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跨界竞合加剧 通信业需植入互联网基因
(2014-01-14 17:19:05)
标签:
支付宝下一步加瓦强强中国电信it |
通信世界网讯(CWW) 2013年即将过去,回顾今年的通信业发生的大事件,中国移动今年417亿元押注4G,中电信宣 布4G网络采用TDD+FDD方式混合组网;工信部发布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虚拟运营商异军突起;OTT业务威胁传统运营商,网易和电信联合推出了 易信;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如火如荼,跨界竞合加剧了运营商的去电信化步伐。4G牌照已经颁发,在4G时代流量经营亟待转型的机遇下,通信业应该如何面对这 一变化带来的挑战呢?,记者就此采访了资深电信分析师、专栏作者李建昆(新浪微博“开眼视点”)。
回顾在2009年才颁发3G牌照,现在发4G牌照是否过早?李建昆认为,如果纵向对比,3G发牌才5年,3G占比才三分之一左右,还需要积极引导2G用户升级,产业链还需要进一步积淀;如果横向对比,242张商用LTE网 络正在81个国家和地区部署、商用或规划中,另有14个国家和地区的59家运营商正进行LTE试用,4G LTE在世界的发展已成燎原之势,这是我们国家在这个时间点急着上4G的主要原因。而其意义主要在于,在世界商用LTE网络中,国际社会对LTE TDD制式的认同度还有待提高,目前只有5张LTE TDD网络实现商用,分别位于巴西、日本、波兰和沙特阿拉伯。如果想进一步提高TD-LTE在4G产业链的竞争力,只有加速推进中国运营商发展LTE TDD制式的进程。
对于现在上4G有没有必要这个问题,李建昆认为,信息通信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与传 统实体产业具有不同的的特征,其更具有引导性、前瞻性。信息通信业可以适当超前,打个比方就是,可以先铺路扩路,再引导车流物流入驻,4G产业不仅能拉动 包括信息通信产业的产业链上下游,还能刺激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的发展速度,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传统产业生产效率等。而传统实体业的从属性比较明显,只 有在城市、城镇集中化形成规模后,解决大量人口的商业及生活需求,如现在的房地产业开始出现泡沫,产能过载则催生房地产泡沫,产生“鬼城”等。
都说4G是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大趋势,现在开始布局是为了未来的行业标准吗?李建昆认为,3G时代是WCDMA与CDMA 2000的标准之争,不到5年时间再次升级发放4G牌照,,4G时代将是TDD与FDD的标准之争,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品牌,一流企业卖标准,我 们可以看到高通在芯片领域的专利垄断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在信息通信业不能总是跟着国际标准走,应该走出有自己特色的行业标准,这也是国家在战略意义上先给 三大运营商发放TD-LTE牌照的原因。
在4G时代中,都有哪些行业是得益者?运营商、终端设备商、内容提供商还是消费者?李建昆认 为,首先是消费者,其次是内容商,再次是终端商,最后是运营商。首先,行业竞争越激烈,产业规模越宏大,带来的结果是产品成本和单价的降低,受惠的一定是 广大老百姓;其次是内容商,主要指互联网APP厂家,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巨大流量为APP搭建了平台,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价值空间;再次是终端设备商,特别是 智能手机厂家,因为很多传统电子产品领域已被手机产业侵蚀,如随身听、卡片相机、掌上游戏机、录音笔等,给未来产业空间带来巨大想象空间;最后是运营商, 如3G、4G等网络设备的固定资产投资非常庞大,而OTT等互联网APP产品对传统语音及短彩信业务的替代效应初显,面对既不能开源又不能节流,将是三大 运营商未来亟待解决的产业困境难题。
4G达到完全商用普及,还需要多长时间?李建昆认为,4G虽然宣称下载速率将达到100M以 上,,首先这是个理论数值,另外在民用市场这个需求并不能得到有力的回应,毕竟固网宽带经过国家的大力号召发展,到了10M、20M这个水平也基本满足了 老百姓的家庭需要;而移动宽带100M的革命性需求,只能在特定工商业领域得到有效释放。4G的完全商用普及还有一点是资费是否亲民,如果4G能把资费做 到3G一个水平线,预期将在三到五年达到3G现在这个占比,而就长远来看,未来将是2G、3G、4G长期共存的时代,毕竟中国未来的老龄化社会结构,将决 定主要需求是电话短信两个基本点的2G用户不在少数。
未来4G渗透中还有哪些障碍?李建昆认为,这需要迈过三道“脚、头、肚子”三道门槛,第一门槛 是“脚”,也就是手机终端,必须在两块发力—明星手机及千元智能机;第二道门槛是“头”,也就是通信网络,4G的频段更高,无线信号穿透能力更弱,需要两 到三倍目前网络基站的布局才能达到目前的覆盖效果;第三道门槛是“肚子”,也就是互联网汇聚,未来大家不管是用手机看新闻、听歌或玩游戏,都是基于互联网 通道的,4G的标准速率100M只能保证手机天线到基站天线的通道宽度,并不能保证基站背后的传输网、核心网以及与互联网IDC的连接速率,只是一个系统 工程,不能以一段通路的宽敞保证全局道路的畅通。
4G布局后的下一步,会有哪些产业变化?李建昆认为,中国移动早在2011年的短彩信业务收入 已经首次出现下降,为464.62亿元,低于2010年的468.89亿元。这显示出,通信信运营商们已经明显收到互联网OTT产品的强烈冲击,未来移动 互联网将更加普及,内容商(互联网厂家)越来越强势,以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厂商将推出更为多元化的产品,吸引更多的手机用户产生黏性,而运营商将越来越弱 势,在产业链的位置将逐渐边缘化,可以想见无论是语音还是短信,作为目前主要赢利来源的产品将逐渐被削弱,如果运营商不在流量经营的多元化、智能管道的数 据应用上多下功夫,将更加失去主动性,希望看到运营商在业务转型上看到更多的变化。
如何看待互联网企业与运营商之间的竞合?李建昆认为,信息产业作为实体经济的神经中枢,中国通 信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心跳频率已经越来越接近了。这五年来,中国通信运营商搭建的高速移动互联网环境,帮助更多的互联网企业将业务发展的触角,深入到国民 经济传统产业的神经末梢,如互联网电视、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通信等。对于互联网通信的代表性作品—微信,不仅在国内用户已突破6亿,在海外也拓展的非常成 为,李建昆认为微信类OTT产品对短信、彩信替代作用明显,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侵蚀了运营商传统业务的地盘。移动互联网虽然不是运营商的地盘,也不应该是互 联网企业的天下,两者将在这个领域展开深度的竞争与合作。
在不同的手机领域将会出现什么趋势?李建昆认为,在手机游戏领域,平台化竞争格局初现,微信作 为手游分发渠道的重要作用已经爆发。丁磊近日发表声明,做易信的重要目的是布局手游渠道,而运营商目前仅依靠话费绑定带来一定市场规模。应该看到,未来的 手游将拥有更多的手机支付手段,仅考话费绑定付费的支付模式将受到来自支付宝与微信支付的冲击,通信业的手机游戏市场应植入更多互联网基因,来应对更为激 烈的产业竞争格局;在手机支付领域,呈现多元化竞争格局,支付宝钱包已与银泰集团的全国网点合作,当面付成为阿里下一步战略布局;微信支付结合广大中小商 家的公众号布局,给未来带来非常大的想象空间。沃支付、天翼支付等通信业产品应植入更多的互联网基因,不应将发展视角局限在主体业务范围内,应具备更宽泛 的平台发展视野,拓展更多的线下合作模式,促进通信业互联网产品的战略布局;在手机终端领域,两极化竞争格局明显,明星终端以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和广大粉 丝的口碑病毒式传播,带来了较高的品牌溢价性;而二线品牌手机则会焦灼于价格战的泥潭,一方面拼命扩大产能降低成本,一方面降低价格争取更多低端用户购 买,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而事实是明星终端更受市场青睐,比如运营商免费为明星终端打广告,小米手机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以互联网模式卖手机成为众多 终端厂商竞相研究的话题。

加载中…