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自然保护说
自然保护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302
  • 关注人气: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国家名片的未来

(2022-03-14 16:54:07)
标签: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国家名片

水电开发

自然保护

生物多样性保护

       陶思明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国家名片的未来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关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3.14),前后两次提到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工作。2021年执行部分中说:“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前期工作有序推进。”2022年计划部分中说:“积极稳妥推进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等重大工程。”同期与此相关的是“科学网(2022.3.8)”刊载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赵进东加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建议,鉴于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的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区域有举世罕见的自然景观,是东喜马拉雅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核心,拥有世界级独特的生态价值,他认为“加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生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尽快建立‘雅鲁藏布国家公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强调“对流域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项目需进行严谨的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影响评价,科学评估其对项目区和整个区域的综合影响,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的生态安全和边境地区的国家安全。”

而此前不久,《人民日报》(2022.2.24)也以”守高原生态 护大河奔腾”为题,报道过雅鲁藏布江的独特价值,称:“雅鲁藏布江是中国最长的高原河流,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仅在中国境内,2000多公里长的雅鲁藏布江海拔落差就达4000多米,由此造就了多元的自然景观——雅鲁藏布江沿线,既有栖息着多种野生动物的高原草甸,也有绵延数百公里的高寒沙漠,还有孕育着无数生命的大峡谷热带雨林。”“雅鲁藏布江在林芝市内转弯向南,滚滚江水在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上穿凿出一个“缺口”。在米林县、墨脱县境内,四五百公里的长度却有着3000多米的高度落差,在这里形成了又深又长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这一区域比同纬度其他区域气候更湿润,形成了茂密的原始森林。

《人民日报》这篇报道热情赞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探索生物多样之美”绝佳圣地的同时,充分肯定了当地的保护工作,说:“近年来,雅鲁藏布江沿江所在地区大力开展人工种草、退耕还草,加强植树造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呵护这条高原上的大河浩荡奔腾。”另据中国西藏新闻网报道,从“十二五”开始,国家就将雅鲁藏布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有关规划之中,不断加大投入和保护力度,先后投入73.63亿元。中央加大对西藏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支持力度,2021年转移支付达到31.39亿元,较2020年增加5.46亿元,增长21%如今,在雪域高原,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群众生活越来越好,祖国的西南边疆已经构筑起一道严密的生态安全屏障。”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作为世界第一大峡谷的自然景观价值、生物多样性价值和印度洋水汽喷涌而上至青藏高原腹地的水资源通道价值等,可能真的是绝无仅有的,意味着保护价值极大,过往也一直是展现自然之美的历史,现在则是顶格保护的“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笔者在《自然保护区展望:以历史使命、生存战略为视觉》一书中,写作“全民受益的公共服务”篇时,曾提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各种令人震撼的景象,虽然掌握资料有限,认知十分肤浅,却也由衷地感叹到:“把这些地方作为自然保护区并持续保护下去,是真正的国家名片,人民的骄傲。”但这里水量丰沛,河道坡降大,及至在多吉帕姆谷地2.9公里长的江段,坡降达75.35‰,水能资源确实丰富,现在看来水电开发与自然保护已经对撞了。中国水电站有数万座之多,现在又有风电场、光伏电站建设一路向前呈现后来者居上之势,然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就一个,究竟会做何种选择,令人忧心亦充满着期待。

习近平总书记20217月在西藏考察期间,听取雅鲁藏布江及尼洋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情况时,强调“要坚持保护优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重要江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统筹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守护好这里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指出“保护好西藏生态环境,利在千秋、泽被天下。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持战略定力,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推动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新华网,2022.7.23)让我们继续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总书记这些重要指示精神,更加全面、长远的看涉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开发问题,努力为这张不可多得的国家名片,争取一个长久美好的未来。

       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赵进东:建议加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网 2022.3.8

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的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区域有举世罕见的自然景观,是东喜马拉雅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核心,拥有世界级独特的生态价值。

雅鲁藏布江峡谷全长504.6千米,海拔跨度从7782米的东喜马拉雅最高峰南迦巴瓦到550米的墨脱雅鲁藏布江河谷,是毋庸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加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生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尽快建立‘雅鲁藏布国家公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今年两会之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赵进东告诉《中国科学报》。

初步研究显示,雅鲁藏布区域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这里孕育了从热带到寒带几乎所有的陆生植被类型,被誉为“天然植被博物馆”。这里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有蹄类与食肉类动物类群种类最丰富而独特的地方之一,虎、豹、雪豹和云豹四种大型猫科动物在同一条河谷栖居,云豹、赤斑羚、豺等中国罕见的濒危物种在这里有一定数量的种群。这里是我国唯一确认的孟加拉虎栖息地。

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还是南北动物迁徙交流的廊道和印度洋温暖潮湿气流的水汽通道,为整个藏东南乃至青藏高原第三极的生态安全提供了重要条件和保障。

“为此我们建议在雅鲁藏布江下游及支流区域生态与景观价值最典型、最集中的区域建立国家公园。这对于保护我国藏东南地区这一世界级瑰宝,推动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增加国家及民族自豪感,维护地球第三极的生态安全,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赵进东强调。

国家公园将突出地域特点,引导激发藏族传统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发展路径;随着交通和基础设施的逐步改善,以及不断增长的自然爱好者需求,发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然体验特许经营,让当地群众从保护中受益。

雅鲁藏布江国家公园的设立,将充分展示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上的决心以及成果,成为深入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重要窗口和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示范。

根据调研,赵进东提出具体建议。首先,提升雅鲁藏布国家公园在《国家公园总体布局方案》 十四五规划中的优先级,列为青藏高原区域的最优先项目,以及《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规划》的十四五建设优先内容。

其次,为了确保这一区域不可替代的生物多样性及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和原真性,特别是旗舰物种孟加拉虎、巨柏、云豹、棕颈犀鸟等的栖息地与种群的连通性,建议在充分调查了解区域内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本底信息的基础上,科学划定国家公园边界和区划,以现有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察隅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尼雅国家湿地公园、巨柏保护区、贡布保护区等保护地为基础连片扩展。

范围包括西藏林芝市的墨脱县全境、波密县境内的帕隆藏布江以南与易贡藏布江流域,察隅县慈巴沟及贡日嘎布藏布全流域、工布江达县巴松错汇流区,以及米林县、朗县、林芝县部分区域,面积近四万平方公里。

另外,雅鲁藏布江流域相关的人类活动以及发展建设,要遵循保护优先的原则,实现最严格的保护,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

“对流域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项目需进行严谨的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影响评价,科学评估其对项目区和整个区域的综合影响,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的生态安全和边境地区的国家安全。”赵进东强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