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腊月初九,中午,天开始淅淅沥沥下小雨。
午后,我打着伞步行来到海边散步。在奥帆基地西侧的彩虹桥上,有两个在冷雨中摆摊的小贩,在卖贝壳和所谓的能辟邪的“鲨鱼牙”,他们没有打伞,寒冷让他们的身子瑟缩,很辛苦的样子,可惜没有游客。海面正在退潮,寒风推浪,在桥下发出哗哗的响声。不少海鸥或在展翅飞翔,或停留在海面上随波逐流。海鸥是吃垃圾的鸟,这里是河口,水面上会漂来它们喜爱的东西。小海鸥尾巴是黑的,背部羽毛是灰色的,而脖子和肚子上的羽毛是白色的,它的喙是红色的,喙尖却是黑色的。小海鸥翘着小尾巴,昂着小脑袋,在海面上游弋、寻觅,看上去很可爱的样子。
沿着海边往西走,经过五四广场的主雕塑“五月的风”,寥寥几个游客在拍照。倒是海鸥很大胆,有几只居然落在栏杆的石柱上,惹得几个好奇的孩子上前去看;而海鸥在孩子走得近时,不慌不忙地展翅飞到海上去。这里的海滩是个岬角,海浪涌来,被石墙阻挡,发出巨大的轰鸣,激起很高的浪花,色白如雪。继续往西走,海边一排买旅游品的房子,开门的没几家,零星的游客在光临这些店家,挑选贝壳一类的小物件。
等到了音乐广场,这里地势略高,突出在海面上,风大雨冷,空荡荡的没有人。放眼望去,只有贝多芬的雕像、聂耳的雕像、冼星海的雕像在雨中矗立着、沉默着。聂耳的雕像是青铜全身像,像是在指挥、在呐喊,动感很强。而贝多芬和冼星海的雕像是半身石像,都是做沉思状。陪伴三位音乐家的是风声雨声和海浪声。海面在风中涌动,宛如一块表面参差的浅色碧玉。几只深棕色的海鸭停留在海面上,不时潜入水中觅食,时而列队聚集,时而分散行动,显得自在而有序,这一大片海是它们的。在广场西侧的岸边,两只鸽子也在悠闲地觅食,一只白的,一只花的。它俩根本不怕人,我走过它们,它们也没避让我,难得看见中国的鸽子如此态度。
原路返回,风似乎更大了,撑伞有些吃力了,气温似乎也更低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