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果果和和泛读理解力词汇量 |
分类: 阅读 |
经常听有妈妈说,她的孩子总是要听同一个故事,听着听着,自己就会讲了。和和也爱听故事,但他很不专一,喜新厌旧到极点,只要听过一遍,再讲就会强烈抗议,整得和妈掘地三尺找故事,有时候实在找不到现成的,就随口胡诌一个充数。
和和这样听故事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和妈留意观察了一段时间,觉得他的“滥爱”和别人的“专一”相比,各有利弊,区别大概就像我们平时所说的精读和泛读。
一,因为听的次数少,无法留下深刻印象,和和整段语言的组织能力较差,至今没有给和妈复述过一个完整故事,片段也没有。(自己编过一个,不是复述)
二,因为听的故事多,和和对文字的理解力发展很快。学习《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的经验,和妈讲故事自己基本不加工,除非为了启发思维添加几个问题,全部是书面语言,有的并不好懂,和和听不懂的字词会打断发问,刚开始很频繁,后来越来越少,说明他的听力和理解力在不断提高。
三,因为听的故事多,和和词汇量增长迅速。和和的中文词汇量很大,用词有时候不准确,却很能抓住事物的原神,反倒有幽默和奇巧的效果,屡屡雷到和妈,自叹自己10岁时候也没有这么丰富的语言(想举个例子,想不起来)。这些词汇大部分来自故事书,小部分来自交流。
四,因为听的故事多,和和想象力越来越丰富。一次同事孩子结婚,和和凑上去赞美新娘:“你就像花瓣一样!”满座皆欢。一次小小主持人课上,老师问假期孩子们怎么想老师,和和冲上去拉着老师手表白:“我想你就像月亮那么远。”一同事比和和小半岁的女儿叫果果,和和大概想表达自己的钦慕,恭维道:“果果像馒头一样香!”同事大笑,当场宣布将来要当和和的丈母娘。
和妈深知要学好一种语言,精读和泛读缺一不可。但和和不爱精读,和妈也懒得勉强。最近正尝试一种办法,看到好的故事,汉语讲一遍,英语讲一遍,第二天有时间两人再把故事内容表演一番(这是和和最喜欢的),看这样下来,能否弥补“精读”不足的缺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