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镌刻在地下500米的母爱(转载)

(2007-02-09 09:54:31)
分类: 转载

镌刻在地下500米的母爱(转载)
2006年4月6日,湖南省冷水江市东塘煤矿发生瓦斯突出事故,9名遇难者中有4名为女性。早在1988年,《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即明确规定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劳动;1994年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又重申了这一规定。可在这次事故中遇难的赵平姣,挖煤史已长达13年。
赵平姣,一位48岁的母亲,谁能想到,在不见天日的煤井深处,她已弓着脊梁爬行了13年。
  1993年,赵平姣的丈夫陈达初在井下作业时被矿车压断了右手的三根手指。此后他只能在井上干轻活,收入少了一大截。为了供女儿陈娟、儿子陈善铁上学,赵平姣决定自己也下井挖煤。陈达初惊不已,自古以来,哪有女人下井挖煤的?再者太危险。
 赵平姣永远忘不了第一次下井的情形。随着矿车开动的“隆隆”声响起,她的心就陡然悬了起来,听到煤块跨塌的“嚓嚓”声,她就心惊胆战地怕头顶上的岩土会轰然坍塌。好不容易挨到下班,赵平姣全身除了牙齿和眼圈是白色外,其它地方全是黑的。
  1996年,陈达初身体基本好转,能够下井了,他求妻子不再下井。但赵平姣没有答应:“达初,别看现在我们每个月能挣1000多元,可不积攒一些钱,以后怎么供孩子读大学?”陈达初想到儿女们马上就要上初中高中,听说上大学一年需要1万多元,只好不再吭声。

  起初,赵平姣的艰辛并没有得到儿女的理解。第一次下井的那天傍晚,陈娟带着弟弟去矿上找父亲。突然,姐弟俩发现了母亲,那样的黑、那样的丑,被汗水打湿了的衣服紧紧贴在身上,浑身上下沾满了煤灰。陈娟立刻拉着弟弟的手往家走,生怕被母亲发现喊住他们,更怕别人发现那是他们的母亲。
  从那以后,陈娟再也不愿在别人面前提起母亲了。
  1997年3月的一天,一根矿木重重地砸在赵平姣的左腿上,左腿顿时肿了起来,但是她没说什么,一直挺到下班。晚上,赵平姣悄悄地爬起来,拿出藏红花油涂抹在伤口上。陈娟起夜看见妈妈的影子,问道:“妈,你在干什么?”赵平姣吓了一跳,忙不迭地拉下裤腿。陈娟挽起母亲的裤腿,她惊呆了:母亲的左腿淤青了一大片,还渗着血;她的膝盖结着厚厚的一层硬茧,摸上去粗糙得扎手!瞬间,眼泪涌满了她的眼眶。
  1998年秋,陈娟初中毕业考取了市里一所职高 。从这一年起,女儿陈娟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需要1万余元;儿子陈善铁进入初中后一年下来也不下千元。赵平姣觉得井下挖煤挣的钱远远不够供儿女读书,决定做最苦、最累的活——背拖拖。

  背拖拖,是娄底矿工的方言,指在井头处,把挖出来的煤装进大竹筐里(大约100来公斤),用肩拖到几十米外的绞车旁,再让另外的人装进绞车里。井头是不通风的死角,人站在里面根本直不起腰,稍微运动就会气喘吁吁,它是井下最危险的地方。
  从此,赵平姣在井里几乎没有直起过腰,总是蜷缩着身体爬行在井头,一锹锹地将煤装进竹筐里,然后将系在竹筐上的麻绳往肩头上套,勒在肩膀上,艰难地挪动脚步,将满满的一筐煤拖到绞车旁。一筐又一筐,一路又一路,因为是计件算工资,这位体重仅45公斤的母亲,想的是要拉更多、更多……
  2005年秋,陈善铁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华中农业大学。赵平姣激动不已,送儿子上车,她叮嘱道:“儿子,好好读书……每年的学杂费和生活费,妈会为你准备好。妈知道你节俭,但你千万不要过于亏待自己。”
  赵平姣舍不得让儿子在大学里因为钱受委屈,她决定坚持到儿子大学毕业再不下井。夫妻两满怀希望地憧憬以后的日子:老两口种种地,和儿女们打打电话……
  然而,就是这样简单朴素的愿望,竟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厄运砸得支离破碎。
  春节后,东塘煤矿挖到了一片好煤层,这种煤的价格与普通煤相比,一吨要高出200多元。矿主因此很高兴,决定日夜加班挖煤。但是,好煤层常含有高浓度的瓦斯,在事故发生的前几天,井下已不时暴露出瓦斯可能泄漏的一些细微征兆。然而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矿主把安全抛诸脑后,仍旧要工人加班加点。
  2006年4月6日下午3时,赵平姣和丈夫向煤矿走去。和每次下井一样,换上工作服后,他们在井口相互看了一眼,目光饱含着夫妻两相濡以沫的恩爱和默契,也饱含着祈祷和期盼:下班走出矿井时,夫妻两可以看到对方安全地站在眼前。
  傍晚时分,陈达初下矿井送矿木,远远看见妻子正弓着腰拉煤。赵平姣满身是煤灰,矿帽遮住了额头,看见丈夫走近,抬起头来笑了笑。陈达初也对妻子笑了笑。没想到,这竟成了他们的诀别!
  夜里10时左右,矿井深处突然传来一连串沉闷的爆炸声,大地剧烈地抖动了几下! “出事了,肯定是出事了!”不祥的预感紧紧地攫住了陈达初,他大声惊呼着,拔腿飞快地往井下冲,一心要营救妻子。此时,巷道里浓烟滚滚,瓦斯夹着煤灰像飓风般从下面喷涌而上,呛得人几乎窒息。陈达初的脑子里全是妻子的影子,他只有一个念头——冲进去把妻子救出来!可是,他刚往矿井深处冲了几步,强烈的气流却一次次把他推出来。
  这是两名矿工发现了他,冲上来使劲往外拉他。陈达初大声吼到:“孩子他妈还在井下,我不能丢下她呀!”说着推开二人,转身又要往井头冲。堂兄一把拦腰抱住他,和另一个矿工一起又拉又拽,终于把他拉上了地面。
  矿难发生后,除了五人逃出劫难外,其余九名矿工都被矿井吞噬了。经过七天七夜的紧急搜救,人们在井下找到了赵平姣的遗体。赵平姣死在离丈夫仅20余米的地方,斜倚在矿井壁上,她似乎知道自己无法逃避死亡劫数,没有继续往上爬,只是用一只手捏着鼻子,另一只手斜搭在湿润的井壁上,那里,依稀可看她在生命绝望的最后一刻,用手指刻出来的几个字:儿子,读书……
  一位母亲,在黑暗的矿井下,在孤立无援的最危急关头,以这样的方式向她的孩子和丈夫作最后的告别。在场的搜救人员被深深震撼了!
  陈娟和陈善铁接到噩耗后赶回家里,母亲已经长眠地下!姐弟俩抱头痛哭!那一刻,天地为之动容…… 摘自:青年文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