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12月28日夜里,青岛开始下雨,29日早晨,天空开始下雪,先雨后雪,雪花湿透。到了中午,雪越下越大,风卷雪花,天地一片混沌。于是,我决定下楼扫雪。走出楼门发现气温在急剧下降,贴着地面上的雪正在变成冰。一扫,发现雪层很硬,根本无法扫。于是换用铁锨铲,果然奏效。

在漫天雪花的包围中,我奋力铲雪,终于打通了从单元楼洞到院子外的一条通道,然后给一单元开辟了一条通道。这个单元老教师最多,老人容易滑倒。

干完这些活,我累得气喘吁吁,浑身湿透。里面是热汗,头发上落上大朵的雪花,在体温的蒸腾下,全成了水。

雪下得实在太大,很快,我打通的小道又被白雪覆盖。好在,冰已经铲掉。于是我决定先回家,等雪停了以后再来打扫。

下午,大约两点钟,雪渐渐停了。我和妻子一同下楼,再次铲雪,打通原来的道路。这时,好几个孩子已经跑到院子里堆雪人、打雪仗了,年轻的爸爸妈妈与孩子们一起玩雪,他们很快活。但没有人伸把手帮助我们俩。

后来,一单元出来了一个六年级小女生,她住在一楼的姥爷家。她拿着一把竹扫帚头学着样子扫雪。但她力气小,扫不动。我用铁锨帮她先铲雪,然后让她再扫。这是,女孩的姥爷出来,接过女孩的扫帚扫起来。很快,通道打通。后来,女孩的爸爸从外面回来,父女俩开始堆雪人玩了。
回到家里,上网发了个帖子,呼吁市政府通过电视号召市民扫雪,大家各扫门前雪,社区街道应发挥协调作用。不然,今天夜里,雪就会变成冰,明天就没法走路了,而且会发生很多车祸,会摔伤行人。
今天,果不其然,人行道全变成了溜冰场,行路极其艰难,不断有人摔倒。电视新闻也报道说,行人摔伤了很多,青岛骨伤医院急诊门诊的患者“鼓了”。当然,车祸也不少。
而我铲雪的代价是腰伤复发,被中医按摩师用火罐在腰间拔出了两个茶碗口粗细的紫黑色的“圆”。
过去,我记得下大雪时,家家户户都要出来扫雪,先把自己家的巷子扫干净,再扫大街,直到与邻居碰头才停止。这样,大街小巷都扫干净了。而现在,大街马路是专业人员撒污染很强的融雪剂。楼院、人行道和背街小巷根本无人管。大商场和临街的店铺甚至连自己的门前都不打扫,根本不顾及上门顾客的安全。
人都怎么啦?方便自己就是方便大家,连这一点都要做不到,还说什么呢?唉,不说也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