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土医生”为病重农妇锯腿尴尬了谁?[转载]

(2007-01-30 06:09:02)
分类: 转载
转自网易时事论坛 作者:仁者见仁

  58岁的山西平遥县农妇梁淑云,1996年夏季的一天突然昏迷不醒,被医院诊断为脑瘤;2001年梁又患上心脏病,此后一直卧病在床;2003年,病情再次恶化,左腿从脚趾开始变色;2005年左小腿全部坏死。“看着她腿上的肉一点一点地向上烂,家里臭得都没法进人了。”丈夫雷普贵只好请村上“土医生”将老伴的病腿锯掉(1月27日《新华网》)

  雷普贵这样做,也是万般无奈。梁淑云患病后,曾在太原某医院住院就诊,花了两万多元,但病情并没有得到控制。在医院做截肢仅手术费就需5000多元,根本无法筹措。在无力继续支付医药费的情况下,雷普贵只好把老伴接回家自己照料。梁淑云每天需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每盒21元,一盒可服用5天。为省钱,药量已从规定的10丸减至8丸。但仍无钱保证供药。“再不动手术就来不及了”,因此才冒着风险让“土医生”把老伴的残腿“拿掉”。

  看到这则新闻,笔者心绪难平。我们无暇过问那个乡村“土医生”有没有行医执照,如没有,虽然同病人家属有过约定,一切后果由病人家属负责,其不收分文纯属帮忙的“义举”仍属非法行医,应当受到相关部门的查处。我只想说,雷普贵一家是尴尬的。为给妻子治病,已倾其所有,家徒四壁,几个孩子都辍学了,还身背债务,如今他家已是远近皆知的贫困户。然而,笔者以为,尴尬的又何止雷普贵一家?在其背后,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真实现实。

  从社会现象看,一个必须注意的现实是,我国的医疗资源分布和配置严重失衡,农村和边远地区普遍缺医少药,有的地方老百姓甚至无法享受到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城市的医保体系已日趋完善和成熟,但农村的医保还只是初始阶段,很多大病重病都无法得到有效医治。如雷普贵所在的平遥县,农民每人每年交10元钱,门诊看病时可免费拿到10元钱的药,遇到大病住院可按一定比例补偿。但只能在定点医院看病,有很多项目也不能报销。而且一进医院就要交押金,“今天交500元,明天又让交500元,后天又让交,直到看好病出院才能报销,前面的押金家里还是承受不了。”因而只能望“院”兴叹。看病贵,看病难,使许多百姓不得不面临“贫病交加”的困境。多数百姓心存看不起病之忧,可以说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隐患。如果不从社会保障机制解决弱势群体的生存问题,不通过医保体系和医疗资源的合理分布和合理配置,来解决广大贫民百姓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类似无奈与尴尬的求医现象,就难免还会再次发生。

  还有一个必须注意的现实是,我国的贫富差距已发展成贫富悬殊。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前不久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已逼近0.47,已突破合理的限度(国际公认的基尼系数警戒线为0.4)。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在收入或消费中所占的份额只有4.7%,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则高达50%,且这种贫富差距还有继续扩大之势。长此以往,不仅难以实现共同富裕,还很可能引发各种社会不稳定现象。对此,不能不引起决策者的高度重视。

  可喜的是,当地政府发现后立即采取措施对梁淑云进行了救治,平遥县第二人民医院免费为梁淑云重新做了手术,梁淑云目前病情稳定。梁淑云的主治医师赵仁富告诉记者,手术很成功,但只是完成了治疗的一半,还要面对术后切口愈合、内科疾病等诸多问题。雷普贵也对记者说,感谢政府为妻子进行免费救治,如果不是免费,“我准备两三年后自己再给她做一次截肢,不截的话会发展成骨髓炎”。在此,我们衷心祝愿梁淑云好运,一切如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