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工大熊猫及其野化放归工作的认识

2022-09-24 12:00:18
标签: 人工大熊猫 野化放归 保护好野生的 利用好人工的

读新近有关文章对野化放归人工大熊猫、探索野生大熊猫种群复壮之路的介绍,结合此前的一些了解和认识,深感大熊猫这个有着特定习性和情感的高级动物,先行野生变家养,再行家养变野生,不仅工作本身艰苦卓绝,大熊猫被动承受的痛苦经历也似乎太多了。

由此想到,还不如尊重人工大熊猫已经野生变家养的事实,不要又来一遍凤凰涅槃式的家养变野生了。就名副其实作为人工种群,看看怎么从利用的角度发挥其价值、为民造福也很好,如满足国内外展览参观、文化交流需要,都是很重要的事情。也等于间接保护了野生种群,还能把相关人员从繁重的野化培训放归工作中解放出来,可谓一举数得。

因为从野生大熊猫分布、种群数量、繁殖力、就地保护力度等各方面实事求是看,进一步保护完全没有野化放归人工大熊猫的必要。野生大熊猫现有数量维持有生存力的种群绰绰有余,又有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特别保护机制,在可以预期的未来不会有灭绝风险。

至于说要以人工大熊猫复壮野外种群,这个和进化方向有些相反了,人工种群是退化的,怎么能复壮进化的野生种群呢?而且这也不是多么迫切的事情,只要保护好生境,防止偷猎破坏,小种群可以变大种群,不同种群间有交流需要时,它们自然就交流了。

再者,就算沿野化放归路径走下去,2003年至今20年才野化放归11只,不说完全成活与否或起了多大作用,照此速度或能加速翻倍,现存栏在养大熊猫什么时候才能放完,就算平均寿命30岁,绝大多数应该是等不到放归的那一天,那意义又何在呢!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