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及反思)

(2011-04-09 22:29:30)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反思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观音镇小    江鑫堂

教学反思:

    昨天在柳嘉镇小上了一节以上内容的课,很不成功。原因是我没有事先去了解学生的现状,这一节与上一节内容联系性很大,学生对上一节的内容没有掌握。可以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都还没有学习,而这节是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可想而之!我在上到练习引入环节上看到学生这样的水平时,慌了,知道出了问题。当时的就想不上了或停下来上例2的内容,最后想到有太多的老师在听课,还是坚持上了,不过只上了预设内容的一部分,而且完成的内容都是强拉过去的。另外,学生死气沉沉的,学习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我在之前也想了办法,做了游戏。但上课时学生就是不主动。今天到宜八中听了两节杜郎口中教师带来的两节课,他们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上最用了小组打分的方式。联系昨天的课,我想以后到外面的上课,可以借鉴小组打分的方式以调动学生积极性。

总之,以后上公开课,如果所上内容与前面联系大,一定要去班上了解学生现在的知识掌握情况。

想办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

                                            2011.4.9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2页的例3及试一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整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的道理;认识带分数。
    2.会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混合运算中的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3.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获得成功体验,建立信心。
【教学重、难点】
      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中怎样通分

【设计理念】

       发动学生寻找解题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对重难点加以点拔。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出示口算卡片
教材75页练习十六第一题的八个小题。
二、学习新知

(一)教学例3(课件展示)。

1.处理方法:放手让学生去完成,看看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行(本内容难度不大)。

2.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讨论,教师巡视。

3.请不同解法的学生上讲台板书,讲自己的理由。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实验得出:

计算得出:
算法一:3/5+2/3+2/5=9/15+10/15+6/15=25/15=5/3
算法二:3/5+2/5+2/3=1+2/3=1 2/3

算法三:3/5+2/3+2/5=9/15+10/15+2/5=------分步通分

4.在学生讲解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看看哪一种算法更简单;能简便的可以简便,要通分的最好是一次性通分;

说明 1+2/3可以写成1 2/3

5.自主学习,认识带分数。
师:像1 2/3这样的分数又叫什么分数呢?怎么读?请同学们看教科书第72页。
生:像1 2/3这样的分数是带分数,读作:一又三分之一。

6.比较5/3与1 2/3的大小;

1 2/3在本题中表示的含义是1瓶多2/3瓶。5/3和1 2/3这两个结果相等吗?(充分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可画圆形图表示两个分数来比较。)
     5/3和1 2/3相等,带分数1 2/3只是假分数5/3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7、师生共同完成:

补充例题: 3/4-1/5-8/3  

强调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通分的重要性。
    (二)尝试练习,

教科书第73页试一试:理解分数混合运算顺序,弄清计算步骤。
     学生独立解答,小组内相互交流各自的算法。请三位学生在黑板上完成。
教师展示学生的作业,请学生分别说说每题的计算步骤。有不同算法的作业都展示出来。

总结: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时,必须先把相加减的异分母分数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通分时可以分步计算,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然后再计算。注意计算时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自己的方便来选择通分的方法。
三、总结新知,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板书课题)这节课还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六第2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