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概览

标签: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农产品消费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 |
陶思明
据新华社2022年5月24日消息,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正式认定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和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此我国该项遗产达到18项,数量居世界首位,第二位是日本有11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02年启动,经过20年发展,22个国家65个项目获此殊荣(亚洲及太平洋区域8个国家43项;欧洲及中亚区域3个国家7项;非洲2个国家3项;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区域4个国家4项;近东及北非区域5个国家8项),初步构成FAO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网络,另有一批预备项目等待认定。
中国18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
序号 |
项
|
FAO认定年 |
1 |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
2005 |
2 |
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 |
2010 |
3 |
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 |
2010 |
4 |
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
|
2011 |
5 |
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 |
2012 |
6 |
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 |
2012 |
7 |
浙江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 |
2013 |
8 |
河北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 |
2013 |
9 |
陕西佳县古枣园 |
2014 |
10 |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
|
2014 |
11 |
福建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 |
2014 |
12 |
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 |
2017 |
13 |
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 |
2017 |
14 |
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 |
2018 |
15 |
中国南方稻作梯田系统(包括福建龙溪联合梯田、江西崇义客家梯田、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广西龙胜龙脊梯田) |
2018 |
16 |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 |
2022 |
17 |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 |
2022 |
18 |
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 |
2022 |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具体表述为: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目的是通过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有关的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体系,促进全球粮食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文化传承。为做好申报工作,我国经由各地推荐建立预备名单,在此基础上遴选更优秀的项目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本土化了的遗产标准包括:提供保障当地居民粮食安全、生计安全和社会福祉的物质基础;具有遗传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景观生态价值;蕴含生物资源利用、农业生产、水土资源管理、景观保持等方面的本土知识和技术;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多样性,在社会组织、精神、宗教信仰和艺术等方面具有文化传承的价值;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演进的生态智慧;已经或正在制定相应的保护与发展规划,在地民众积极参与保护活动,当地政府给予财政支持和技术保障等。
特别是结合此项工作建立了中国自己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网络,实施有关管理办法,自2013年至2021年分6批公布了139个遗产,显著促进了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宣传工作,提升了农业文化遗产地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1-6批)
地区 |
项 |
北京
|
平谷四座楼麻核桃生产系统、京西稻作文化系统 |
天津
|
滨海崔庄古冬枣园、津南小站稻种植系统 |
河北
|
宣化传统葡萄园、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涉县旱作梯田系统、迁西板栗复合栽培系统、兴隆传统山楂栽培系统 |
山西
|
稷山板枣生产系统、阳城蚕桑文化系统 |
内蒙古 6 |
敖汉旱作农业系统、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伊金霍洛农牧生产系统、乌拉特后旗戈壁 红驼牧养系统、武川燕麦传统旱作系统、东乌珠穆沁旗游牧生产系统 |
辽宁
|
鞍山南果梨栽培系统、宽甸柱参传统栽培体系、桓仁京租稻栽培系统、阜蒙旱作农业系统 |
吉林
|
延边苹果梨栽培系统、柳河山葡萄栽培系统、九台五官屯贡米栽培系统、和龙林下参—芝抚育系统 |
黑龙江 2 |
抚远赫哲族鱼文化系统、宁安响水稻作文化系统 |
江苏
|
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泰兴银杏栽培系统、高邮湖泊湿地农业系统、无锡阳山水蜜桃栽培系统、吴中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宿豫丁嘴金针菜生产系统、启东沙地圩田农业系统、吴江蚕桑文化系统 |
浙江
|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杭州西湖龙井茶文化系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 庆元香菇文化系统、仙居杨梅栽培系统、云和梯田农业系统、德清淡水珍珠传统养殖与利用系统、宁波黄古林蔺草-水稻轮作系统、安吉竹文化系统、黄岩蜜橘筑墩栽培系统、开化山泉流水养鱼系统、缙云茭白—麻鸭共生系统、桐乡蚕桑文化系统 |
安徽
|
寿县芍陂(安丰塘)及灌区农业系统、休宁山泉流水养鱼系统、铜陵白姜种植系统、黄山太平猴魁茶文化系统、太湖山地复合农业系统 |
福建
|
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尤溪联合梯田、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福鼎白茶文化系统、松溪竹蔗栽培系统 |
江西
|
万年稻作文化系统、崇义客家梯田系统、南丰蜜橘栽培系统、广昌莲作文化系统、泰和乌鸡林下养殖系统、横峰葛栽培系统、江西浮梁茶文化系统 |
山东
|
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枣庄古枣林、乐陵枣林复合系统、章丘大葱栽培系统、岱岳汶阳田农作系统、莱阳古梨树群系统、峄城石榴种植系统 |
河南
|
灵宝川塬古枣林、新安传统樱桃种植系统、嵩县银杏文化系统 |
湖北
|
赤壁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恩施玉露茶文化系统 |
湖南
|
新化紫鹊界梯田、新晃侗藏红米种植系统、新田三味辣椒种植系统、花垣子腊贡米复合种养系统、安化黑茶文化系统、保靖黄金寨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永顺油茶林农复合系统、龙山油桐种植系统 |
广东
|
潮安凤凰单丛茶文化系统、佛山基塘农业系统、岭南荔枝种植系统(增城、东莞、茂名)、海珠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 |
广西
|
龙胜龙脊梯田系统、隆安壮族“那文化”稻作文化系统、恭城月柿栽培系统、横县茉莉花复合栽培系统、桂西北山地稻鱼复合系统(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桂林市全州县,百色市靖西市、那坡县) |
海南
|
海口羊山荔枝种植系统、琼中山兰稻作文化系统 |
重庆
|
石柱黄连生产系统、大足黑山羊传统养殖系统、万州红桔栽培系统 |
四川
|
江油辛夷花传统栽培体系、苍溪雪梨栽培系统、美姑苦荞栽培系统、盐亭嫘祖蚕桑生产系 统、名山蒙顶山茶文化系统、郫都林盘农耕文化系统、宜宾竹文化系统、石渠扎溪卡游牧 系统 |
云南
|
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漾濞核桃-作物复合系统、广南八宝稻作生态系统、剑川稻麦复种系统、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腾冲槟榔江水牛养殖系统、文山三七种植系统 |
贵州
|
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花溪古茶树与茶文化系统、锦屏杉木传统种植与管理系统、安顺屯堡农业系统 |
西藏
|
当雄高寒游牧系统、乃东青稞种植系统 |
陕西
|
佳县古枣园、凤县大红袍花椒栽培系统、蓝田大杏种植系统、临潼石榴种植系统、汉阴凤堰稻作梯田系统 |
甘肃
|
皋兰什川古梨园、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岷县当归种植系统、永登苦水玫瑰农作系统 |
宁夏
|
灵武长枣种植系统、中宁枸杞种植系统、盐池滩羊养殖系统 |
新疆
|
吐鲁番坎儿井农业系统、哈密市哈密瓜栽培与贡瓜文化系统、奇台旱作农业系统、伊犁察布查尔布哈农业系统 |
农业是生物活体再生产,生命活动构成农业基本过程,因此农业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耦合形态,遵从生命逻辑和生态逻辑而高度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我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业国家,在长达5000年的文明史中,农业文明顺天时、量地利,以丰富的知识体系和技术模式,孕育发展了崇尚自然、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自然资源的灿烂农业文化,遗产极其丰富而各具特色,从已经挖掘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称上就能感知到这是一宝库的博大精深,非常值得好好珍惜传承,从中汲取力量。中央在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已有明确要求,即:“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大力弘扬农业文化遗产优秀品质与时代交会,促进现代农业回归基于生命逻辑和自然再生产的本质,真正成为生态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产业,对于农业的可持续性、农村振兴、农产品消费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双碳目标等,都是极其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