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社区核酸采样点排队间隔距离难以完全落实

2022-11-27 08:09:53
标签: 社区核酸采样 人员聚集 健康人群


有某外地来京人员向北京市卫健委反映对京城疫情防控工作的看法和建议,其中之一是据他观察,核酸检测点已然是人员最密集的地方。因为排队等候中真正按要求拉开2米间隔的人,可能不到百分之十,绝大部分都挨得很近,甚至不到一尺。他认为这违背了不参与聚集性活动的防控要求,隐藏着巨大的疫情传播风险。

以本人做志愿者所见,确实存在着这种情况。尽管社区组织管理者为落实2米的间隔距离,做了大量工作。包括:以醒目图案在地面标记2米点,两边拉线示意单排一行不要混乱,文字挂牌提示,喇叭循环播放录音提示,秩序维持人员提示,社区负责人员巡查纠正等。但真正前后落实2米距离者只有很少人员,相反为了度过较长的等候时间,三五人一起聊天者不少。为2米距离和大家硬碰硬吵起架来,就更不好了,只能是说到提示到,至于做到什么程度,应该是做多少算多少了。

为什么不能按照规定要求落实到位呢?主要是全员核酸检测是从全体居民中找病人,经过很长时间的反复检测,还能够按通知到现场接受采样的,基本上是一个健康群体。没有意外的因素,一般不会认为自己是新冠病毒携带者,也不认为很面熟的他人会携带新冠病毒,总体上相互防备的意识很弱,也就没有了距离感。再者,有很多人都是一家一家来的,孩子、老人要有人照顾,来之前还在一个锅里吃饭,小两口也许刚才还在窃窃私语,走段路来到采样点排队,就要前后拉开距离预防相互传染,因为不符合常理,心理上也不会重视,硬做出来了反倒别扭。一个班级的同学、一个单位的同事,都有这种情况。

所以,有人关于社区核酸采样点成为人员最密集的地方,2米距离的要求基本没有落实的说法,应该说是符合实际情况的。至于是不是有很大的疫情传播风险,如果没有列为流调对象的人员参与排队,绝大多数监测日可以说是很安全的,许多社区很长时间都没有听说检出过阳性,即为例证。没有阳性当然很好,但时不时全员检测以及没有结束日期的正常检测,是有代价的。

能不能总结一下这项工作,把绝大多数健康群体排除在制度化检测之外,除非自己认为有必要,或被列为流调对象,一般不要再参加社区采样,免得一方面讲不要聚集,事实上大家也都很注意了,一方面为了做核酸,却又促使大家难得的往一块儿聚集了。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