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自己的幸福模式
标签:
人生幸福杂谈 |
财富只能使我们的肉体免于受苦或得到享受。幸福是内心感到的愉悦与满足,是内心的安宁和自由。所以,幸福需要内求。
我觉得当我们的衣食住行有所保障之后,财富对我们的幸福的助力就很有限了,甚至常常是有碍的。最明显的是,财富让生活变得复杂,而人生却是越简单越幸福的。
生命如此短暂—— 我们的人生只不过是一个“面死而生”的短暂过程,之后,我们会死得很久、很久。在这短暂的、类似借来的生命的里程里,我们如何能活得幸福?这说起来挺复杂。幸福有固定的模式吗?我以为没有。我相信每个人的人生幸福都可以是很不一样的,毕竟我们都是如此独特的个体,我们的气质、基因、性格、身世、际遇、所受教育、出生环境和年代等等(这些综合就叫命运)各不相同,我们的幸福之路也必然各不相同,甚至很多人是大不相同的。你的幸福,未必是我的幸福。她的幸福,未必是他的幸福。所以,幸福的模式至少应该有成千上万的,而且是持续不断创新的——毕竟我们对人类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想要拥有人生较高的幸福质素,我们就得创造自己的幸福模式。幸福需要创新,要有勇气走自己的路。我们需要努力地学习,在深刻地了解认识外界世界和自己的内在世界后(知己知彼),去仔细权衡利弊,以期能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模式,找到一条通往自己的幸福之路。
由此也可以得出,那些爱攀比的、要完美的、什么都想要的人(别人有的,他都想要),是愚蠢的。他们一生的幸福感必定比命定的低。股市上有句名言,谁都能从股票上赚到钱,唯有贪心的人不能。人生也一样。谁都可以生活得幸福,贪得无厌的人,不能。
美国人说到追求人生时,很多人常说fulfill my life, 或make my life fullest,这个fulfile和fullest是很有意味的。依我看,我们的人生的幸福的模式,有很大一部分是天定的,气质、身世、基因这些都是天定的(命),后天的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去完善、去实现自己的人生。这个fullest,不是十全十美,而是让我的生命在那个天定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实现最大的完美。实现(fulfill)得好,幸福质量就高。这就是顺应自然。这和地基不同,盖的房子也要不一样,是一个道理。该盖别墅的地,非要学人盖大厦,结果卖的价不一定比别人高,还要冒随时倒塌坐牢的风险。
中国人的攀比是很害人的,俗话说,人比人,逼死人。攀比,让很多人毁了自己的人生。比如,对有些人来说,求财是福,对有些人来说,遇财祸生(八字里说身弱不胜财),后者若不自知,拼命求财,只会离幸福越来越远,甚至毙命。这种例子太多了,看看那些深陷牢笼的贪官吧。又如,有的女子命中碰到的男人,对对她的人生都有助益;有的女人命中碰到的男人却都是索取型,甚至是祸害型的;反过来,有些男人命里碰到的女人都会对他不错,有的就惨了(后一种男女还该要婚姻吗?随大流还是走自己的路?)。再说,成就感,你现在弄个万科或阿里巴巴让我管,我不是管不了(我没觉得我说这话大了),但,我会很不幸福。你弄个学校给我管,给我完全的自主权,我不但会搞得的很好,要紧的是那是我的兴趣所在,再苦再累,我也会觉得很幸福。老天不成全,俺搞个十几二十人的私塾,一样乐和,内心一样很有成就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做自己能做的事,尽力把它做到自己的最好;过自己能过的,过得舒心的日子,人生应该都会挺成功、挺幸福的。跟自己比,每天都在探索,都在fulfill,都在朝着fullest逼近,就足以快乐。跟别人比个什么劲?
幸福没有十全十美,把十全十美的模式设置为自己的幸福模式,你一定不幸福。相反,有些缺憾,也许正是适合你人生的一种恰好的完美。有得必有所失,才是大自然的定律。幸福是一种平衡学。要科学地生活。生活需要创新,幸福需要创造。让我们都创造性地定立自己的幸福模式,让自己的人生圆满、幸福、快乐!
、
注:亚里斯多德(Αριστοτέλης,Aristotélēs,),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也是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他在许多领域都留下广泛著作,包括了物理学、形而上学、诗歌(包括戏剧)、生物学、动物学、逻辑学、政治、政府、以及伦理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亚里斯多德三人被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一些人认为亚里斯多德发展出的学派是柏拉图哲学思想的延伸,一些人则认为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两人所代表的是古代哲学里最主要的两大学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