涵盖全球98%的人口。
今年,印度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的人数依然有增无减,据印度全国犯罪档案局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印度全国每小时至少有13人死于车祸。据《印度时报》报道,“马路杀手”是印度第一“杀手”,其中死于卡车交通事故的最多,占所有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22%,丧生于摩托车交通事故的占19%。
报告还指出,高速驾驶是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此外,酒后驾车、不系安全带、对车上孩子不加约束、骑摩托不戴头盔等也是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中低收入国家在强调建设公路的同时没有顾及道路安全问题,对道路建设缺乏应有的科学的安全设计,相比之下,高收入国家在建设道路时有专门的安全工程师参与设计和施工,这是导致二者在交通事故死亡率上相差悬殊的主要原因。另外,中低收入国家在实施交通规则时也比高收入国家松懈许多,查处也是时紧时松。”
看了这则消息,我不觉心痛。想起前不久在多伦多同学那里听到的悲惨消息:那是西大一著名教授移民在多伦多的儿子,一家三口在车上,大概因为长途开车劳顿大意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半夜时分,就在一个小路口的红绿灯处,没在意“停”牌标志,就这么径直开了过去;也就这么不巧,一般凌晨根本不会有车过来的,偏偏这时就有一辆全速驾驶的车经过,重重地撞上了他们的车。坐在驾驶座的儿子和左后座的孙子,顷刻间去了另一个世界。全家就这么一个宝贝孙子,据说这个孙子继承了爷爷的天赋,极其聪明极其优秀,就这么白发人送黑发人,家族顿时断了香火,令人扼腕痛惜。
我又想起在印度的日子来,说印度的交通混乱为世界之最,起码在我所见到的国家来说,一点不为过。
马路上划着的车道,完全是做样子的,因为三股车道上,交叉并行着5、6辆车,是家常便饭;不但如此,卡车、轿车、“马自达”三轮、自行车、摩托车、行人,往往各不相让,相互较劲;汽车明明看见前面是红灯,也要加油向前冲;车与车之间间隔的距离是以30厘米为界的;摩托车上往往坐着一家4-5口人,除了驾车的人象征性地戴着头盔外,其他人的脑袋上光光如也;不仅如此,妇女们也不甘示弱,我常见印度妇女骑着摩托车,脖子上长长的披巾随风飞舞,一不小心,就会被驶过的车辆卷进轮下。
我们当时在钦奈福特公司工作的一个朋友,家里的印度司机得了几天假,因为主人一家回国度假。这个印度司机,就骑着摩托车,带着老婆儿子出去玩,没想到乐极生悲,就在离家不远的地方,连人带车摔倒在路边,男主人当场摔死,妻子重伤,儿子的半边脸花了,腿也断了;一家人顿时没了顶梁柱,断了经济来源,这边儿子老婆还躺在医院里。。。。。。
我在新德里时,有次我们的车在十字路口被堵住了,一个不大的路口,就见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车都对在了一起,谁也不让谁,相互僵持着;站在中间的黑瘦的警察,手里拿根木棍,嘴里叼着哨子,忙的晕头转向,可没人听他的,车辆还是越积越多。正巧看偶在车上,印度警察大概觉得不应该让外国人看他们的笑话,于是木棍一指,前面的车辆只好纷纷后退,让出了一条窄窄的通道,俺们的车终于杀出重围。
在钦奈时,我曾经想出门走走,顺便去100米外的街边小店买点水果。哪知车来车往,速度飞快,路上还没有斑马线,看有人要过马路,车辆们也丝毫没有减速的意思;我好不容易过了马路,买了东西,可看着那些飞驰的车辆,头皮都发麻,两三米的马路,硬是等了10来分钟,看看车辆少些了,赶紧迈步,就这样还差点被一辆飞驰而来的摩托车撞着。就此俺发誓:就算是在家里憋死,也绝不去出去溜达了。
还有一次周末,我们一家出去吃饭,车回来时正要拐进小区,就见左边一辆摩托车飞速驶来,我正好坐在左侧(印度是左行的,司机坐在右边),我惊恐得看着那女骑手没有一点减速的意思,“哎呀”的惊叫声还没出来,就听得车屁股后一声闷响。赶紧下来,那女骑手还好,没什么大碍,正从地上爬起来,旁边站着她的不知是男朋友还是兄弟(天啊,后边还带着人),一个劲的说“sorry”。可把我的魂都吓出窍了,看他们还无所谓的样子,骑上车就跑了。
再想想国内的情形,好像也不容乐观,近几年老是发生酒后醉驾撞死人的惨剧;就连在斑马线上走路也不敢保证安全了。我曾在离我家不远的地方,看到一幕惨象:据说一辆连牌照都还没有的崭新奥迪车,在马路上开得好好的,却突然飞速冲向人行道,把散步的老人撞飞,车撞上了路边的大树才停下,车头全瘪了;一个满身是血满脸土灰色的男人被抬上救护车,不知是开车的还是被撞的。。。。。。
“马路杀手”,无处不在。据说到2030年,“马路杀手”将成为全球第五大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