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 |
分类: 异域传言 |
【纽约客报道】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好日子已经过去了。
它已不再是电视网的收视率冠军;电台业务依旧在拖它的后退;而经济衰退对这个依赖于广告收入的公司来说更是个坏消息。这个公司需要一些戏剧性的变革来刺激一下了。所以,它决定要花20亿美元来收购CNET,后者是一家不赚钱的老互联网公司。
两家公司的高管争相承诺,这一合并战略意义非凡。据说这一合并让CBS拥有了广告客户垂涎的18-34岁的观众群,并将跻身美国十大互联网公司之列。而CNET首席执行官尼尔-阿什说的更直接,“俺们合体之后变得更大更强鸟”。
布拉布拉……,说了一堆。
魔力之吻
但实际又怎样呢。毕马威此前针对700起合并案做过一个研究,得出这样的数据:只有17%的合并案真正起到效果,而有一半的并购以彻底失败告终。当然了,可能CBS恰恰会在这17%里面的,但是,显然投资者们没有这样认为,在交易宣布当天,CBS的股票下跌了2.5%。
投资者的怀疑是有道理的,因为合并案能否点石成金取决于收购者本身是否是魔法师。巴菲特曾说过,收购方的管理者凝望着被收购的公司,就如同凝望着变成青蛙的英俊王子一样,王子撅在那里等着富有魔力的“管理之吻”来解救。
但不幸的是,大多数情况下,青蛙始终还是青蛙,施吻者白白沾了一嘴粘液。魔力之吻远比看上去要难得多,就目前的情况看,只有寥寥几家公司(GE、思科等)有这样的能耐。
四两千斤
如果CBS只是简单的与CNET共用市场和销售渠道的话,可能更有利可图,最起码可以省下高昂的合并费用。
如果非要收购的话,收购处于上升期的小公司远比收购上市公司有利可图,多数情况下你会用一点小钱(与收购上市公司相比)买到更新更酷的产品。
微软就是个中好手。在2000年的时候,微软花4000万美元买下了游戏开发公司Bungie,当时后者刚推出《光晕》。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Bungie的产品为微软赚了超过10亿美元。
醉翁之意
如你所知,CBS与CNET之间的重合业务很少,所以无法使用并购完成后的法宝“减员增效”,而收购价溢价45%更让CBS出了血本。就此看来,CBS收购CNET是个十足的糟糕范例。
实事求是的讲,这单生意并不能让CBS赚钱,那CBS是否当了冤大头啊?那倒也未必,操盘者都是资本圈里的老元良,深谙赔本生意没人做的道理。也许从一开始,这起合并就不是以赚钱为出发点的。
对于华尔街来讲,上市公司的状态只有两种,要么欣欣向荣,要么垂垂老矣,没有中间状态。而不幸的的是,CBS这几年的表现让华尔街贴上了第二张标签,认为CBS的业务线已经开始慢慢的腐败衰亡,CBS的管理层急切的想要做点什么来改变投资者的看法,因为,这种情况再不扭转,投资者就要把CBS股票扔到垃圾桶里,转而寻觅更好的投资机会了。
正是基于这个,处境尴尬的CBS管理层做出了这样一个并购CNET的决定。或许他们心里也很明白,这样的决定只能让CBS看上去更大坨一些,对于增强竞争力并没有什么好处。
但,又能怎样呢。即便是饮鸩止渴,也已经逼到那份儿上了。
唉,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