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叻沙laksa美食悉尼马来西亚 |
分类: 食趣佳肴 |
阳光灿烂的悉尼已不再暖人,冬日凛冽的寒风侵蚀着行人的身体,7月初的悉尼迎来了最冷的日子.
但这并未给悉尼夜晚的街头带去丝毫的冷清,QVB和Myer依旧有着川流不息的人群,我和巧克力也在其中,空空如也的肚子呼唤我们去吃些热乎乎的东西暖身,Laksa,入选.

巧克力推荐的一家Laksa House,位于QVB最底层,简单朴实,有着一般Food Court的装潢style,可这里的顾客可不少,都晚上7点多了,还有人陆陆续续的光临,看来这里的食物一定不错.
我们点了海鲜Laksa和一份快食配饭,选了素炒西兰花,咖喱羊肉和辣椒八爪鱼.

正宗的Laksa讲究椰浆的鲜味、鲜虾的甜味和自制辣椒油的辣味,而里面的主食也是一定要用粗米粉。
眼前这碗热气腾腾的laksa色泽十分诱人,浓稠的蛋黄色的椰奶浆挂着辣椒油的油珠,等不及想要喝一口汤试试.送一勺入口,味蕾被浓浓的椰奶味迅速占据,对这道菜了解甚多的巧克力也说奶味太重了,可我这个外行到乐在其中,喝着奶味十足的汤汁,带一点点的辣味,整个人都暖了起来,岂不很好?呵呵.
除了汤汁,这碗8.9澳元的laksa用料也不赖,有虾,八爪鱼,鱼蛋,豆腐还有鱼饼,和细细的米粉一起通通送入口中,咸甜适中,且很入味,不错.
另一盘里的咖喱羊肉则是入口即化,香气满口钻,可惜似乎也放了不少的椰奶,给人感觉奶味过重,吃多了会有些腻.辣椒八爪鱼则欠些火候,味道比较淡,可能和着汁吃会好些.
总的来说,这家Laksa House值得一吃,价钱适中,对于被冷风"禁锢"的人来说,一碗laksa下肚,保证暖洋洋.

百味视窗-
Laksa,华语里面叫“叻沙”。标准的“娘惹”风味,红遍整个东南亚的马来西亚菜品。 首先,解释一下“娘惹”。“娘惹”二字,是指中国人和马来西亚人通婚的女性后代。早期马来西亚人与华人通婚的后代,男性称为巴巴(Baba),女性称为娘 惹(Nonya)。据说在马来西亚的中国女性后裔个个都是烹饪能手,她们平时做的菜就叫“娘惹菜”,是令人交口称赞的南洋菜式之一,自成一派。
娘惹美食融合了马来菜与中国餐的烹调美味。叻沙(LAKSA)是娘惹美食中最具盛名的一种,中国素材的内敛遇上马来料理的奔放,调和出人间稀有的爱恋热情。
许多马来西亚原驻民认为:“娘惹”美食见证了马来人与华人的联姻喜庆,代表了浪漫丰富的娘惹美食特色。
但这并未给悉尼夜晚的街头带去丝毫的冷清,QVB和Myer依旧有着川流不息的人群,我和巧克力也在其中,空空如也的肚子呼唤我们去吃些热乎乎的东西暖身,Laksa,入选.

巧克力推荐的一家Laksa House,位于QVB最底层,简单朴实,有着一般Food Court的装潢style,可这里的顾客可不少,都晚上7点多了,还有人陆陆续续的光临,看来这里的食物一定不错.
我们点了海鲜Laksa和一份快食配饭,选了素炒西兰花,咖喱羊肉和辣椒八爪鱼.

正宗的Laksa讲究椰浆的鲜味、鲜虾的甜味和自制辣椒油的辣味,而里面的主食也是一定要用粗米粉。
眼前这碗热气腾腾的laksa色泽十分诱人,浓稠的蛋黄色的椰奶浆挂着辣椒油的油珠,等不及想要喝一口汤试试.送一勺入口,味蕾被浓浓的椰奶味迅速占据,对这道菜了解甚多的巧克力也说奶味太重了,可我这个外行到乐在其中,喝着奶味十足的汤汁,带一点点的辣味,整个人都暖了起来,岂不很好?呵呵.
除了汤汁,这碗8.9澳元的laksa用料也不赖,有虾,八爪鱼,鱼蛋,豆腐还有鱼饼,和细细的米粉一起通通送入口中,咸甜适中,且很入味,不错.
另一盘里的咖喱羊肉则是入口即化,香气满口钻,可惜似乎也放了不少的椰奶,给人感觉奶味过重,吃多了会有些腻.辣椒八爪鱼则欠些火候,味道比较淡,可能和着汁吃会好些.
总的来说,这家Laksa House值得一吃,价钱适中,对于被冷风"禁锢"的人来说,一碗laksa下肚,保证暖洋洋.

百味视窗-
Laksa,华语里面叫“叻沙”。标准的“娘惹”风味,红遍整个东南亚的马来西亚菜品。 首先,解释一下“娘惹”。“娘惹”二字,是指中国人和马来西亚人通婚的女性后代。早期马来西亚人与华人通婚的后代,男性称为巴巴(Baba),女性称为娘 惹(Nonya)。据说在马来西亚的中国女性后裔个个都是烹饪能手,她们平时做的菜就叫“娘惹菜”,是令人交口称赞的南洋菜式之一,自成一派。
娘惹美食融合了马来菜与中国餐的烹调美味。叻沙(LAKSA)是娘惹美食中最具盛名的一种,中国素材的内敛遇上马来料理的奔放,调和出人间稀有的爱恋热情。
许多马来西亚原驻民认为:“娘惹”美食见证了马来人与华人的联姻喜庆,代表了浪漫丰富的娘惹美食特色。
前一篇:晕看The Hancock
后一篇:豆腐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