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明珠——在肯尼亚内罗毕的岁月4(原创)

标签:
this肯尼亚内罗毕style树顶旅馆旅游 |
分类: 人在旅途 |
又扫描了些在肯尼亚的老照片,故成此篇。
总觉的有太多的美景照片要帖,有太多的故事要回忆。
我们就是坐的这辆车。
途中经过赤道,俺激动地留了个影。
Jambo(江博)在非洲话里就是汉语“你好”、英语“Hello”的意思。
和长颈鹿亲密接触,俺虽有思想准备,可还是被她那伸出来的黑黝黝的舌头吓了一跳。
俺难忘的34岁生日,同志们给俺准备了丰盛的酒宴,还有漂亮的大蛋糕。
这里的猴子也学会了捡起人们扔下的烟头,像模像样地抽起烟来。(这是前面不知什么人丢的烟,其实是害了这些猴子)
肯尼亚山,是东非大裂谷最大的死火山,位于肯尼亚中部。最高峰海拔5,199米,是仅次于乞力马扎罗山的非洲第二高峰。她穿越赤道线,平时烟雾缭绕,峰顶若隐若现。
蒙巴萨,位于肯尼亚东南部,东临印度洋,滨海省省会,是肯尼亚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第二大城市。蒙巴萨港有完善的现代化设备,是肯尼亚、乌干达、卢旺达等国货物进出口的门户,同时还是富有魅力的旅游胜地。
海滩上的耶稣堡(Fort Jesus)俯视着港湾,这座16世纪的城堡是历史上葡萄牙军队阿拉伯人争夺肯尼亚海岸控制权的战争中心。后葡萄牙人在印度洋败于其它欧洲海上强国,于1720年撤出蒙巴萨。1822年,英国宣布蒙巴萨为英国保护地,并任命总督进行管理。从此,蒙巴萨成为英国的领地,直到1963年。
我曾在这里一个小小的博物馆里看到,有很多中国瓷器的残片,盘底上面的字显示是明朝的,也许这就是当年郑和船队的遗物?据说在肯尼亚沿海,至今仍有一个部落的人,长相酷似中国人,他们一直声称自己的祖先是郑和船队的船员,因为船出了故障,故留下扎根肯尼亚了。前些年我还看过一个电视访谈节目,正好是关于这个部落的故事,一个有着中国人面孔、皮肤黝黑、操当地话的女孩,讲述着自己将来的愿望,就是去中国寻根、留学。
肯尼亚很多饭店的景致非常漂亮,有瀑布(纯天然的哦),还有这样的原始风韵的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