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摘桑葚的童年

(2020-05-03 10:50:53)
标签:

摘桑葚

分类: 生活,亲情
      沂蒙山东北部山区农民自古种桑养蚕,缫丝卖钱,贴补家用。老家地里的老桑树很多,有的都几百年了,树干中空,虬枝屈曲盘旋,却依旧绿叶满树,枝杈间结满桑葚,一派生命力旺盛的景象。
     夏初是桑葚成熟时节,在物质极度贫乏的年代,摘桑葚吃是农村孩子一年一度、过期不候的乐事美事。田野里到处是老桑树,都结满桑葚,你摘不完,吃不尽。唯一麻烦是村子近处的桑葚往往先被摘光了,去远处摘又需要时间。于是,逃学摘桑葚就成了男孩子必要的选择,代价是被老师批评被家长责打;但横竖比较,利大于弊。女孩是不逃学的,胆子小。
     桑葚成熟时节,正是沂蒙山区狼生小狼的时候,老家有“麦子黄梢,马虎shào羔”的谚语,过去沂蒙山山高林密人少,山上狼很多,在喂养小狼时,食物不足,老狼就下山叼孩子吃。所以,每当这个时节,家家户户都看得很紧,生怕自己的孩子被狼叼走。尽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沂蒙山区已经难觅狼的踪影,但狼还是有的。这时孩子逃学摘桑葚,总让家长老师大为惊恐,往往是各自出动,漫山遍野寻找。
    记得有一次,我和同班的一个远房二哥逃学去野外摘桑葚,他名字叫利国,利国二哥胆大出了名,跟着他能跑很远,能摘到最甜桑葚。不要以为好吃的桑葚是紫色的,最甜桑葚其实是一种纯白色的,但很少见,一百棵桑树里能有一棵结白桑葚,老家人叫这种桑葚为“浆椹子”,特别甜。我俩跑了很远的路,终于摘到了“浆椹子”,正得意之际,猛听得远处有人在唤我的名字,仔细一听是我大哥。利国二哥立刻下令卧倒,我俩就地趴在桑树下的麦田里,屏气凝神,悄然无声。大哥由远而近走到田头,然后大声唤着我俩的名字,说到:“快爬起来吧,我看见你俩了。”其实他没发现我俩,用了“打草惊蛇”之计,轻易就把我俩诈出来。于是,我和利国二哥乖乖站起来,被活捉了。大哥没有责打我,而是语重心长教育我俩要好好读书,不能逃学。教育完毕,我俩跟着大哥回到了学校,老师也没有过多批评我们,皆大欢喜。
   今天在早市买到桑葚,恰逢大哥64岁生日,想起童年趣事,特记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