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词格律-撷芳词〔摘红英〕

(2009-12-14 11:34:55)
标签:

文化

分类: 古典文学

撷芳词〔摘红英〕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换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 △ · ·   △   △     · △ ···· · ·△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换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 · ·   △   △     · △ ···· · ·△

 

  特别提示:
  词牌《撷芳词》本格上下阕平仄格式同。前三句为一组句,同韵。第四句起换韵,后四句为一组句,同韵。
  注意:下阕前三句与上阕前三句同韵,下阕后四句与上阕后四句同韵。
  第六句平仄,根据前人填词情况看,可在声调和谐基础上自行斟酌。
  另一格,上下阕句尾添三叠字,且词牌常用《钗头凤》名,故今人仿填时当以词牌名区分之。《钗头凤》格式另附。


  【注】“·”表示在兼顾音律和谐前提下可平可仄。“△”表示韵脚。

 

 

撷芳词〔五代〕《古今词话》无名氏

风摇动,雨濛茸,翠条柔弱花头重。春衫窄,香肌湿,记得年时,共伊曾摘。

都如梦,何曾共,可怜孤似钗头凤。关山隔,晚云碧,燕儿来也,又无消息。



摘红英〔宋〕赵汝茪

东风冽,红梅拆,画帘几片飞来雪。银屏悄,罗裙小,一点相思,满塘春草。

空愁切,何年彻,不归也合分明说。长安道,箫声闹,去时骢马,谁家系了?

  注:拆,古读音“彻”。
 


摘红英〔明〕李 鄂

潮头白,峰头碧,落梅香暗渔翁笠。西风透,东风骤,待得晴明,莺花时候。

莺声涩,花枝寂,春来已蜡看山屐。山如旧,春如绣,层楼望处,苍寒红瘦。



摘红英〔元〕张 翥

春晴中酒

莺声寂,鸠声急,柳烟一片梨云湿。惊人困,教人恨,待到平明,海棠应尽。

青无力,红无迹,残香积粉那禁得。天难准,晴难稳,晚风又起,倚阑争忍。



摘红英〔宋〕刘辰翁

赋花朝月晴

花朝月,朦胧别,朦胧也胜檐声咽。亲曾说,令人悦,落花情绪,上坟时节。

花阴雪,花阴灭,柳风一似秋千掣。晴未决,晴还缺,一番寒食,满村啼鴂。
 
 

 

 

词牌《撷芳词》又名《摘红英》《玉珑璁》《折红英》,双调,五十四字。上下阕各七句,各六仄韵。另有上下阕后各添三叠字格,见《钗头凤》。
  相关资料:《古今词话》云:“政和间,京师妓之姥曾嫁伶官,常入内教舞,传禁中《撷芳词》以教其妓。人皆爱其声,又爱其词,类唐人所作。张尚书帅成都,蜀中传此词,竞唱之。”又名《摘红英》,殊失其义。不知禁中有《撷芳园》,故名《撷芳词》也。按:程垓词名《折红英》。曾觌词名《清商怨》。吕渭老词名《惜分钗》。陆游因词中有“可怜孤似钗头凤”句,改名《钗头凤》。《能改斋漫录》无名氏词名《玉珑璁》。
 

 

小重山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   · △ ·       △ · ·   △  ·  ·   △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   △ ·       △ · ·   △  ·  ·   △

 

  特别提示:
  上阕第二句为“上五下三”句式,第四句为“上三下五”句式。
  下阕第二句为“上五下三”句式,第四句为“上三下五”句式。


  【注】“·”表示在兼顾音律和谐前提下可平可仄。“△”表示韵脚。

 

 

 

 

小重山 〔宋〕贺 铸

花院深疑无路通,碧纱窗影下、玉芙蓉。当时偏恨五更钟,分携处、斜月小帘栊。
 
楚梦冷沉踪,一双金缕枕、半床空。画桥临水凤城东,楼前柳、憔翠几秋风。
 


小重山 〔宋〕米友仁

醉倚朱阑一解衣,碧云迷望眼、断虹低。近来休说带宽围,人千里、还是燕双飞。

深院日初迟,绮窗帘幕静、恨生眉。不堪虚度是花时,鸿来速、争解寄相思。

 

小重山 〔宋〕李清照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小重山〔宋〕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街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筝,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小重山 〔宋〕辛弃疾

一闭昭阳春又春,夜寒宫漏永、梦君恩。卧思陈事暗销魂,罗衣湿、红袂有啼痕。
歌吹隔重阁,绕庭芳草绿、倚长门。万般惆怅向谁论?凝情立、宫殿欲黄昏。
 


小重山〔宋〕黄子行

一点斜阳红欲滴,白鸥飞不尽、楚天碧。渔歌声断晚风急。揽芦花、飞雪满林湿。

孤馆百忧集,家山千里远、梦难觅。江湖风月好收拾,故溪云、深处著蓑笠。

 

 

 

 

本词牌又名《小冲山》《小重山令》,双调五十八字,前后阕各四平韵。
  本词牌相关资料:《宋史·乐志》双调。李邴词名《小冲山》,姜夔词名《小重山令》。韩淲词有“点染烟浓柳色新”句,故又得名《柳色新》。唐人例用以写“宫怨”,故其调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无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