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相亲大叔的唱歌梦

(2013-06-12 22:42:58)
标签:

365

小梳子

真人秀

唱歌

梦想

分类: 茶余饭后的沉思

昨晚某电视台相亲节目里来了位42岁大叔,拎着传家宝上了台,引得主持人、嘉宾一阵琢磨,悬念四起,有说金子的、有说头簪的,实际上是一把折叠凳,专业名字是马扎(最早源于齐国的可折叠的小型坐具,凳腿交叉作为支架,上面绷皮条、绳等)。因带着它闯南走北多年,大叔视其为明珠,决定世代相传。但,这不是重点。大叔现在是横店影视基地的一位演员,跑龙套居多,没戏的时候就坐在他的宝贝马扎上等,等着等着就过去12年,演了些小角色,却始终没等出啥大名堂,终于顿悟到靠演戏谋生是条死胡同。但,这也不是重点。重点是,他发现自己人生真正的“新大陆”是当歌手,并且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一定能在唱歌上有所造诣,出人头地近在咫尺。他甚至决定卖掉自己的老房子去音乐学院深造个一年两年,回头来个一夜爆红也可能不是天方夜谭。

 

大叔爆棚的自信让我有点儿hold不住,绝对是未闻其歌先振其势型。在被要求向嘉宾们展示最新的谋生技能时,大叔更是列出可以证明自己歌声辨识度高的三个特点,声明自己乃“可塑之才”,依次是动听度、宏伟度以及音色高度。往通俗里说,就是好听浑厚又能飙高音。说罢,大叔分别就仨特点唱了三首歌 –王菲的《传奇》,帕瓦罗蒂《我的太阳》中文版,阿宝的《山丹丹花红艳艳》,三曲毕,吾汗下。如果大叔在开嗓前没有进行那番“声音辨识论”的话,或许他刻画出的会是一横跨流行、美声和民歌的资深屌叔形象:唱得投入不说,表情享受不语,就看那紧握着的拳头使劲地抖(真为那话筒捏把汗),好似用尽全身力气,用生命在歌唱……可惜,我在前面加了如果二字。大叔的歌声恕我实在欣赏不来,不知道是中了哪门子邪的我从他那缥缈的《传奇》里听出的是逆生长萌音,从《我的太阳》里看到的是夸父追日的悲剧,他的《山丹丹花红艳艳》怎么就唱出了《向天再借五百年》的不甘告别呢?应该是大叔境界太高深吧,跑调走音神马的都是浮云,只怪妹纸我道行太浅,搞不懂(好像懂不懂也无所谓)。

 

当过8年电台播音主持的大叔的确“一鸣惊人”,看众人的满头黑线就知道了。相亲结果以失败告终,而大叔对唱歌事业的热情依旧高涨,尽管遭到质疑和反对,啼笑皆非。大叔一直在自己建立的理想大道上前行,路人的想法在他眼里似乎都轻如鸿毛,大叔就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失败也好,不被看好也罢,我就这样一直走着,总有一天会到达阳光彼岸。

 

若要谈论大叔的选择是否正确,我没有资格更没有权利。我想谈的是大叔拼老底追求歌唱事业这件事,他为何如此坚信能在歌坛闯出一片天,而不会像奋斗12年的演艺生涯那样无疾而终?他的草根明星梦源于何处?

 

大叔说他决定学习唱歌是因为某次参加合唱团时声乐老师的一席话,让他茅塞顿开,自问“这过去20多年来我为什么不去学唱歌?”。我理解的潜台词是“要是我20多岁的时候就开始学唱歌,我现在应该已有所成,我早干嘛去了?真是愚蠢至极!”我猜,从那一刻起,大叔意识到唱歌是条成名获利的捷径,并且认为现在上路也为时不晚,因为自己具备极好的先天条件 – 悦耳、宏伟且音域广。我又纳闷儿了,是谁让大叔萌发出如此单纯又有点脱离现实的自我认知?绝不仅仅是那位合唱团老师,老师的话(虽然我也不知道到底说了些啥)顶多算得上导火索,如果没有其他前期漫长的铺垫,大叔心中的那把不成功便成仁的火不会一点就燃,必定是经过长时间地潜伏才敢妄动。

 

那么滋润大叔唱歌之梦的肥料从哪里来,谁是他真正的“启蒙师”?是近年来极速升温的平民歌唱选秀节目播下的种子;还是海选里五花八门的民间奇葩给了大叔追求梦想的盼头;还是由大牌明星坐镇指导的成功速成班把橄榄枝象征性地抛给了演艺事业受挫的大叔,告诉他天无绝人之路?

 

好像有点扯远了,回到唱歌这件事上。啥是唱歌?可以把它当成运动,有益身心健康,没事儿吼两吼,舒坦;可以把它当成一门艺术赏心悦耳的体验,余音绕梁,享受;也可以把其作为招纳贤才的竞争资质,吸引全国各地被埋没的好声音浮出水面,全民歌唱,说的就是你!而把唱歌当成收视率制造机时,它却不可避免地成为了那些为唱而唱、为博眼球的人们心中的名利直达电梯,低门槛、低投入的优势让这些自我膨胀的人有站上全国性大舞台得瑟的机会:不管有没有真材实料,只要我自认为是全球第一高音,我就有资格参加比赛,我就是那颗等着被打磨的钻石。一旦遭遇残酷否决时,钻石怒了,认为你们没有慧眼,带着墨镜不识货,满腹怨气地拂袖而去,留下惊叹号省略号无数。

 

对于观众,这类人通常都自动归为奇葩组,缺少自知之明,或只是来哗众取宠的;对于制片方,这类人就是冲击收视率的好料,有笑点也是看点;对于评委那肯定就是噩梦,一场接一场,不堪回首。可谁让节目打出“只要你爱唱歌,就来XXXX”、“为所有找不到出口的梦想而存在....”的无比亲民又鼓舞人心的标语呢?爱歌之心,人皆有之。

 

妹纸我也喜欢唱歌,有事无事哼两哼,嗓子痒了就去KTV泡一泡,长期观看各种歌唱类节目,中毒也在所难免,幸亏不算深,虽偶尔冒出多年后去报个名的幻想,但也还是客观认识到自我差距,比起海选里的各位信心哥是差远了,跟大叔相比更是望尘莫及。看到五音不全的选手自得其乐地“折磨”着数亿观众耳朵,我纠结:他们应该是歌唱真人秀的炮灰吧,悲催的是他们自己还不知道,要不就是根本不在乎。鼓励全民歌唱固然是好事,大规模开展也是好事,缺乏定义和制度的推进是不是好事很难说,有点让盗版碟在音像市场上泛滥的意思。什么是好声音,什么是最强音,什么是梦之声,没有定义。声音本来就是个以非物态形式存在的主观事物,不是只有经过训练的歌声才是能打动人的,山间纯朴的男女对歌、轻柔绵延的摇篮曲也可以触碰心弦。声音的好坏不容易去界定,无形的标准形成于导师、评审和观众的感同身受中,目前听到最多的判断依据是这个我们寻找的声音要有故事、有内涵、有真情实感等等等等,实际上是要找有人愿意出钱包装、有粉丝愿意买你专辑、有星途、有潜力还要有人气的声音。这个不是红极一时的歌唱秀的诟病,绝对不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与从前音乐界新人大多科班出生的时候相比它们已经开启了另一个歌唱时代,人人都能登台演唱的时代,只要你有料。问题就是你有木有这个“料”,我不知道,导演不一定知道,评委有时候知道有时候也不知道,最能给出权威回答的可能就是尊敬的大众评审们,随心投票,投出的却是台上歌手的命运。票数高的不一定是唱功好的,票数低的也不一定唱得烂,人情分、私心、个人喜好的成分有多高天知道,但既然站上这个舞台就必须接受所有结果。那些光看到节目选手发光发热的信心一族们真的理解参加选秀节目的代价和需要付出的一切吗?这条所谓的“成功捷径”真的不是每个凡人都走得起的,在你把它看成是捷径的时候你就注定要走偏。成功没有捷径,每一步都是在正确衡量自我实力前提下才能迈得稳的,当然这个实力可能是经过后天培养得到的,但不是每种实力都适合每个人,即便是听到别人奉承,也不代表你具备这种实力。喜欢电影《中国合伙人》里的那句台词:“听一个人说话,不要听他说了什么,而要听他没说什么。”“夜郎自大”的路不好走,从社会、现实、家庭四面八方刮起的狂风暴雨会狠狠地把你无限憧憬的光明大道一步步摧残为泥泞不堪的羊肠小道,走太久了就会迷路。 

 

跑题太严重,不说了。这不过是我闲来无事时发的牢骚,由一位大叔的歌唱梦想引发的联想,事实是什么恐怕除了大叔谁都不知道。或许,我根本就是在小题大做,那大叔就是个百折不挠的奇葩,越挫越勇,为梦想赴汤蹈火在所不惜之高人也。妹纸我领教了,搭电梯实现草根明星梦,Good idea, bad timin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等一个晴天
后一篇:Rain talk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