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名山寺院(虎丘山)】(1)虎丘山上云岩寺(一)

标签:
苏州佛教名山郁永龙虎丘 |
http://s15/mw690/001xVOeWzy7mIaemheCbe&690
题记:中国很多地方都是“深山藏古寺”,虎丘与众不同,是“山藏古寺中”,明代诗人高启有这样的诗句:“老僧只恐山移去,日落先教锁寺门” 。一把铜锁,把尘世的繁华和喧嚣都锁在门外,这是虎丘山、寺的独特性。2016年1月14日、8月7日,我又两次前往虎丘寻访佛迹,虎丘山山不高,但它是苏州的一座佛教名山。
虎丘山上云岩寺(一)
郁永龙
苏州的云岩寺位于姑苏城北的虎丘山上,云岩寺塔及云岩寺的建筑,1960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虎丘山,位于苏州城西北7里,享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山海拔34.3米,面积为282.3亩。
虎丘始盛于春秋,为吴王游乐宫苑,据《吴越春秋》记载:吴王阖闾在吴越之战中受伤死去(前496年),其子吴王夫差将其父葬于此,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
http://s15/mw690/001xVOeWzy7mIagAWqade&690
一、云岩寺历史沿革
据《吴地记》记载:东晋时司徒王珣和弟司空王珉曾在此营造别墅(327年),舍宅为东西两寺,称“虎丘山寺”,寺宇颇为壮观,为东南一大名刹。唐代虎丘因避高祖“李虎”讳,寺名改为“武丘报恩寺”。会昌五年(845年),佛寺被废毁,五代末年建塔。北宋至道间重建寺宇,称“云岩禅寺”,塔亦名云岩塔。金兵南侵,寺毁,南宋绍兴年间重建,寺院规模宏伟,琳宫宝塔,重楼飞阁,列为“五山十刹”之一。南宋末,寺又毁,元至正间再建。明永乐、正统间又重建,明末再次被毁。清康熙时再建,改名“虎阜禅寺”。自宋至清末,云岩禅寺被火焚烧七次,现存古建筑除虎丘塔、二山门,大都是清同治、光绪年间建造的。在民国七年,云岩禅寺重修山门,抗日战争时期,逐渐衰落,新中国成立后,山上殿宇才获得重修。可是,1966年,“文革”开始,寺庙又遭受厄运,佛像被毁,和尚被逐。
http://s9/mw690/001xVOeWzy7mIaiIg08c8&690
虎丘云岩禅寺依山势而筑,“古塔出林杪,青山藏寺中”,为其一大特色。一般来说,“深山藏古寺”,而唯有虎丘则“山藏古寺中”。宋文学家王禹称登虎丘诗云:“寺墙围着碧孱颜,曾是当年海涌山。尽把好峰藏院里,不教幽景落人间。”明初诗人高启更为有趣地曾曰:“老僧只恐山移去,日落光教锁寺门”的诗句来形容山藏寺中的特色,不禁令人叫绝。
云岩禅寺历代有许多著名高僧在此寺住持,名僧竺道一、竺道生、昙谛、岌法师等,都曾入山讲经。梁僧隋若、智聚、诏僧慧严、僧瑗、齐翰等,也曾住过此寺内。宋代之后,高僧绍隆经常来往,一时众僧云集,道声大扬,逐渐形成禅宗之一派——虎丘派。虎丘派以绍隆为祖,与以宋杲为祖的大慧派并立,在佛教界影响颇大。绍隆不仅名重宇内,而且在国外也受尊敬。元以后,绍隆派流传日本,称虎丘派,日本禅宗四十六派中,出于绍隆有三十六,现日本使者来到中国必到虎丘拜谒。绍隆圆寂于南宋绍兴元年(1311年),建塔于虎丘的东山庙西松经后,塔前竖一石坊,题为“临济正传第十二世隆禅师塔,”俗称隆祖塔。
http://s2/mw690/001xVOeWzy7mIaksOd311&690
禅风蔚然千年的云岩禅寺,产生了璀灿独异的佛教文化,其显赫历史地位,亦为吴中之冠。“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之成语,早已名扬中外。说的是晋宋年间,高僧竺道生(公元355-434年)来虎丘云岩寺讲经说法。因其新见迭出,说理透彻。不仅僧俗听众,额首称是,席下顽石,竟亦欣然点头。故虎丘山至今留有“点头石”之胜迹,传其盛事。自虎丘建寺后,从此高僧名士,相继住锡吟咏;骚人墨客,酬唱书画不已。直到清康熙帝6次巡幸江南,6次皆登虎丘;而乾隆6下江南,竞也6度游览虎丘。二帝且均有题匾题诗留存至今。康熙第四次(1707年)重游虎丘时,还亲书“虎阜禅寺”的匾额赐给庙里。
http://s10/mw690/001xVOeWzy7mIan4dvPf9&690
http://s2/mw690/001xVOeWzy7mIanIYqB31&690
http://s1/mw690/001xVOeWzy7mIaofoQgd0&690
(待续)
(作者/摄影:郁永龙,写于2016年8月8日)
========================================================
欢迎点击右上角按钮就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关注笔名苏龙公众微信号方法:
1、直接添加本公众号:笔名苏龙
2、点标题下面蓝色字“笔名苏龙”关注
3、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号-点击关注
4、扫下方二位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