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印度钦奈的日子(五)

(2009-01-30 13:44:45)
标签:

印度人

办公人员

多次往返签证

钦奈

分类: 印度见闻

在钦奈,实际上在印度新德里,以及其他地方一样,许多外国人都觉不适应,或者深恶痛绝的几点是:

一、不守时,不讲诚信

 无论你是和医生预约好了时间看病,还是打电话订饮用水,还是想面试个佣人什么的,没有一个会按时到达,永远都是“正在路上”。想要办什么事,回答永远是好的好的,但事情总是得不到解决。

 我曾在一家很有名的医院和医生约好12:30看病,实际上也没病,只是例行检查下身体,我特意提前点到达医院,结果从12点半等到1点,护士说医生在路上了;又等到1点半,仍然是“在路上,堵车”;近2点,终于见到医生的面,5分钟后结束看病出来;所以我的一个聪明朋友,说她看病从不按时去医院,都是先打电话去医院,问护士“现在还有几个病人?”如果回答还有三个,则再等等,如回答是“一个”,则立马动身,到那正好。

 我家的饮用水快要用完,赶紧一早打电话去送水公司,回答:“好的”,结果直到晚上也没见送来;第二天要有朋友来聚餐,没水可是不得了,于是一早(9点才上班)又打去电话,回答仍然是:"好的,就来”。结果直到客人都来了,午餐快结束,水才到。还得给小费!

 不但人经常迟到,连火车、航班也常常晚点。前年我们在新德里要赶上午10点的飞机,早晨快7点了,租好的出租车还没影儿;急了,到处找车,可这里不象国内,根本没车可招。终于,出租车姗姗来迟,我们来不及多说,上车直奔机场。机场里面那个乱啊,根本没有队可排,大堆大堆的行李车,到处是人;终于问到方向,找到一个队排好,可好不容易轮到我们办理登机手续时,柜台后的人却不知什么事,撇下我们走人。这个火啊!只好跟别的队合并。

 办好登机手续,拿好机票,再去排另一个长队。也许不堪长时焦虑劳顿,在我前面的一个男人扑通一下摔倒在地,引起人群一阵骚乱。还好,机场人员很快出现,把人安顿好,没出人命。

 我正纳闷,怎么10点的飞机,现在已经11点多了,还没登机的迹象?原来是飞机也晚点了!哎!早知如此,早晨就不用那么着急,杀死了我多少个脑细胞啊。。。。。。

 

 二、办事效率低下

 这是通过我办了N 次印度签证得出的结论。因为我拿的仍是中国护照,需要办多次往返签证,而中印关系仍然微妙,中国和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国被列为另类国家给予“特殊”待遇。若持其他国家的护照,在钦奈就可以办理签证,而我的中国护照就必须在钦奈先向有关部门申请,约2周后得到通知后,再去新德里办理。

 到了新德里,上午9点前,按要求在指定地点的一个小破屋里等候拿号,屋里放着几条污迹斑驳的沙发,供来者就坐等候。9点,办公人员到达,坐在用玻璃隔起的小间内,开始发号,大家一窝蜂拥上排队。因为玻璃留下的缝隙太低太小,来者回答问题时必须站着,只能半哈着腰,低着头才能与里面的办公人员对视。一白人男子个子太高,只好双膝跪下,尽管我惊奇地发现他能说流利的印度话。需要签个字什么的也很不方便,只能在玻璃外搭的摇摇晃晃的小条板上书写。

 拿到号后,再到后面办公楼二楼的办公室内继续等候。看看人们的穿着打扮,有穆斯林,有非洲的,有巴基斯坦或斯里兰卡的,极少有中国人。一个来自温州的漂亮女孩,说她和老公是来印度做鞋生意的,生意倒是不错,可是签证太难了。前段时间她老公想着自己的印度签证还有三天就要过期,赶紧来办理吧,结果,没想到人家立马让他买机票回国走人,说是来不及办理签证。剩下她一人,既要照顾生意,还要当心自己的签证是否过期,还要挂念着国内的孩子,实在不容易。

 10点,一个臃肿的女人来到,大家又是一拥而上,真不懂,那手中的号是干什么用的?经过一番理论,终于按号排队,交了资料,继续等面试官。约11:30,面试官员到达,在宽大的桌后就坐稳妥,就见一男由内部人员引来加塞,说是某某才给过电话,于是官员先他给办理(走后门在这里也很盛行,而且如此明目张胆)。

 轮到我们时已是近中午12点半,尽管我的号是三号。没有足够的椅子,因为被后面等候排队的人和填表的人拿去坐了。面试官倒是很和蔼,他叫我们去里面另一间办公室找A先生谈,于是左转右绕地,终于找到地方;办公室里大约有7-8张办公桌,可只见到3个人在那办公。办公室显得陈旧凌乱,桌上、书橱里到处堆满了纸张资料。A先生听完我们的陈述后,和办公室里另一个人热烈讨论了好久,然后要我们去外面等十分钟,于是我们退了出来,在门口候着。本来不大的楼道里也排满了密密麻麻的资料柜,当有人经过我们身边时,我们只好侧过身体,让他们通过,这样很不舒服地等了一会,不见有人来找我们,于是就又进去询问A先生。A先生又告诉我们该去里面找B先生,B先生又说要找C先生,而C先生的办公桌前没人。于是又被告知“去外面等”。这时的我已是怒火中烧,很想找张脸扇过去。老公原来可是急性子,一直忍到现在没发作,就怕我的签证有什么闪失。于是说:“走,我们到外面大厅椅子上坐着,他们要是办好了,会来找我们的。”无奈,就去那里等吧。

 已近1点半,终于有人来了,给我们一个信封。但是仍然不知道结果,手里的信封装着官员的决定,我们必须带回钦奈有关部门,由他们拆封,再通知我们继续办理。于是约10天后,我们又得去钦奈的签证部门,再花上起码4个小时,排队、等候;再排队,再等候。。。。。。

 我跟老公开玩笑说:“咱们给辛格写封信吧”,老公无奈地笑笑:“等你的信到了他那里,也许你的签证早到手了”。

 

 

 终于拿到我的签证了---两张A4纸,上面盖着政府的章。没有它,我就不能出入印度。

 

 但上次在加拿大机场海关,这种签证着实让人家研究了好一会儿;在印尼机场如此,在上海浦东机场也是如此,大概他们都见识太少,没见过如此签证吧。

 这样的签证我经历了两次,真是希望这辈子再也不要受这种罪了,拿美国签证比这还要简单的多。据说,国与国之间的签证是对等的,也就是说,一般印度只给中国人单次的旅游签证,期限三个月,我以前6次都是办的这种签证,用过一次就作废。而我们中国则只给印度人一个月的旅游签证,不知道那些来中国混的印度人是怎么搞到长期签证的。所以,我已经是很幸运的了,连钦奈有关部门的人都很诧异:我不但拿到了多次往返签证,而且还是一年的。。

 办事效率低下大概和他们的党派太多也有关。据说印度有50多个党派,两个人就可以成立一个党,是个民主自由的国家。可要是辛格想作个有利于国家的决定,可就没胡锦涛那么容易了,只要一个党派有异议,那决定就做不了。

 

 三、奇怪的作息时间

 这里的人们还保留着英国统治时的一些习俗。

 一般,印度人的生活作息时间是这样的:早晨7点左右,床上早茶;

     上午9:30,早饭;

     下午1点左右,中饭;

     下午4点,下午茶,配点心饼干;

     晚上7点以后,晚餐;

     晚9点,上床睡觉。

 

 我在钦奈火车站买票,到中午11:30,办公人员撇开客人,拿出饭盒,在隔壁房间大吃起来,没有换班人员。那不是午饭,只是上午点心。

 如果想去外面餐馆吃晚饭,不过晚上7点,别想进门。

 如此懒散的生活习惯,不怪这里的办事效率如此低下。

 也难怪这里的男男女女,年轻时英俊苗条,一结婚,就变得肥胖臃肿。

 

 四、丑陋的市容

 且不说这里的街道肮脏不堪,路两边低矮简陋的小店住家,简直是被垃圾苍蝇围绕着;就连5星级饭店里的餐厅,也少有见不到苍蝇的幸运。真不知他们怎么活得下去?据他们的理念,上帝造出的生灵,都是有他们存在的理由的。苍蝇也是其一,所以打死它们是残忍的......

 再说大街两旁、围墙上的大幅宣传画,不是漂亮迷人的明星,而是容貌丑陋、满面油光的当地政要和他们的儿子。如有他们来访,本已十分拥挤的道路还要被封闭若干个小时,以利于要人顺利通过;道路两旁的店铺还要被课以重金,来粉饰装扮墙面,挂上要人的巨幅画像,或者搭建个花门什么的,弄的行人十分不便,得弯腰弓身才能通过。据司机介绍,某某要人是如何的好,百姓见到他时总是带着微笑。。。。。。我无语,这里的百姓真是单纯:单是凭脸上是否有笑容来评价政绩的?司机已算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人了,那其他人。。。。。。?

 更让人难堪的是,几乎每次出门都能遇到,在车里就能清楚地看见,无论是在大街两侧,还是围墙边上;不管是人多热闹的地方,还是偏僻的街角,总有些男人面壁而立--他们不是在祈祷,而是在小解!

 

 五、男尊女卑,等级森严

 记得以前读中学时,曾学过有关印度的历史,没多少内容,但是却清楚地记得,那里的人有几种不同等级,最低的是“贱民”。现在好象没这样分级了,但是现实依然是贫富分化极其严重,等级观念森严。

 这里,富人多为政界人物,或者商界成功人士,或者医生等高收入人群,或者有在美国英国等海外关系,且挣钱不菲的家庭。富人家里可以有住家仆人、女佣等人若干,专职烧饭、打扫卫生、司机、看门、花匠等不同工作.我见到一大户人家,因丈夫在科威特发了财,家里光是负责厨房烧饭、餐饮服务的佣人就有5、6个!

 我们的住房附近,就有两处正在施工,其实在他们把“旧”房子扒掉重建以前,那所谓的“旧’房子还是相当的新的。可能是钱太多没处花吧,就把好好的房子拆了,再弄个二期、三期工程什么的;进度十分缓慢,已经快半年过去了,依然还在打地基,“哐当哐当”的噪音弄的人神经衰弱。

 而穷人似乎到处都是.车在街上,遇到红绿灯停下的时间里,就有几拨或抱着婴儿,或拄着拐,或暴露着半截红肿溃烂的胳膊的男女老幼,锲而不舍地敲窗乞讨.给了一个,来得更多,让人招架不住。

 我们需要阿姨帮忙打扫卫生,于是找了几家中介,面试了无数个女佣。每个人都有着相似的悲惨身世:丈夫离弃了她,和别的女人跑了;或者丈夫死了,自己不得不带着孩子自谋生路;或者丈夫残疾了,不能养家了等等等等。留下一个试用,结果发现不但说谎,还偷东西;第二个,打扮得象个走亲戚的,来时是一身沙丽,走时换身服装。洗碗时手碰到不锈钢洗碗池,就象触电似的缩回手.还什么清扫工作都不会,得一一教她,令人头疼的是:她不懂英语,我不会说方言,其实就是我在做,她在看;第二天不知没弄懂还是没记住,我行我素;只好换一个,这一个打扫卫生是不错,可原来满口应承会烧饭的,结果连印度饭做的都不伦不类,连中介老板都吃不下去;再换一个,还不如第一个。。。。。。这里的很多外来工作人员都有关于找佣人、修房子等的共同的痛苦经历。

  这里的男人,无论地位高低,挣钱多寡,家庭、社会地位都比女人高人一头。一般男人在外挣钱,女人则在家相夫教子。这也是为什么印度女孩子嫁人,娘家的陪嫁要非常丰厚的理由,因为这关系到她将来在夫家的地位、下半辈子的生活如何。。。。。。

 在路上走着的,总是丈夫在前,妻子在后;从来看不到老公为妻子开个门啊,或者拉个椅子什么的。如果是在一起吃饭,无论菜离老公多近,老公也总是端着盘子,要老婆给盛好了先吃。坐车时,最好的位子也总是给老公的。。。。。。

 大概年轻一代的印度人,或者有着良好西化教育的阶层有所不同吧.现在的女孩子也都上学,有的还能受到高等教育。但在整个印度社会,在男人的骨子里,甚至女人自己的意识里,女人永远在男人之下。我估摸着,要在中国,这样的男人是没人愿意嫁的。

   

 想起我弟弟的评价:这是一个自娱自乐的民族,我觉得不但如此,还是个封闭自大的民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