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九死一生的人(之二)
(2010-12-09 21:18:03)
标签:
怀念父亲情感 |
分类: 生活,亲情 |
“难玩头”生命力极其旺健,被蝎子蛰后不久就恢复了健康,唯一的印痕是后脑勺上落下了一块黄豆粒大小的终生不长毛的明疤。再就是留下了一个终生最爱的口味嗜好:喝绿豆小米稀饭。去年夏天我伺候他的32天里,他每天都喝也不厌。
转眼过了年,到了春末夏初时节,“难玩头”4岁了。他更加顽皮,感兴趣的事也越来越多,除了怕蝎子外,“难玩头”什么都不怕。他敢撪着牛角打滴流,他敢拽毛驴的尾巴;他喜欢抱着黄狗打滚,他追得小花猫四处乱窜……在老家院落的南面50米处,有一个大水湾,由于地处村子东头,人们就叫它“东湾”。老家村子地势西高东低,平日的雪水雨水都顺着街道汇聚于此,沉淀之后,水质清澈。全村人家的猪牛羊饮水用此,菜园浇水用此,村妇洗衣也在此。东湾狭而陡,存水很深,奇怪的是水里没有鱼只有蛤蟆。夏天的夜晚,我老家的村子真正是“听取蛙声一片”。
这天午饭后,我奶奶侍奉她那年老体衰的婆婆午睡后,端起洗衣盆要到东湾去洗衣,“难玩头”精力十足,他不午睡,他顺手拿了一个长把小瓢,他也要跟着去。我奶奶不敢惹他,一旦“难玩头”大声嚷嚷,惊醒婆婆,她这做儿媳的肯定挨吪备(责备的意思),于是只好同意。“难玩头”很高兴,他有自己的盘算,他准备去捉“蛤蟆裹脚子”。老家方言里的“蛤蟆裹脚子”就是蝌蚪。现在想来,大概是蝌蚪的形状一头圆圆,一头尖细,有点像裹的小脚的形状吧。
我奶奶来到东湾的西头,这里地势平缓,人们在水边垫了几块平板石头,挑水洗衣都在这里。我奶奶坐在石头上开始洗衣,“难玩头”在旁边的湿泥里挖个小坑,舀上水,这是他给“蛤蟆裹脚子”建的临时的家。幼儿童话《小蝌蚪找妈妈》里写道:“春风吹着,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越来越暖和了,青蛙妈妈生下的卵,慢慢地活动起来,变成一群大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快乐……”
时值中午,正是人们睡午觉的时候,水湾边少人走,我奶奶和他儿子命悬一线。正在此时,我本家的一位爷爷,“难玩头”的大叔恰巧路过,看到这危急的情状,跳进水里,奋不顾身把我奶奶和她儿子救上了岸,此时,她们娘俩已经喝了不少水。我奶奶惊魂未定,抱着儿子大声哭起来:“孩子啊,你要是有个好歹,娘我就不活了……”“难玩头”倒无大碍,只是指着尚在水上飘着的长把小瓢说:“娘,我的小瓢,我的小瓢。”他现在顾不上那些“蛤蟆裹脚子”了。
娘俩湿漉漉回到家,得知情况的曾祖母先吩咐人给宝贝孙子控水,控水要把身子倒过来头朝下,滋味很不舒服,“难玩头”大声哭起来,身子扭动,双手在空中乱抓,喝进肚里的水顺势流出来不少。然后老太太让人去郎中那里买“压惊丸”给孙子服用,又把儿媳妇狠狠骂了一顿,要不是身体虚弱,她就跟往常一样,会亲自动手用笤帚疙瘩打儿媳。现在,老太太做的事就是焚香摆供,感谢菩萨娘娘的保佑,感谢大仙的庇护,使得她的孙子逢凶化吉。
“难玩头”第二次大难不死。事后,我曾祖母逢人便说,他孙子是贵人命,将来会有大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