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看病(原创)

标签:
家庭医生护士药房小屋药剂师加拿大 |
分类: 加国枫情 |
俺被吩咐进入一间小屋等候医生。小屋里有一张供病人检查的小床、一些简单医疗设备。约又过了10来分钟后,一名年轻男医生快步进入。简单询问了俺几个问题后,和刚才护士的问题大致相同,于是给俺开了一张处方,告诉我去附近任一药房买药,按要求服下即可。俺拿着医生处方,一分钱没花,离开了诊所。
回头在回家的路上,经过一大型商厦,旁边就是一家药房。加拿大的药房很多,一般里面除了卖药外,还有其他生活用品出售,甚至还有邮局柜台服务,俨然一个综合商店。排队交给药房药剂师处方,等待一会儿,柜台里面叫我的名字了。药剂师递给俺一个纸包,上面贴着俺的名字、药的名称、服用方法等等等等,还有一叠票据,最重要的就是俺的药了。偌大一个午餐包大小的包,打开一看,只见包装精美的药盒里,静静地躺着一颗胶囊,这颗药竟值22加元!(后来LG把票据拿去公司报销了)俺在国内从没见过如此详尽的发药程序,一下子还有些不适应。不知是药效显著还是心理作用,服了如此贵重的药后,果然很快病就好了。
第二次是俺去年夏天回来定居,要和家庭医生见面,并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当然这些也都是要提前和医生预约的。这点和国内不一样,以前有病只要直接去医院挂号,至于看的是哪个医生不一定;而这里通常一家老小,都会有自己固定的家庭医生,他(她)掌握你所有的身体状况的资料,如果需要看心脏啊、妇科啊等专科的话,这个家庭医生会替你联系其他专科医生,预约好时间后,再通知你何时、何地、看哪位医生的。
这位家庭医生态度非常和蔼,我们坐在椅子上,医生则就那么站着,微笑耐心的给我解释了约有半个小时,感觉真是有点受宠若惊(俺在国内可从没见过这样服务的医生,大概除了在手术台上开刀不得已站着的以外)。
在接着的一两月内,俺按照医生的安排,分别又去了两处诊所,进行专科检查。最后又回到家庭医生那儿,听他对所有的检查结果的全面解释。心脏,没问题;血压,没问题;B12、维生素D有点低,马上去药房开点,回家补充。其它有点儿问题的地方,家庭医生又联系了专科,再做进一步检查。
里面有N个更衣间,分别用布拉起来当门帘。里面还有挂钩、条凳,倒是感觉比国内的商场试衣间还要宽敞便利点。
今天上午,是俺第三次去诊所了。
俺一看表,OMG!密密麻麻一大堆问题:姓名年龄性别自不必说,还要填上医生名字,问答诸如“吸不吸烟、喝不喝酒、有心脏病否、有癌症否、有糖尿病否、有高血压否、有家族病史否、有过手术否。。。。。。”好几十个问题,简直感觉有点像小学生答试卷啊。交过“试卷”,耐心等候护士的“传唤”。
环顾左右,病号们不是拿着本小说在看,就是带着随身听。唉,下次俺也要记得带上MP3了。再看看周围,照例,诊所布置的不像医院那么压抑,墙上除了花卉画儿外,还有几幅画是关于医疗历史的,其中一幅画中的女主人公身着印第安服装。
左边的一幅画比较恐怖:病人躺在地上接受治疗,旁边一人按着他的手,另一人按着他的腿,医生在病人鲜血淋漓的脑袋上动作着。一看就有疼的共鸣。
欣赏完周围,俺拿起时装杂志浏览。
护士叫到俺了,随护士进去后,俺在其中一间小屋等候。照例护士先问一大堆的问题,一边在本子上写着,诸如:知道为什么你来这儿吗?俺只好说:家庭医生给我预约的,大概是进一步检查吧。护士接着给俺量血压。操作完后,护士嫣然一笑,飘然而去。继续等待。10来分钟后,隔壁的谈话声结束了,医生来到小屋(看来医生很忙,总是穿插在各个小屋,与不同病人交流)。
看来在加拿大看病,不用担心药费,不用担心服务,不用担心检查不够仔细彻底,唯一需要担心的,是你有没有那个时间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