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雪时节天下雨

(2007-12-10 17:06:17)
标签:

文学/原创

分类: 散文,随笔
    大雪的节气刚过,《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至此而雪盛也。”半夜里,我却听到了淅淅沥沥的雨声。正常的年份,在中国北方,这个时节应该是雪花纷飞,大地银装素裹了。而今年,雪花没看见,雨声入耳来。

 

    农谚说:“大雪不寒明年旱。”想来明年春天会有旱情了,有旱情就会影响收成,农民就会有更艰辛的付出,唉,但愿老天能仁慈些。这两年真的是暖冬了,到现在,气温基本还在零上几度徘徊,除了老人和孩子,人们穿冬衣的很少。马路两旁悬铃木的叶子有的尚有绿意,大多还没有凋谢呢。地上的小草有的枯黄了,有的在草心处尚存绿色。最奇的是红叶梨树,园林工人刚刚修剪过,在刀口处竟长出了深红色的嫩芽,让你恍惚觉得是初春来到了。天气乱了,地气乱了,按照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理念,这是人间要出大事的征兆。最近,联合国开会了,通过决议了,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各国首脑终于意识到,气候再这样持续“暖”下去,人类就有灭顶之灾。看看,还是中国的先哲厉害啊。

 

    在早晨上班的路上,冬雨不停地下着,冷风吹来,树叶不断旋落,半枯半黄,湿湿的,紧贴在地上,组成一幅令人伤感的图画,意境更像深秋。没有人喜欢冬雨,少有几首诗或歌是唱冬雨的,借景抒情,很忧郁,很伤感,很灰暗。要是下雪就好了,天空因为雪花的飞舞更灵动,地面因为雪花的覆盖不再黯淡,草木有了雪变为玉树琼枝。这样,就是再冷,人们的心情也爽啊。可雪在哪儿啊?来青岛22年了,我只记得一次下大雪的情景,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那次雪下得很大,有一尺多厚,第一次看到这么厚的大雪,当时,住单身的小伙子们很兴奋,决定庆贺一下,于是,天刚蒙蒙亮,大家抱着足球去踢球。偌大的操场全由白雪覆盖,比草地松软多了。大家笑着,喊着,使劲奔跑,使劲踢球,好不惬意!只是雪太厚了,人跑起来不方便,雪屑四溅,弄得浑身都是深浅不一的白色;球也滚不快,有时,球滚着滚着就不见了,钻到雪里去了。天大亮后,开始扫雪,扫帚扫不动,只好用铁锨。那场大雪,至今难忘!

 

    老百姓说:“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大雪节气的雪多、雪大均预兆来年丰收。“今年麦盖三床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年年岁岁,这是农民的企盼,有雪,生活多么美。

 

    雪啊,快些来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