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多宣传野生种群及其保护工作

2022-09-12 08:20:05
标签: 就地保护是根本 野生种群是根基 保护需重自然轻人工

最近,不断看到媒体对湖北天鹅洲迁地保护区豢养人工江豚的报道,一个时期以来这方面的宣传频次已经很高了。结合其他一些保护工作的同类宣传,感到总体上存在保护“自然”却更崇尚“人工”的浓厚氛围,一些物种人工种群受到的关注、厚爱,是野生种群望尘莫及的。这有违保护初衷和生态文明理念,不利于做好生态系统活的灵魂野生种群的就地保护工作。

野生动物的根基和未来在于自然、在于野生,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更不能否定,由此建议还是要多宣传野生种群及其保护工作,最少受到的关注应该不比人工种群差。以江豚为例,就是要大力宣传长江大保护和禁渔以来,干流江段和鄱阳湖、洞庭湖区上千头野生江豚的欣欣向荣,关心它们是如何适应汛期反枯生境巨大变化的,我们怎样在气象干旱中有效遏制水位继续降低、水面继续缩小的不利局面,帮助江豚维护生境的可用性等。

迁地保护和人工种群当然要宣传,但用不着格外推崇、一花独放,把它看得比野生种群还重要许多似的。其实除了麋鹿、普氏野马重引入物种外,其他所有野生动物人工种群的建立,都离不开捕捉迁出驯化野生种群,其后为了不退化还得有野生个体不断加入。既如此,怎么能让为建立人工种群做出贡献的野生种群,反而变得不如人工种群重要光鲜,在舆论中心不受待见甚至可有可无呢?这样的话,保护价值追求就可能发生了颠覆性偏差。

意图保护野生动物,代表物种进化无限可能性和生态系统生机与活力的野生种群,就永远是基础,人们常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用在物种人工种群和野生种群的关系上,也是恰如其分的。毕竟长江江豚物种不灭的希望,毫无疑问在现状1000多头野生种群上,只要长江不出现大的变故,这个数量保障物种可持续生存力就没有问题,况且近年一直是分布区恢复性扩大、种群恢复性增长的趋势。大熊猫、丹顶鹤等物种的未来,也都属于野生种群。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看不到这一点,保护野生动物别野生种群而去,把物种可持续生存发展的希望,继续寄托在一些人营造的所谓迁地保护、人工繁育上,不遗余力加大宣传推动,那就有些本末倒置了,对不起包括长江大保护和十年禁渔这些必将载入史册的历史性保护工作,对积极回应人们关切克服各种人类活动压力自强不息坚持物种不灭的野生种群,也是很大的不公平。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