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必须正视教育的现状及其对中华民族的严重危害

(2016-07-14 07:26:40)
分类: 大视野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兴则民族兴,教育败则民族衰;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命运。没有成功的教育,便没有成功的国家;教育是兴国治国的根本和基础!30年来,中国教育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问题越积越多,若再不果断全面拨乱反正,势必危害国之根本。

1、教育规划的无序化

       从国家到到县区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在制定“××年教育发展纲要或规划”,这些“纲要和规划”往往是凭空起高楼,无视国家、社会和地区的发展现状,无视教育现状和教育规律,大而不当,看上去很华美,但缺少科学性,没有实际的可操作性。教育是科学,搞好教育必须要遵循教育的规律。教育要以人为本,必须尊重人的个体成长规律。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平衡发展和长治久安,教育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未来,所有教育的规划都是大战略,不可不慎!

2、教育现状的浮躁化

      从幼儿园到大学,中国教育一派浮躁的气象。

      学前教育越来越被国家和社会所重视,于是幼儿园教育教学花样翻新,新名词层出不穷;学前教育改革越来越艰深,学前教育理论越来越深奥。其实,中国学前教育若能去实践陈鹤琴的教育教学理念,就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教育。

      与之对应的是中国大学教育的现状完全是放羊式的,缺少科学规划和科学管理。大学扩招后只注重数量而不抓质量,专业设置上一窝蜂一拥而上,国家和地区没有总量控制,导致教学质量严重下降,毕业生总体培养质量严重下降。

      小学教育忽视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初中高中仍是应试教育;职业教育一窝蜂式地抢眼下就业好的专业,完全没有国家和地区的总体规划,在学业形式上花样翻新,一会儿3+2,一会儿2+3,一会儿3+4……没有科学规划,哪来的科学发展?

3、教材编写的混乱化

      教材编写必须国家统一,这是一个关乎中国长治久安的大事,这是一个关乎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大事。忽视教材统一编写的恶果,现在已经开始显现。全国各地各级各类教材编写的现状极其混乱,某些教材质量很低劣。某个专业的或地市区教育学会(教研室),甚至是某几个学校的校长,几个人做主,几个月就可编写一本教材,找个专家名人或主管官员作序,就可发行通用。为了职称和金钱,某些人编写教材的冲动难以抑制。

4、历史教育教学虚无化

      欲亡其国必先灭其史。

      中国现行的历史教育教学对中国历史的虚无化已经达到了极致。中考高考淡化历史知识的考察,初中高中的历史教材对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进行了虚化淡化处理,某些“历史学者和教师”甚至成为颠覆中国历史的“名人”,导致中国的初高中生、职校生、大学生不了解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基本脉络,不知道中华民族的历史名人的具体事迹,不认同中华民族的英雄。这是可怕的不认同中华文化的先兆,决不可等闲视之!

5、体育教育形式化

      20多年来,中国中小学生的体质持续下降,近视率持续上升。城市中小学操场达标率很低,城市中小学生肥胖率居高不下;偏远地区的农村中小学缺乏基本的体育器材和场地;中国孩子多数不会游泳,每年暑假淹死的中小学生不计其数。好多中小学生不能跑、不能跳、不能做引体向上,甚至站在太阳下升国旗都晕倒。不管表面上学校体育活动喊得多么响亮,现实是残酷的。

6、艺术教育边缘化

      在好多城市中小学,艺术教育是可有可无的“副科”,可设可不设,随意被挤占;在好多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教学是空白,没有师资,没有课时。在追求中考高考的学校,艺术教育教学(艺考生)要么被单列,要么就是空白。从小缺少艺术的熏陶,导致绝大多数中国孩子的综合艺术素养严重缺乏,他们对美迟钝而麻木,对丑同样迟钝而麻木。

7、公民教育和文明教育缺失

      公民教育就是爱国教育、民主教育和法制教育;文明教育就是现代人修养的教育。而我们现行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严重缺失了公民教育和文明教育。我们的爱国爱民族的教育概念混淆不清,不讲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我们的文明教育不讲现代文明社会通行的基本规则和礼仪;导致我们中青小三代人缺失公民素质和文明素质,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淡化,责任感缺失。“带路党”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出国留学工作是好多中国孩子的梦想;高中、大学里的男生吸烟现象非常严重;中国人走到世界各地都被人笑话言行粗鄙,不懂礼仪。

8、教学程式化

      教育的全面浮躁化,必然带来教学的浮躁化。表面看,中国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红红火火,新名词、新模式层出不穷,所谓的“教育改革专家或学者”满天飞。实质上20年来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只停留在表面和形式上转圈圈。中国教育改革在实际内容上没有任何进步或创新;相反的,教学的程式化越来越严重。一门课必须教案一致,课件一致,课堂教学形式一致,教学进度一致,作业内容一致。教育主管部门和机构动辄就推广某种教学法,完全不考虑教师和学生的个体因素和特色,不考虑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9、教师资格准入门槛低而且没有健全淘汰机制

      教师的职业资格应该有科学完备的行业标准,这个职业不是考一门《综合素质》和一到两门专业课就可取得资格证的。比如:口头表达能力,汉字书写水平,普通话水平等级都应该是衡量教师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实际上,口试和面试要比笔试更实用、更重要。可见,现行的教师资格准入门槛太低。

      不仅如此,直到现在,教师这各行业尚没有健全的淘汰机制。只有那些有严重且确凿违纪违法事实的教师,才能被解聘或开除。有人长期不上班,吃空饷;有人师德不好;有人教不了课;有人长期泡病号;这些人拥有教师资格证甚至没有教师资格证,但学校都不敢解聘他们;“打破教师铁饭碗”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没落实到行动中。

10、教育科研行政部门商业化

      一切向钱看让教育科研部门商业化倾向越来越严重,设立各种教科研项目、课题,进行各种评比,都是以挣钱为第一要务。肥了个人,苦了教育。这是20年来教改在形式上花样翻新,实质内容没有任何创新进步的根本原因。

11、教育科研民间团体山头化、世袭化

      各种教育学会、研究会山头林立,拉大旗扯虎皮,形成一个个小圈子,抱成一个个小团体,党同伐异,整天陷于内部利益争斗,对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贡献甚少。这些数不清的民间团体逐步走向“世袭化”的近亲繁衍,开始变得“畸形”,这对中国教育的进步和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12、教育行政部门衙门化

      中国教育改革创新的最大阻力来自上至教育部,下至镇街教委的教育行政部门的衙门化。不深入教育教学的一线,怎能了解中国教育的问题?没有科学的调研,哪来的科学决策?固化的行政体制不可能制定出科学的教育规划,只会严重阻碍教育的科学发展。中国的教育现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13、外语教学洋奴化

      娃娃学外语,全民学外语,全民考外语。这是中国独有的畸形现象。

      对外语的过度看重,导致中国教育资源、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外语教学的洋奴化由来已久,贻害深重。好多根本不用外语的行业,成千上万在工作生活中不是用外语的中国人,终生在为根本不用的外语考试付出金钱和精力的代价。科学合理的学习外语,这是中国教育必须改革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14、校长官僚化

      幼儿园园长、中小学校长乃至大学校长应该是教育专家,应该是随时能走进课堂的最优秀的教师。而现实是幼儿园园长不上课,中小学校长不上课,一个学校不上课的管理人员少则几个、十几个,多则几十个、几百个甚至上千。他(她)们都是教育行政部门任命的干部,但不见得是教育的专家;他(她)们人治和治人的本事很大,指导教育教学和民主管理园校的本领往往不强。民选园长、校长在中国教育界还是一个梦。

15、农村教育空心化

      农村的空心化带来了农村教育的空心化,合校并校后,农村留守儿童和少年的教育更是带来全面的社会挑战。如何管理好、教育好农村留守儿童和少年,让他们健康成长,这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教育界责无旁贷。没有好的师资,就没有好的教育,留住坚守农村教育的优秀教师,这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

16、教师职称与工资的不合理现状

       现行的教师职称制度弊端太多,根本起不到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作用。不彻底改革这一制度,只是增加职称的级别,让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也评正高职称,其实这样做毫无意义。

      教师职称评审应分级分类进行,幼儿园、中小学、职业学校的老师要看重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看重教龄和班主任工作年限,弱化教科研论文和成果,不考外语;大学老师要看重课堂教学,看重教龄和教研成果,分门别类后决定考或不考外语。

      教师这一职业基本是在做某一项重复性的工作。一个合格的老师只要经过三到五年的教学实践锻炼,就会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初级职称、中级职称、高级职称的三位老师上同一门课,可能初级职称的老师讲课更受学生欢迎。

      因此,教师工资的组成应突出实际的岗位工资,适当合理的提高教龄工资,必须弱化职称工资。强调班主任的付出,不要忽略任课教师的作用;毕竟,教育是一个全员育人的事业。提高班主任津贴而无视任课教师的课堂教育,势必影响多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矫枉不能过正。

17、推进教育均衡的艰巨性

      衡量中国教育走向现代化、走向成功的唯一标准是教育资源分布均衡、科学、合理。而现实是中国教育存在严重的地域差别、城乡差别、重点园校和非重点园校的差别。

      即使在中国教育最先进的北京上海,同样存在着以上问题。不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教育不会有实质性的进步,中国社会也不会有实质性的进步。

18、高考改革的紧迫性

      在广泛而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中国高考制度做了一些小的改革,但这还远远不够。

      在全国统一高中教材的基础上,全国要统一考试的内容,按省市自治区教育水平的不同各自划定录取分数线,然后按各省市自治区的考生人数来统一分配录取比例。统一取消加分制度,只保留极个别如烈士子女加分、立功战士加分即可。高校学生应宽进严出。

19、学校、教师不敢管学生的现状必须靠法律来解决

      这些年,随着《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和大力推广赏识教育,家长、社会、媒体对学校和教师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进行着严格的监督检查,让“管教”这一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与“体罚和变相体罚”画上了等号,学校和老师动辄被媒体曝光、被家长告上法庭、被上级机关通报处罚……导致了学校和教师不再敢管教学生,放任自流。其严重后果就是部分学生从小法律意识淡漠,行为无法无天。

      国家必须正视当今学校和教师所处的恶劣教育环境,必须修改现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全国人大应尽快颁布《未成年人不良行为训诫法》,用法律来保护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权利,从而真正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20、愈演愈烈的校园暴力事件证明了现行教育的彻底失败

      校园暴力在中国大陆的各级各类学校里蔓延,仅仅在网上就有层出不穷的校园暴力视频,见诸媒体报道的更是屡见不鲜:杀老师的、打老师的,杀同学的、打同学的,男生殴打侮辱女生的、女生殴打侮辱女生的……

      而所有校园暴力事件中只要涉及未成年人的,从学校到派出所到法院,都显得无可奈何,因为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因此有人呼吁尽快修改此法,不要让《未成年人保护法》成为戕害中华民族下一代健康成长的恶法!

 

       总之,现行的中国教育亟需全面改革,这是关乎中华民族未来命运的天大之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